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用电导、表面张力和折光指数法估算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OP)复合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发现,SLS/OP和SDBS/OP的CMS值约为10^-3g/ml数量级,数据与乳化剂纯度有关,但与复合乳化剂中两者的比例无关。同时对三种测定方法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低聚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聚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新方法,探讨了不同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确立了优化条件。通过对增溶机理的讨论,进一步说明了低聚型表面活性水溶液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电导法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在40℃和60℃时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根据“相分离模型”计算了40℃时十二烷基硝酸钠溶液的胶束形成标准焓变(△Hm),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Gm)和标准熵变(△Sm)。  相似文献   

4.
碘光谱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碘光谱法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因素。欲得正确结果,须将碘-胶束溶液(不同浓度)放置,待碘的分配达到平衡(例如24h)后再进行测定,这样测得TritonX-100、TritonX-305和单分散的纯化合物C12H25O(C2H4O)6H的cmc分别为2.4×10-4、3.5×10-4和8.4×10-5mol·dm-3,与文献中用表面张力法测得的结果一致。若按Ross和Oliver将预先配好的溶液稀释后1小时内测定的方法,则所得结果偏低。只要测定时碘-胶束溶液已达平衡,则碘浓度在4~12mg/100ml范围内对cmc的测定结果无明显的影响。文献中提到的碘浓度对cmc测定值的影响可能是由于碘的分配未达平衡所致。  相似文献   

5.
以中性红为探针,用吸伏安法测定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临界胶速浓度,基本原理为:存在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微量中性红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峰电流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曲线在临界胶束浓度处有一拐点,此点即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选出了适用于测定聚酯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添加物二甲基偶氮苯,确定了最佳浓度区间,建立了简单,快速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测量吖啶化合物作为发光剂在系列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化学发光值,根据所得发光值的对数值与其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对数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出若干条拟合直线,相邻两条拟合直线的交点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中的最小值即为该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由测定结果可知,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临界胶束浓度是11.5 mmol...  相似文献   

8.
以中性红为探针,用吸附伏安法测定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定量结构-性能关系原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Wn、S和Sn三种拓扑指数描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并作为网络输入,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确定了网络参数,利用43组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和预测,并与文献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说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电导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在25℃、32.5℃和40℃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并且用相分离模型计算了形成临界胶束时的标准焓变ΔH^θ,标准自由能变化ΔG^θ和标准熵变ΔS^θ。  相似文献   

11.
《化工设计通讯》2017,(3):136-137
制备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方法通常是十二醇用椰子油还原后,经浓硫酸处理,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制得,通常含有的杂质为烷基硫酸盐的同系物、没有反应的醇(如十二醇)和电解质(如硫酸钠)。众所周知,含有少量杂质的表面活性剂会给实验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采用乙醚处理后水溶液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市售SDS,并用酸碱滴定法测定SDS的纯度,并用滴体积法测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经过抽提,重结晶后的的SDS纯度提高了11.4%,且临界胶束浓度为8.47×10~(-3) mol/L。  相似文献   

12.
赵明  杨声  孙永军  李芳蓉  李春新  王英 《化学世界》2015,56(3):143-145,149
采用电导法测定一定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溶液的电导率值,计算摩尔电导率,研究碳链上碳原子数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结果表明:CMC(TTAC)=0.00580 mol/L,CMC(CTAC)=0.0041mol/L,CMC(STAC)=0.0039 mol/L,可知随着碳链上碳原子个数的增多,相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杨锐  杨春花  王力峰  梁斌 《广州化工》2014,(12):116-118
采用电导法及表面张力法分别测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两种实验方法测得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约为7.0×10-3mol·dm-3,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临界胶束浓度约为1.60×10-2mol·dm-3,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溶液pH的降低,TX-100/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二元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变为三元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利用滴体积法测定了不同pH时该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并利用正规溶液理论计算了该三元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柬浓度,计算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与实验较好地相符.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是近期发展起来并被认为是可对污染地下水进行有效修复的技术之一,但为避免引起新的污染,需控制其投放剂量。综述了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匹配及水化学组分调节等方式降低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而实现减少表面活性剂投放量的研究进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性质。本文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反而会降低。对温度影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不同单体存在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加入亲水单体丙烯酸(AA)可使其CMC值明显降低,加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则使CMC升高,同时加入少量AA和HEMA时也使SDS的CMC降低;加入油溶性单体苯乙烯对SDS的CMC值影响不大.加入亲水单体AA或...  相似文献   

18.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活性的度量。采用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并探讨了温度、NaCl或乙醇等对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CMC增大;NaCl的加入量增大时,CMC在较低浓度下增大,在0.2~0.8 mmol/L范围内CMC随NaCl的量增大而降低;乙醇的加入量随体积比从0%~2.5%增大时,CMC增大,并分析了SDS的CMC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液体作为表面活性剂或反应介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的自聚合行为,尤其是离子液体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并介绍了几种不同确定离子液体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表面活性剂增效技术是对非水相液体(NAPL)污染地下水进行有效修复的技术之一。在提高NAPL水溶性的同时,寻找到表面活性剂的适宜投放量、降低其负效应的途径是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能否广泛使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