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明  周宇 《山西建筑》2010,36(10):53-54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转换梁同上部剪力墙结构及转换梁同上部框架结构的共同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相关算例,探讨了转换梁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特性,给出了大跨转换梁考虑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性能的设计建议,将有利于推广该结构形式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廖伟宏 《中华民居》2011,(9):156-158
所谓结构转换层定义为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设备)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设备)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设备)转换层。目前的许多高层建筑多为低层商用,上部住宿的多功能要求,在低层商用要求的大空间与上部住宿要求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间,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层。本文主要针对某高层建筑转换层中的转换梁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土共同作用特性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全面认识上部结构 -桩 -土共同作用结构的受力机理以及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行为及抗震性能 ,寻求高层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对在共同作用下上部结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时程分析进行了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地震反应计算 ,利用解析法、差分法对上部结构及基础进行了共同作用与非共同作用下计算内力的比较 ,提出了在实际设计中高层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为上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框架剪力墙体系的认识,分析了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将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剪力墙分为上部框架结构和下部框架剪力墙结构两个部分,采用子结构法进行分析,对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剪力墙这一特殊结构体系进行了合理的结构位移分析。得出了该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位移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方便结构侧移曲线计算的图表,可用于地震地区该类型高层建筑结构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5.
上部结构刚度对箱形基础整体弯矩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大量的计算和钢筋应力的实测,分析了上部结构刚度对箱形基础整体弯矩的影响,提出了上部为墙板式结构及上部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的计算方法。当上部为框架结构时,建议采用等代刚度梁的方法作为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法经证明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对于G.G.Meyerhof在1953年建议的等代刚度梁公式,本文进行了验证和改进,建议按改进后的公式计算上部框架结构的等代刚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住宅楼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倾斜变形 ,采用压浆无砂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技术加固原有基础 ,使结构不再继续发生不均匀沉降。通过计算分析提出纠偏设计方案 ,采用掏土灌浆施工方案成功地完成了该住宅楼上部结构的纠偏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设计及施工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ABAQUS对空中华西村上部结构和桩筏基础进行了整体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计算采用Mohr-Coulomb模型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分别描述土和混凝土的非线性材料特性,采用Winkler模型描述桩的力学行为,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沉降过程中上部结构、筏板、桩以及土的共同作用过程。和以往的分析手段相比,该方法能够模拟上部结构刚度以及混凝土开裂损伤引起的沉降变化、筏板混凝土和钢筋应力的重分布及桩基反力分布的变化。该方法计算假定较少,为基础设计和验算提供了比传统方法更可靠的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空间梁格对某连续宽箱梁桥上部结构进行等效代替,建立该桥的空间梁格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设计活载及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静动载响应,同时基于理论分析结果对该桥进行了现场静动载试验研究及评估,分析及检测结果表明该桥整体刚度较大,承载能力较强,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9.
在该课题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倾斜下卧层地基与上部结构及基础的共同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肖泽荣 《福建建筑》2010,(5):133-134,139
本文介绍了福州市二环-五四路交叉口高架桥的桥梁结构选型及设计要点,根据该桥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提出了上部结构采用钢箱梁,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的结构形式,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筒体采用"钢管角柱-钢桁架暗支撑架混凝土组合核心筒"。该结构各核心筒均根据建筑的需求开设了洞口,且整个结构质量、刚度分布不均,筒体受力较为复杂。在核心筒的抗震设计中,如何保证筒体角部钢管柱柱脚与混凝土基础具有良好的共同工作性能,保证结合部位的锚固性能,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对这部分钢管柱进行抗拔试验研究,以确保在地震作用下整个筒体以及结构的安全。试验表明,混凝土基础中配置竖向抗拔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均能有效提高抗拔柱的锚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幢结构高219m,地上5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局部型钢柱)-核心筒的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以及加强层的设计等。叙述了对本抗震设防超限工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列出了主体结构整体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风洞试验及计算、中庭独立角柱分析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分两期刊出,本期刊出概念设计部分内容,下期主要为分析计算内容。  相似文献   

13.
深圳新世界中心结构抗震设计(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幢结构高219m,地上5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局部型钢柱)-核心筒的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以及加强层的设计等。叙述了对本抗震设防超限工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列出了主体结构整体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风洞试验及计算、中庭独立角柱分析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分两期刊出,上期刊出概念设计部分内容,本期主要为分析计算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规划大厦的结构设计,包括地基与基础处理、结构体系与计算分析以及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针对楼板多处开大洞、上下楼层柱网变化、以及大跨度等技术问题,结构设计分别采用局部转换和预应力技术,以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此外,利用搭接柱转换,解决不同柱网尺寸转换,又满足建筑净空要求.对于超高跃层柱采用芯柱措施,以弥补抗震性能延性差的缺点.最后,针对剪力墙和框架柱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针对具体问题,在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的前提下,灵活采用合理有效的结构方案,实现建筑专业复杂多变的功能要求,是结构设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对本工程结构设计论述,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结构理论发展及规范修订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我国混凝土结构理论及规范发展的概况及存在问题,展望了理论发展并提出了规范修订的建议。包括:强调概念设计及结构整体性的重要,扩展结构分析的内容,丰富内力计算、耐久性设计、基于性能的设计以及既有结构再设计的内容,推进高强、高性能钢筋及混凝土的应用,钢筋按延性分级并界定用途,完善预应力构件、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叠合结构、装配整体式结构、少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补充复合抗力的计算,调整挠度、裂缝控制的验算方法,引入结构缝设计的概念,调整最小配筋率,实现与其它标准规范的合理分工、协调与统一,强化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并使之科学化等。本文有助于深入理解混凝土结构规范,并可供有关科研选题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东铭 《山西建筑》2012,38(3):40-40,101
对钢管混凝土柱用于超高层建筑的优势进行了分析,着重对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通过合理的设计,超高层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可取得较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大连奥泰中心1号楼为超限高层建筑,采用了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外围框架柱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能够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承压能力强、延性好、防火性和耐久性强的特点.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均能达到设计的预期性能目标和规范要求.因此,该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外包柱脚塑性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学水  关超  张卫东 《钢结构》2012,27(7):11-14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未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外包式柱脚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明确说明,但最新实施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了这种柱脚与基础连接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外包式柱脚依据新旧抗震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这种柱脚节点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遵循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再生混凝土的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环保问题,而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能够合理融入实际工程当中。本文结合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特点以及抗震分析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最后结合各学者的研究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提出了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今后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腾讯大厦超限高层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腾讯大厦是深圳地区结构较复杂的超限高层,集商业、办公楼于一体的大型建筑.文章针对腾讯大厦较有特色的结构设计,重点介绍了承台柱帽无梁筏板、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斜腹杆转换桁架、跨多层通高柱的屈曲分析四个重要部分的设计方法和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