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桩三用”技术将排桩围护体系加以利用 ,围护桩除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作为挡土结构之外 ,还可作为建筑物工程桩承担上部结构荷载或作为地下室抗浮桩 ,同时通过桩墙合一技术使排桩与地下室外墙形成复合结构共同抵抗水土压力。本文从三桩模型入手 ,推导出条形基础下不同刚度桩桩顶反力的解析式 ,并引入相互作用系数考虑桩与桩之间的共同作用。通过用MATLAB编写的计算程序分析了多桩情况下的荷载分配情况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钟才敏  傅晋申 《建筑结构》2012,(5):106-109,61
介绍了虹桥商务区8号地块的结构设计难点及关键技术应用,重点阐述"桩墙合一"技术、软土地区扩底桩以及大悬挑结构的设计方法。"桩墙合一"技术把围护排桩与地下室外墙作为共同的抗侧力结构,可较好地利用排桩这种临时支护体系;扩底桩可有效地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对于近年工程中频繁出现的大悬挑结构,结合本工程提出了设计分析的整体思路及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3.
"桩墙合一"结构体系利用基坑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的共同作用作为正常使用阶段的地下室侧壁挡土结构,可减小地下室外墙厚度、减少基坑面积,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节能降耗。采用三维"m"法开展"桩墙合一"结合模式全过程受力变形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桩墙合一"技术考虑基坑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共同作用作为正常使用阶段的地下室侧壁挡土结构,可减薄地下室外墙的厚度、减少基坑面积,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节能降耗,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工程应用考虑了"桩墙合一"技术的防水、传力构造等,并通过基坑开挖阶段、正常使用阶段、抗震等多工况进行"桩墙合一"的强度与耐久性设计计算,可作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支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桩墙合一的支护结构体系,通过排桩相互咬合形成结构自防水,运用多重防水技术形成防水体系,将地下室外墙渗水隐患降到最低。在桩墙间留设排水系统,实现地下室外墙防水防排结合的目的。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该方案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结合江苏某深基坑工程,详细介绍了超深基坑逆作法施工中地下室外墙的施工工艺。该施工技术不同于上海地区常规逆作法所采用的地下连续墙"二墙合一"的做法,而是利用围护桩和止水桩作为围护体系、结构外墙单独施工的一种形式。同时,在工程施工中对外墙结构从中间层插入施工进行了尝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今后同类逆作法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地下室施工时,如分批打人钢管围护桩同时按一定顺序挖土,待地下室壁板能足够抵抗土压力时,可及时填土同时拔出钢管桩并沉桩至其他所需位置,依次完成地下室施工,则围护钢管桩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地下室的围护费用。借鉴SMW工法,设想钢管围护桩与水泥土结合支护结构,通过论述和探讨其结构性能和施工方法,则进一步扩展了可回收钢管围护桩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左人宇  严平  龚晓南 《建筑技术》2002,33(3):197-197
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尤其是旧城改造工程,由于城市地价不断上涨,施工用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也逐渐增多。在我国沿海软土地区,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开挖围护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内容。通常在基坑围护工程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以利于地下室外墙的支模及绑扎钢筋。将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结合成一体,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建筑红线内的面积。在一些特殊的场地条件下,如建筑物边缘有管线或需保护的重要建筑物,无较大空间进行基坑围护工程时,也要求将围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结为一体。本文介绍桩墙合一的几种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陆家嘴某邻江基坑工程为背景,将基坑围护桩作为永久地下室结构外墙的一部分,实现"桩墙合一";围护桩采用成桩质量可靠、垂直度好的压灌桩施工工艺;通过本项目的成功经验,为"桩墙合一"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提供参考。结合项目特点,对支撑体系、坑中坑等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桩两用在盖挖逆作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桩两用"技术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桩墙合一技术将排桩支护结构体系与地下室外墙形成复合结构,共同抵抗土压力。在盖挖逆作法施工中采用"一桩两用"技术,不仅可节约大量费用,而且使地下结构的外墙的受力状态更为合理。