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针对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的特性,通过比较分析新型接入标准(802.20)与3G的区别,设计一种基于802.20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网络MBWA,其中的OFDM技术能够充分克服无线移动通信信道的恶劣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蜂窝IP技术来解决移动IP技术在微移动性存在的不足,为高速移动的终端提供一种优质接入服务.  相似文献   

2.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是当前发展最快的通信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城域网IEEE 802.16e、移动宽带无线接入802.20和无线区域网络802.22几大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标准的技术特点,并在与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辉  周灵  陈东锋  张复春 《电讯技术》2012,52(4):544-547
实际无线通信环境中发送天线之间以及接收天线之间存在相关性.针对以上特点,从多径MIMO信道的特性出发,首先建立发射天线相关系数矩阵和接收天线相关系数矩阵,并将它们引入无线信道的莱斯MIMO信道模型中.最后通过分析LOS MIMO信道相关模型和瑞利衰落MIMO信道相关模型,给出了具体的建模步骤.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产生的信道模型的MIMO系统误码率更低,从而验证了该信道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MIMO系统的空间信道.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角度功率谱、多普勒谱、功率时延谱及收发两端天线的结构,建立了一种多抽头的宽带MIMO信道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成形滤波器法,通过加入随机相移来消除各条路径的相关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仿真出独立的衰落信道。利用Matlab软件,创建了一个无线MIMO信道仿真平台,并针对3GPP标准MIMO信道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文方法产生的信道特性与理论结果十分接近,从而验证了改进信道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MIMO系统的空间信道。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8,(1):17-22
电力通信网络的架构及无线信道特性是决定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首先,研究基于南方电网电力无线宽带专网的双层无线接入架构,该架构中宏蜂窝与汇聚网关之间的MIMO信道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的稳定和运营水平。因此,对MIMO信道性能的研究就尤为重要。主要对MIMO信道的两个典型模型WINNERⅡ模型和Kronecker模型分别从信道空间相关性、信道容量、时域衰落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与对比仿真。由仿真结果得到天线数量、信噪比、天线阵列等因素对信道容量和天线相关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说明MIMO技术能够在电网多业务承载环境下,满足系统高速率、大容量的要求。通过比较,WINNERⅡ模型与真实传播环境匹配度高,可在双层无线接入架构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IEEE 802.20标准构建无线城域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EEE 802.20作为一种新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虽然尚处于讨论阶段,但该标准有可能大大激活数据业务的市场需求.文章介绍了lEEE 802.20标准的制定进程、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主要技术特点,并根据IEEE 802.20的技术特点,给出了未来无线城域网架构以及单纯利用lEEE 802.20设备构建无线城域网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无线移动信道由于电波在移动信道中时域与空域上传输时,有很大的随机波动与起伏的特点,控制与测量一般难以把握,通过数值计算与路径损耗建立模型与仿真,能够较好地预知信道特性。根据无线移动信道模型特征建立无线移动信道模型,然后对自由空间模型、经验模型Okumura-Hata模型、COST-231 Hata模型以及COST231-WI模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将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无线移动通讯信道传播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一种覆盖范围非常广泛的技术.本文介绍了IEEE 802.20标准的技术特点,并将其与IEEE 802.16和3G标准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802.20标准的技术方案构建无线城域网.文章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IEEE 802.20标准是移动无线宽带接入的热点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文章对IEEE 802.20的协议分析和性能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IEEE 802.16e移动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3G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新技术--IEEE 802.2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EEE 802.20是一种最新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它是移动性与峰值速率之间的完美结合.基于IEEE 802.20的性能指标,分析了它在移动性、频谱效率、系统覆盖和系统架构等方面的优势,并着重讨论了该标准与其它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互补性与竞争性,最后介绍了其标准化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了获得更高的峰值速率和频谱效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提出了长期演进(LTE)系统。2010年以来,全球共部署了113个LTE商用网络,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基于频分双工(FDD)的。本文首先研究了时分双工LTE(TD-LTE)系统中的4种主要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模式(TM);然后通过链路级仿真,评估了不同信噪比和参数配置的8×2下行平均吞吐量;最后给出了结合信道模拟器的室内性能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焦健  姚冬苹 《电讯技术》2006,46(2):89-93
介绍了未来高速移动通信新标准IEEE802.20的总体概况,具体分析了IEEE802.20的技术特性、系统参考结构以及系统的组成模型,并对IEEE802.20标准前景分析与展望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3.
盲分离在MIMO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能够在不占用额外频谱带宽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空时编码STC(Space Time Coding)是MIMO的核心技术。盲源分离BSS(Blind Source Separation)是指在源信号、传输通道特性未知的情况下,仅由观测信号和源信号的一些先验知识估计出源信号各个分量的过程。提出了一种用盲源分离技术来改善MIMO接收性能的方案,通过仿真表明相比原先单一的MIMO模型,这种方案能有效地降低误码率,使系统可靠性得到提高,理论和仿真均表明此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IEEE802.20标准是一种正在制订并完善中的无线宽带接入标准。文中介绍了IEEE802.20标准的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了标准的工作原理及机制,并与目前流行的无线宽带通信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探讨了IEEE802.20标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仿真模型主要基于二维(2D)平面,不能反映实际的三维(3D)电波传播环境。在WINNER 2D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3D MIMO信道仿真平台。加入空间垂直维后,天线方向图需要从2D扩展至3D,并对3D天线阵列构成的MIMO系统进行建模。利用实验数据对城市微小区场景进行仿真验证,可以看出三维MIMO信道参数仿真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3D MIMO信道间的相关性要比2D大,但3D MIMO的信道容量相比2D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IEEE802.20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鑫  唐宏 《通信技术》2007,40(11):151-153
文中介绍了未来高速移动通信新标准IEEE802.20的总体情况,分析了IEEE802.20的技术特性,系统参数,无线接口特性,包括分层结构,延迟与切换要求,频谱效率,系统架构以及物理层和MAC的要求,分析了IEEE802.20网状拓扑结构的设计,最后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移动系统中采用空间复用技术的下行链路性能出现衰退现象,提出一种信道估计改进算法。它根据信道状态并通过一个决策指导方案为4×4 MIMO系统提供大约4bit/s/Hz的数据。通过使用LDPC短码,在LDPC译码器输出端采用MIMO—OFDM符号重建方法,达到提高估计精度的目的。在3GPP MIMO空间信道模型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指定速率下的估计精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A more accurate correlated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MIMO) channel model for IEEE 802.16n is presented.On one hand, this MIMO channel model can obtain more precise antenna correlation, which is a key character for MIMO channel and important for the research of IEEE 802.16n and MIMO technologies.On the other hand, it maintains a low complexity of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