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章指出精梳条棉结与成纱棉结相关程度显著,应该对精梳条棉给进行合理控制;分析了生条经预并、条卷、精梳各工序后棉结变化情况;并结合生产实践,探讨了精梳准备工序如何减少棉结的产生和精梳工序进一步提高梳理、除杂能力,从而减少精梳条棉结。  相似文献   

2.
探讨纺纱过程中棉结与短绒的控制与分析方法。针对棉结和短绒的特点,依据纺纱生产流程各设备机型的功能,深入分析棉结、短绒的去除措施。重点分析清棉、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艺设计要点及其在纤维梳理和纤维棉结、短绒排除方面的作用;并结合精梳工序对纤维的梳理作用以及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对纤维控制作用分析,旨在提高成纱质量。认为:发挥好纺纱流程中各设备机型的功能,并优化关键工艺参数设置,最终可达到减少成纱棉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精梳工序棉结的产生与控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探讨精梳工序棉结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了精梳棉结产生的原因,以F1268型精梳机及配套精梳准备机型为例,通过加强机台的维修与保养,正确选择精梳准备工艺路线,适当降低精梳准备工序的总并合数、总牵伸倍数及车速;合理配置精梳机各项工艺参数;优选梳理元件;认真做好台面清洁,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等技术与管理措施的实施,使精梳棉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所纺CJ 18.5 tex纱精梳棉结长期保持在7粒/g,精梳相对于生条棉结降低率达到了22%,有效促进了成纱千米棉结的降低,改善了精梳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成纱棉结、提高成纱质量,介绍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与USTER TESTER条干测试仪检测棉结的概念及应用,试验分析生条、精梳条的棉结数与成纱棉结的相关性,探讨优选精梳锡林针布总齿数和齿面圆心角、顶梳、给棉方式、车速、小卷定量和梳理工艺以降低成纱棉结的技术措施。指出:乌斯特单纤维测试仪与条干测试仪测定的棉结数据无线性对应关系,生条、精梳条内的棉结数(粒/g)与成纱棉结(个/km)无必然联系;精梳落棉率与精梳条的棉结数相关性不大,但与精梳条短绒率及成纱常发性纱疵IPI值密切相关;控制成纱棉结的关键在精梳的质量、核心在精梳锡林针布,应优选性价比高的精梳器材以降低成纱棉结;实施前进给棉工艺时,采用圆心角为111°的大齿面精梳锡林、配置4.7 mm的给棉长度、适当提高车速和增加小卷定量,选择齿片质量好、高梳理效能的顶梳,缩小并稳定精梳锡林梳理区隔距,做好工艺调整、梳理器材状态检查、日常清洁并优选原棉,才能实现精梳机的高效高产、优质和低耗。  相似文献   

5.
减少成纱棉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赵博 《棉纺织技术》2005,33(8):11-14
通过纺纱试验,分析了原棉性能和纺部各工序主要工艺对成纱棉结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要减少成纱棉结,原棉成熟度要适中;精梳工序工艺合理,加强梳理,清除杂质和短绒;精梳落棉率和毛刷速度可适当提高;降低并条速度并减少并条道数;粗纱定量偏轻,捻度适当增大;细纱加装集合器,采用软弹不处理胶辊和塑料上销,减小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隔距;适当降低络筒速度和络筒张力.  相似文献   

6.
探讨应用USTER AFIS单纤维测试仪降低精梳落棉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对比了棉结AFIS检测和目测的差异,分析了棉条棉结与成纱棉结的关系;在短绒率控制和精梳落棉控制方面,分析了通过AFIS单纤维测试仪控制短绒率、精梳落棉率,优化梳理器材的方法。指出:AFIS单纤维测试仪提供的棉结与条干均匀仪测定的成纱棉结不呈线性关系,要通过成纱质量试验来验证;运用AFIS单纤维测试仪可优化上机工艺、建立半制品棉结和短绒率的内控指标、查找质量薄弱环节、监控设备除杂效果及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的短绒率变化情况,合理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降低生产成本。认为:运用AFIS单纤维测试仪控制棉条短绒率的增长是控制成纱质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探讨新疆精梳长绒棉1.77tex集聚纱的纺纱工艺。分析了该纱的纺纱技术难点,对长绒棉原料、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纺织器材进行了优化和优选。清梳联工序注重减少纤维损伤和有害杂质,保证纤维充分梳理和顺利转移;精梳工序重点控制纤维短绒率和纤维伸直度;并条工序控制棉结增长;粗纱和细纱工序重点控制断头;最终实现了较好的纺纱效果。认为:通过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采用新疆长绒棉单唛配棉,可以实现超细特纱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8.
控制精梳棉涤混纺纱棉结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减少CJ/T 60/40 14.5 tex品种的成纱棉结,对原料进行了优选,合理调整温湿度,清棉工序防止纤维翻滚与过度打击,梳棉工序优选针布,精梳工序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并粗工序优化牵伸工艺,细纱工序采用赛络纺装置,使得成纱棉结由60粒/g下降到40粒/g.  相似文献   

9.
探讨牵伸工艺对成纱棉结的影响。针对使用美棉纺纱棉结高的问题,运用AFIS检验分析了纺纱流程中棉结、杂质、短绒及纤维伸直平行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牵伸工艺对成纱棉结的影响,通过对牵伸工艺的分析试验与优选,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成纱棉结。指出:牵伸工艺对棉结也有着重要影响,改进牵伸工艺,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是提高各牵伸工序半成品质量、降低成纱棉结的关键。首先应改进预并牵伸工艺,同时合理配置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牵伸工艺,充分发挥胶圈牵伸控制纤维运动的优势,可以较好地控制牵伸过程中棉结的增加,达到降低成纱棉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精梳工序棉结、提高成纱水平,介绍了A201系列精梳机传统梳理器材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新型锡林、双排顶梳、双口钳唇钳板的规格及发展,并通过试纺表明新型器材的应用加强了对纤维的握持和分梳,能够提高精梳落棉和成纱质量;指出新型梳理器材的应用应遵循配套原则,即梳理器材针密和速度相配套,钳唇型式与梳理齿密相配套,梳理隔距与锡林齿密相配套,顶梳针密度与锡林齿密相配套;一般为密针锡林、双排顶梳、双钳唇相互配套;同时应合理配置精梳准备工序及精梳工艺。  相似文献   