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工程分析软件ANSYS根据弹性地基梁法对桩墙合一的复合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疏排桩锚—土钉墙水平联合支护结构的稳定、安全及可行性,得出桩、锚等结构构件的受力及变形规律,以北京京温市场二期地下车库基坑工程为例,分别构建了桩锚支护和疏排桩锚—土钉墙水平联合支护两种方案,然后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以下方面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基坑开挖面水平位移、地面沉降、各道锚杆的轴向受力规律及支护桩的受弯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基坑土层适合土钉支护但开挖深度超过土钉支护深度时,采用疏排桩锚—土钉墙水平联合支护结构替代桩锚支护结构是稳定的、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是近年来在基坑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的一种新型支护形式,为研究其受力变形机理,在工程案例分析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分步开挖工况,对排桩侧移、坑后地表竖向沉降、坑底土体隆起变形、土钉轴力及桩身弯矩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土钉起着“弱锚杆”作用,相对于纯排桩支护结构,改变了排桩的变形和受力性状;相对于纯土钉支护结构,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土钉轴力峰值较小且靠近基坑侧壁,土钉受排桩-面层系统的拉拔作用,钉头处轴力较大。研究成果可为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指出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较为经济实用的支护形式,以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对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门架式双排桩支护结构是由前排桩、后排桩及桩顶冠梁共同作用的空间组合围护结构,这种围护结构主要是发挥组合桩的整体刚度和空间效应及桩土的协同作用,其三维空间效应显著.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种围护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从而分析门架式双排桩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及与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双排桩挡土墙的主要几种计算模式,并将其中两种组合利用,对哈尔滨市武威路地道桥引道双排桩挡土墙进行了受力分析,然后依托此工程进一步地阐述了双排桩挡土墙排距变化对结构受力和桩身水平位移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在双排桩挡土墙设计过程中选择合理排距应注意的要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类似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泥土重力式挡墙与混凝土桩组合支护结构(MC桩)在某广场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施工中,MC桩组合支护结构较好地发挥了二者的优点,即水泥土桩的止水和混凝土桩的挡土优势,确保了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变形控制要求。此外,在水泥土挡墙中增加混凝土桩后,可减小水泥土重力式挡墙的宽度,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7.
结合福建典型的一个软土基坑中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组合支护的成功案例,探讨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组合支护在软土基坑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组合支护技术可充分发挥基本型土钉墙以及水泥土搅拌桩的优点,克服单一使用的不足,结果可为类似软土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深基坑支护中的复合土钉墙、新型地下连续墙、排桩支护(桩锚式、桩撑式、双排桩、“桩墙合一”)、逆作法、紧邻建筑物“零占位”基坑支护方法、人工冻结法、联合支护(土钉墙+桩锚、土钉墙+桩撑、土钉墙+地下连续墙等)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了新型地下连续墙,包括“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渠式切割深层搅拌水泥土地下连续墙(TRD)工法、双轮铣深层搅拌水泥土地下连续墙(CSM)工法、加筋水泥土地下连续墙(SMW)工法、钢管桩连续墙(WSP)工法、挖掘土再利用地下连续墙(CRM)工法、超薄型防水地下连续墙(TRUST)工法、预制地下连续墙、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桁架围护桩墙;总结了现有深基坑支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应用情况等,提出了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新型深基坑支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研究结论可为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及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倬勋  刘志萍 《山西建筑》2010,36(3):144-145
以某市人民医院新建医疗中心大楼工程为实例,阐述了在深基坑紧邻建筑物的条件下,采用排桩与钢管土钉墙组合支护,能有效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从而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某跨海大桥原型设计提出的一种新型中空型外壁钢板-混凝土组合桥塔塔柱为背景,设计制作了4个中空型外壁钢板-混凝土组合塔柱试件。通过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中空型外壁钢板-混凝土组合桥塔塔柱破坏过程,并分析混凝土强度、钢板厚度、连接件型式等参数对试件轴压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不同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混凝土强度、钢板强度和钢板厚度)对组合塔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中空型外壁钢板-混凝土组合塔柱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其承载能力和延性与内外壁钢板-混凝土组合塔柱相当,明显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提高混凝土强度、钢板强度和增加钢板厚度均能够提高组合塔柱承载力,但对结构刚度提高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大跨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