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靖  徐燊  刘晖 《新建筑》2014,(1):144-147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的发展趋向之一,选取“可持续建筑”和“数字化建筑”两类代表课程,分别从建筑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三个层次,剖析了英美建筑教育中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整合,归纳出“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实践”的思路与方法,从“它山之石”的视角对我国建筑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风景园林学科建筑设计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刚 《风景园林》2014,(5):152-157
在当今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技术飞速发展,地域性得到广泛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建筑与景观的二分关系被打破,风景园林与建筑愈加密不可分,越来越多景观与建筑的一体化实践,需要跨越两者的藩篱进行深度整合。风景园林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由于课时较短,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必须加以精炼才能适应该专业需求。从当前建筑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建筑造型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整合设计建筑造型与景观造型的能力。围绕这一主线,提出相关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提出应在建筑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从场地/场所、功能/空间、结构、构造,材料、建筑技术这4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提出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做为风景园林专业建筑设计课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整合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以"绿色建筑设计"为主题,探讨绿色设计的主要概念,分析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从具体的设计角度提出现代绿色建筑的设计整合和应用方案,旨在为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建筑物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课程教学的新时期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能力、建筑物理环境优化研究能力。从整合教学内容、应用绿色建筑设计、与数值模拟技术结合、改进实验课程环节、与师生科研课题结合、课程内容信息化展示等方面着手,进行了新一轮的教学反思和改革。不仅解决了课程教与学的矛盾,还为同类理论课教学"以设计与研究为导向"的多元化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发展,对住宅品质、功能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住宅建筑设计课程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该文从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入手,通过对住宅建筑设计课程的优化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和实践应用能力,达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建筑师"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整合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筑设计课程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我国建筑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两类课程走向整合是改革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教学改革实践的分析,对两类课程整合的目标、原则进行分析梳理,并归纳总结出两类课程整合的3个层次,初步建立了两类课程整合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筑设计科研项目为例,结合高校建筑学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整合行业精品资源,探讨建筑学专业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方向,优化高校建筑设计教学体系,推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胡文嘉  杨渝 《居业》2021,(6):13-14
本文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例,探索了职业本科教育中应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企业人才需求,联系"1+X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着眼于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构思,调整教学目标,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等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应充分凸显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从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设计课程改革、软件化特色专业改造和设计竞赛实践体系的建设五个方面,实现建筑设计教育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岳华 《华中建筑》2020,38(9):134-138
《建筑设计入门》课程是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为高职一年级学生创建的启蒙性课程。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因此,以课程教学为抓手,除了对学生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政教育也非常重要。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建设目标,该文以《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策略,探索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的全课程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1.
建筑、艺术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佑国 《新建筑》2009,(3):115-117
从词源学的角度讨论了建筑(architecture)、艺术(art)和技术(technology)的原意及其历史演变。艺术一词的原意是:人工之物、技艺与技巧,技术的原意是:系统化了的art和机械的或工业的arts。那种把技术和艺术对立起来,重艺术、轻技术,重建筑形式、轻建筑技术的倾向,实在是对艺术和技术的误读。技术包含科学和艺术两个层面。建筑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是按照科学的和艺术的原理与规则把物质的材料建造成房子(building)。所以建筑才解释为建造房屋的科学与艺术。在建筑、艺术和科学三者之间,技术是科学与艺术在建筑上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胡向磊  颜宏亮 《华中建筑》2011,29(6):181-184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以建筑外围护相关教学为例,从构造与设计整合互动角度介绍教学过程中相关内容调整、改进的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参数化建筑设计思潮发展迅速,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也已初见端倪。但由于学科的差异和国内现状,非线性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非常缓慢。在此背景下,探索一条"高技术"的非线性参数化设计方法与"低技术"施工工艺相结合的低技策略,就格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多义景观非线性参数化的探索性实践——"心灵的花园"项目,归纳了低技策略的基本途径,希望能为非线性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做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旭  张衔春 《华中建筑》2010,28(8):25-27
工业建筑流派与有机建筑流派作为现代建筑史上两大主要派系,被认为是极富创新意识,且勇于挑战建筑复古思潮的时代先锋。该文以有机建筑与工业建筑对比为突破点,系统的探究两种建筑流派思想根源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指出设计中建筑与环境应呈现互动而融合的关系。通过对比,探寻当今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力图达到设计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赵森 《建筑与环境》2011,(1):111-113
本论文以市场经济下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新需求为背景,对居住区规划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对影响居住区环境品质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以互融互利的原则来研究居住区建筑与环境景观的一体化规划设计,使居住区建筑与其外部环境更好地组织配合统一风格、提高居住质量、环境品质。并探讨居住区建筑与环境景观一体化规划设计的原则及方法。造就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实现“以人为本”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贯彻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卜德清  张勃 《世界建筑》2014,(5):122-125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建筑学专业教学中设计实践课和专业技术理论课脱节的问题,我们探索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新的情境教学模式——"模拟设计院"。"模拟设计院"具有整合、拉通和激活的机能。整合:整合多种课程,形成教学活力;拉通:拉通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激活:激活学习热情,构建知识体系。"模拟设计院"属于复合目标、多功能课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在课堂教学学时大幅度减少的大背景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7.
吕晓辉 《山西建筑》2011,37(23):20-21
介绍了"适宜技术生态建筑"的技术特征、应用价值和设计策略,并结合设计实例对技术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强调了"适宜技术生态建筑"对化解环境危机的重要性,以促进适宜技术生态建筑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敏 《建筑与文化》2012,(12):106-107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21世纪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转变了大众的审美意识。在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的催化作用下,新表现主义建筑应运而生,呈现出"非线性"美学特征。这带来的不仅是建筑设计的创新,还将是建筑产业的深度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