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深入剖析我国流程工业面临的发展现状以及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转型进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基础上,提出以"工业操作系统+工业APP"的新型智能互联工厂建设架构,探索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创新发展面向流程企业生产管控、安全环保、供应链管理、能源管理、资产管理等领域智能工业APP,实现工厂的持续改进与迭代优化,形成基于工业操作系统的智能制造工业APP生态体系,赋能流程工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快速发展,其在工业领域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构建模式用以取代传统的工业生产网络.本文探讨了利用软件定义工业网络等技术,实现制造单元边缘侧的数据快速采集、分析与传递,打通设备层与生产制造以及研发端的数字链路,建设工厂内网络化集成,以实现大型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在多项目管理、知识驱动下的快速设计以...  相似文献   

3.
当前,自主工业软件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设备管理软件作为工业软件中不可缺少的典型应用代表,成为国内研究机构及高新技术公司研究创新的重点方向.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介绍了一种前后端分离架构的设备智能管理软件,实现对设备基础信息与运行状态的管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效率,为我国工业软件自主开发的研...  相似文献   

4.
面对复杂电子装备车间高可靠、高性能、高柔性、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制造需求,文中从体系架构、赋能技术、工业软件、智能装备以及示范工程等维度分析了国内外复杂电子装备数字化车间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当前我国复杂电子装备数字化车间建设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某复杂电子装备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并结合当前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功能载体,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直是机械与自动化、ICT、工业软件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企业建设的重点.本文首先研究了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标准体系架构,重点从不同的系统层级分别进行探究,之后将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最后介绍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装备制造业各业务系统孤立、数据分散、全链条协同发展不畅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装备制造业二级节点建设方法,依托标识解析体系,搭建智能应用平台,面向装备制造行业上、下游企业提供标识服务,实现跨地区、跨企业的工业信息互联互通,探索了标识在产品质量追溯创新应用,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彬 《机械制造》2014,(8):37-37
正我国工业产业整体水平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与工业大国并不匹配。在工业软件的高端软件中,我国仍需要进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软件产业链。专家指出,工业软件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制造水平,积极推进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  相似文献   

8.
上海在已有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基础上,以上海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加强了技术服务体系的公共平台建设,通过“面向制造业信息化软件测评体系的研究与建设”等项目建立了软件评测和推广体系。以技术攻关项目为依托,开发了异地支持制造协同平台、上海制造热线网站等,为中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9.
《工具技术》2012,(3):84-84
“如果不对工业软件提出要求,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就没有方向。”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一周年工作总结会上呼吁:“工业软件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迫切需要制造企业参与研发。”  相似文献   

10.
《现代零部件》2009,(11):18-18
中国最大的CAD和PLMI业软件供应商CAXA与具有多年软件职业技能培训认证经验的设计通公司于2009年10月2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CAXA教育培训认证计划发布会。这是第一家国产工业软件商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厂商软件培训认证体系的计划,开创了国产工业软件学习、考证、应用、就业、再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先河,为我国工业软件培训认证体系及国产工业软件产业链的良性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智能制造发展进程中通过实施模型驱动的系统工程技术与构建标准化框架来占领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比较了主流智能制造的体系架构与参考模型,提出面向信息技术应用的智能制造活动的参考模型,并据此构建了智能制造的标准化框架。对2015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德国工业4.0发展路线图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在美国再工业化、工业互联网发展浪潮下提出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结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应用架构,并形成了智能制造标准化参考模型,推导出了智能制造标准化框架。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近日,“中国(上海)工业软件高峰论坛”在沪召开,论坛主题为“发展自主工业软件,推动民族高端智造”。企业领导、知名专家、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到会研讨国内及上海工业软件的发展现状、技术趋势和自主创新情况。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公布了首批6家“上海工业软件工程中心”,即宝信软件、上海开通数控、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工业工程作为独立的一门工程学科诞生100多年来美日德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探讨了企业管理创新的规律性特征,得到智能制造同样需要工业工程/精益管理(IE/LM)提供管理支持的结论。按照智能制造项目周期,从基础准备、方案选择、融合发展等角度深入剖析了IE/LM在智能制造工程中的作用方式,给出了面向我国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智能精益管理体系架构,结合案例阐释了智能精益融合的改善思路与方法。最后,结合我国的现实需求给出了面向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制造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片区是中国最早的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这里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云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基础牢固、实力雄厚、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强的制造业体系.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源泉。在北方片区,信息化肩负着振兴老工业基地、支撑产业转型的历史重任,正由企业内部集成,走向产业链协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打破国外对制造装备核心基础控制部件-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技术封锁,突破涵盖机械、电子、计算机、总线通信等多学科融合的复杂技术体系,响应“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强基工程”的自主可控发展目标。通过对可编程控制系统发展历程和技术体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以太网现场总线的可编程控制系统的构成方案,说明了构成方案中现场总线、主从站硬件、软件集成开发环境、人机组态软件等组件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实现自主可控,从建立研发技术生态角度提出了各关键技术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评价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水平及成效,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上平台用平台的路径和机制,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态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一套用于引导和规范平台健康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体系,从战略与组织、基础条件、平台应用、业务创新和效能效益5个维度建立了评价的基本框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建设了一套专业评估系统.通过系统采集1400余家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从设备上云、工业知识沉淀复用、工业APP创新应用等不同视角全面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与效能效益,为制造企业、平台服务商、行业组织、政府等相关方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推广、科学评价平台应用成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北方片区是中国最早的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这里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云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基础牢固、实力雄厚、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强的制造业体系,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源泉。在北方片区,信息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下料与去毛边加工一体化系统,减少压铸件使用设备的种类,降低压铸件制造成本.在工业机器人下料时,其末端夹具对压铸件形成负压吸附和压板的立体空间定位,精确定位压铸件与夹具的位姿关系,保证毛边的加工精度.利用软件仿真系统编制工业机器人加工压铸件毛边的轨迹,在压铸件毛边加工轨迹编制前,首先对软件仿真系统和工业机器人加工系统进行标定,建立软件环境与实际工业机器人加工系统的一致性,确保软件中编制的轨迹点映射到实际工业机器人加工系统中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软件环境和实际工业机器人加工系统标定后,其毛边加工精度可以达到0.28 mm.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工业软件已成为工业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利用工业软件创新生产制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对电子信息行业中工业软件的应用现状及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电子信息行业中应重点关注3个方面:一是对工业软件应用系统进行顶层设计;二是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软硬件技术;三是完善工业软件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工业软件创新发展路径,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品质量控制;三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四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服务协同。  相似文献   

20.
工业互联网技术是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在智能制造生产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快速的发展,有效促进了设备间数据的传递、共享与分析,满足了企业智能化生产方面的需求,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加优化、高效。该文以智能装配生产线为平台,设计了智能装配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总体软件架构,将工业机器人技术、PLC技术、视觉检测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及RFID技术通过工业互联网有效结合,完成了企业产品的智能化装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