11.
精梳条棉结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F1268型新型高效能精梳机的性能、工艺参数设置,深入地分析了精梳条棉结产生的原因,重点从精梳工序如锡林、顶梳的状态和生产管理环节方面探讨了控制精梳条棉结的措施和方法。指出应将新型高效能精梳机的设备原理、工艺参数及全面生产质量管理相结合,才能有效控制棉结并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2.
许鉴良 《纺织器材》2011,38(3):24-28
为了减少并条后的棉结以提高棉条质量,从牵伸工艺不符合纤维弯钩伸直理论、生条中纤维分离度和平行伸直度差、生条中短绒高等方面,分析了并条后棉结增加的主要原因.通过大量试验分析,提出有效降低并条后棉结增加的措施:普梳头并、精梳预并、普梳粗纱牵伸工艺应符合前弯钩纤维伸直理论;普梳二并、精梳卷或条并卷、普梳细纱牵伸工艺应符合后弯...  相似文献   

13.
精梳质量控制(下)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介绍了精梳工序的质量指标及其控制范围;总结出精梳落棉率、精梳棉结、精梳条条干CV值、重量不匀率等质量指标的控制原理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精梳质量控制(上)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介绍了精梳工序的质量指标及其控制范围;总结出精梳落棉率、精梳棉结、精梳条条干CV值、重量不匀率等质量指标的控制原理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鉴良 《纺织器材》2011,38(2):26-30
为了减少并条后的棉结以提高棉条质量,从牵伸工艺不符合纤维弯钩伸直理论、生条中纤维分离度和平行伸直度差、生条中短绒高等方面,分析了并条后棉结增加的主要因为.通过大量试验分析,提出有效降低并条后棉结增加的措施:普梳头并、精梳预并、普梳粗纱牵伸工艺应符合前弯钩纤维伸直理论;普梳二并、精梳卷或条并卷、普梳细纱牵伸工艺应符合后弯...  相似文献   

16.
精梳过程中棉结增长率及棉结排除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精梳过程中棉结增加程度及棉结排除效果的评价方法.利用测试仪器得到精梳小卷、精梳条、精梳落棉中的棉结数量信息,根据精梳机的落棉率分析建立了精梳过程中棉结增长率及棉结排除率的数学模型,找出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并作出评价.将此种方法在两种不同精梳机上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精梳机的棉结增长率在1%~2%,棉结排除率在65%~72%.指出:此种方法也可应用于开清棉及梳棉工序棉结增加及棉结排除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与成纱质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棉纤维的成熟度、原棉的未成熟纤维含量是影响原棉短绒率、疵点的关键,棉纤维的成熟度、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主要因素是由棉花的栽培条件决定.分析了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与清梳工序半制品质量和精梳工序质量的关系,原棉中的未成熟纤维必须在配棉、清梳和精梳工序进行控制,才能控制梳棉条、精梳条和成纱质量.原棉未成熟纤维含量不仅影响梳棉条、精梳条的短绒率、棉结、带纤维籽屑等疵点,而且严重影响成纱的各类主要疵点.  相似文献   

18.
清梳工序中棉结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重点研究清梳工序中棉结的变化情况及减少棉结的措施.测试了各工序棉结的分布情况,介绍了棉结的概念和半制品中棉结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轧工方法、清梳各工序、纤维的成熟度和细度以及原棉中的短绒对棉结的影响.指出:降低清梳工序棉结就要合理制定混配棉指标、改进清梳工艺流程、重视梳棉和精梳.梳棉工序通过控制落棉、减少搓擦、控制生条短绒率、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采用新工艺和严格控制温湿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棉结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R. E. Belin 《纺织学会志》2013,104(12):626-638
Circular combing of the beard usually removes all neps and vegetable particles from the zone of fibre ends to be detached, and yet some eventually appear in the top. Those which do so are either advanced into the detaching zone by suitable contacts with fibres being detached or are positively detached, as can happen with neps that have a protruding fibre end in the detaching zone. Gripping of the beard by the detaching rollers stretches the wool so that an uncombed length is pulled in front of the top comb before the pins completely penetrate the beard. The neps and vegetable particles in this uncombed length and those left behind near the nipper brush after circular combing form the main source of those found in the combed sliver.

The top comb mainly acts as an impedance to the forward movement of neps and vegetable particles, but for neps it also acts as a sieve, and the effect is dependent on nep size. The number of neps and vegetable particles proceeding to top is inversely dependent on noil setting and to a less extent dependent on feed-gill amplitude. The number and size of vegetable particles in the input material also influence the particle content of the top.  相似文献   

20.
精梳机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黄淬 《棉纺织技术》2001,29(4):17-20
通过对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在生条中棉结、短绒含量直接影响精梳条、细纱质量。精梳工序棉结清除效率在58%~68%,短绒清除效率在60%左右,日常生产应视半制品质量状况适当调整落棉率;进而通过专题试题得出单纯采取加大落棉率来控制成纱棉结及成纱质量的方法不可取,提出合理配棉、提高生条内在质量、掌握适度落棉率,才是稳定提高成纱质量,减少用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