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相关分析的车内声品质偏好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种类型轿车在不同档位和不同车速下匀速行驶时副驾驶员耳旁噪声信号采集样本为评价对象,利用成对比较法对车内声品质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分析计算了各噪声信号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应用双耳声压级频谱合成的方法对左右耳响度进行加权,得出双耳响度与声品质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比单左耳高出0.107,证明了双耳响度客观评价模型更加接近人的主观评价;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车内声品质偏好性评价模型,对评价模型研究表明,稳态工况下轿车车内声品质主要受响度和尖锐度两个心理声学参数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主动噪声控制法改善车内声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4种类型轿车内采集到的16个不同噪声样本为评价对象,通过主观评价试验和统计分析计算建立了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描述主观评价结果的车内声品质分析模型,确定了稳态工况下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响度和尖锐度。并依此对声品质最差的两个样本实施了主动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内噪声的响度、尖锐度均减小。应用所建立的声品质模型进行计算,并结合二次主观评价试验结果验证声品质改善效果,两种方法均显示声品质烦躁度等级下降了5级左右,证明了主动控制方法用于改善汽车声品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从4种类型轿车内采集到的16个不同噪声样本为评价对象,通过主观评价试验和统计分析计算建立了以心理声学客观参数描述主观评价结果的车内声品质分析模型,确定了稳态工况下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响度和尖锐度。并依此对声品质最差的两个样本实施了主动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内噪声的响度、尖锐度均减小。应用所建立的声品质模型进行计算,并结合二次主观评价试验结果验证声品质改善效果,两种方法均显示声品质烦躁度等级下降了5级左右,证明了主动控制方法用于改善汽车声品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高效而准确地对车内噪声品质进行评价,针对B级车稳态工况下的车内噪声,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声品质评价系统。用等级评分法对30个稳态噪声信号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并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了对声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客观参量。采用RBF神经网络构建了车内噪声品质的评价模型,其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4.5%。以评价模型为基础,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声品质评价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比传统的主观评价试验系统的测试时间缩短了90%,并提高了评价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加速行驶时车内噪声品质的评价方法及数学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专门用于评价非稳态工况下汽车车内噪声品质的软件系统,并利用该软件对6类轿车从50km/h到120km/h加速时的车内噪声样本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得到了每个样本的主观评价等级值。计算了各噪声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响度、粗糙度为变量的声品质的数学模型。对另外6个加速工况下的噪声样本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模型的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预测纯电动汽车车内声品质,以心理声学客观参量为自变量,以纯电动汽车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值为因变量,搭建基于改进后的灰狼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 IGWO)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IGWO-BP,采用IGWO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解决BP神经网络对初值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将其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IGW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大幅度提高车内声品质预测精度,表明该模型较适用于纯电动汽车车内声品质预测。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中的声景观解析与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通常只注重视觉要素,非常欠缺对声环境的考虑.把声景观概念引入城市景观设计,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点,并丰富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方法.通过引入声音要素完善景观设计概念,对声景观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归纳.进而以城市公园为观测对象,对公园内的声景观类型、特征、与人类主观感受的关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声景观设计要素、设计步骤和设计层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声景观设计方法.声景观在城市景观的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自然声、背景声、人工声、活动声在人类对景观的认识过程中提供了重要信息,丰富和完整了人类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手段和主观体验.结合环境造型艺术以及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声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满足人类活动的各种功能需求,还能够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联系,提高客观物质环境的人性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当前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与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之间产生的矛盾为背景,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市住宅冬季室内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评价.在天津市市内六区的200户住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入住时间不同且有代表性的20户多层住宅进行环境参数的实际测量.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住宅室内环境进行了总体客观评价.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居民对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声环境等的感觉是基本满意.但通过实测及客观评价发现装修不到1年便入住的居民室内甲醛、苯的含量较高,评判结果为室内空气质量为中级污染;而入住1~3年、3~5年的住宅也均属中级污染,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语义细分法难以在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中获得评价对象整体感受择优排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细分的声品质主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适合于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的声音属性评价指标,确定了声音属性的结构及层次划分,根据不同试验确定了声音属性的关注程度各级指标权重。以在某轿车车内采集到的15个噪声样本为评价对象,分别利用该方法和成对比较法对声音的"豪华感"进行主观评价试验,并对评价得分进行排序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声品质主观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在有效地维持评价主体原有任务量不变的情况下,准确地得到声音样本感知属性的评价等级隶属关系,以及声音样本整体主观感受评价得分的择优排序。  相似文献   

10.
住宅建筑环境评价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室内热舒适环境、空气品质、综合舒适环境分析研究,评判室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平均辐射温度;室内空气品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含量、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声、光、电”及建筑装饰色彩等多项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规划从增量到提质的转变,人们对于城市景观品质的需求也在增加.而街道作为城市廊道空间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连接着城市各功能区和景观斑块的纽带,其空间环境品质对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人因工程学视角下梳理了国内外街道景观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在传统主观问卷调查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客观的生理指标评价方法,再将新技术引入到实验研究中来.主客观的结合和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街道景观品质精细且深入的刻画,也为城市街道品质提升和优化提供了客观和定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引清活水工程是由古老的水利调水工程衍生出的新型水环境改善措施。常州城市河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差,充分利用已建水利工程设施,适时调引长江水改善城市水环境非常必要。文章通过对引清活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根据已建立的符合常州实情的河网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预测引水后的水质状况,最后对工程综合效益作出合理评判,从而为科学、经济地调水和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建立的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数值模型应用于福州市内河水系的水环境治理分析中.提出三种不同截污方案,并通过模型进行不同方案的计算比较,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截污条件下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方案下的水质计算结果,确定了最优截污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科学预测城市需水量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城市需水量的因素很多,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需水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挑选出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子,建立需水量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实例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偏最小二乘回归神经网络在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的预测城市生活需水量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生活需水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大.将自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处理,提取对因变量影响强的成分,既可以克服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又可以降低神经网络的输入维数;利用神经网络建模可以较好地解决非线性问题.将偏最小二乘回归与神经网络耦合,建立了城市生活用水量预报模型.实例表明,耦合模型的拟合和预报精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6.
流域尺度视角下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及区域径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不透水区域面积逐年增加,导致城市洪涝风险加剧、径流污染负荷增加等突出雨水问题,也给流域的水安全及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基于流域管理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流域尺度城市单元土地开发前后峰值流量和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变化的分析,提出以受纳水体过流能力和水环境自净容量为约束条件的流域尺度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方法,建立基于水量、水质总量控制为主要目标的多层级雨水径流控制方法,构建流域-城市尺度的场地可持续开发雨水管理模式,并以某开发区为例,分析区域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削减及径流污染控制等目标的实施途径,以期为未来流域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城市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城市环境容量的类型,研究了各因子容量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提出了如何确定城市允许环境容量的因子与城市环境容量的饱和度概念,并建立了城市环境容量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得到了确定环境控制因子的量化手段,并以此分析了城市环境与机动车拥有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促进居住环境的改善,实现居住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居住园林化的方法研究,探讨居住园林化的若干主要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构建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以及建筑学互动的机制、适当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的单位绿量、构建城乡一体的园林绿地网络、加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法制建设等城市居住园林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商业建筑是当前面积及仅次于居住建筑的第二大建筑门类,是城市建筑中量最大、面最广、涉及到千家万户居民日常生活的建筑类型。它是城市社会经济的窗口,反映城市物质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风貌,而购物环境作为商业建筑的一个主要部分,有必要首先对它的设计趋势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创造赏心悦目的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