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几个作品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总结了这些作品的显著特征,指出当代的这种极少主义倾向与现代主义运动时期的简约倾向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变迁——从西方极少主义建筑思潮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以当代上海建筑形态为研究对象进行述评,从极少主义建筑思潮(TheArchitectureofMinimal-ism)的本质出发,从建筑形态语言角度总结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得失。近20年来,上海的建筑无论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取得了辉煌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有一种趋向简洁的传统。通过几个作品的介绍和分析,探讨80-90年代西方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表现,总结这些作品的显著特征,指出当代的这种极少主义倾向与现代主义运动时期的简约倾向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类极端理性的建筑创作思想及作品对于当前中国的建筑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先锋主义创作方法的演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字媒介作为当代先锋主义创作工具。催生了先锋主义发展的转变。本文将从初期先锋主义——现代主义建筑到新先锋主义的发展过程作为分析对象,着重探讨了数字媒介如何驱动先锋主义创作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图解"是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形式创作的媒介,本文旨在从"图解"与数字化结合的关系出发,简要分析了"图解"理论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着重探讨了数字化与"图解"结合后引起的先锋主义形式创作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6.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标志着又一个国际化先锋建筑落户中国城市。其所代表的国际新潮建筑在中国的盛行有其特殊的动因。某些建筑在带来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的浪费以及城市特性表达的缺失,中国的城市正经历着国际潮流与地域传统的碰撞与博弈。反思中国城市发展的出路,笔者从先锋建筑的地域性再生以及地域建筑的推陈出新等方面提出解决目前中国城市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高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具有着高参与性和深广影响,不仅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高科技的这种双重影响在当代建筑领域尤为剧烈,表现之一就是对传统的建筑美学的不断质疑,以及对创建信息时代新的建筑美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材质在当代建筑语言中呈现出的新特征,归纳出其表意化趋势,通过挖掘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动因,揭示当代社会信息化、消费化的文化背景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建筑理论体系是直接建立在西方建筑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文章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1930年代以来中国引进的西方建筑理论以及引发的讨论进行了梳理,并回顾了中国建筑理论从“主义”之争到回归建筑本体理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代中国实验建筑的先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历史比较的观点将当代中国实验建筑放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进行分析,评析了中国实验建筑的价值及意义,并就当代中国实验建筑的批判性及其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先锋意义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该文希望通过对当代建筑若干实例的解读,揭示自然原型对当代建筑创作的意义,并对一些原型的实现方式进行分析,以此启发建筑师积极地从自然中寻求创作灵感,进而努力将其转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该文探讨了当代台湾建筑的古典意涵倾向及其原因,分析了这类建筑的三种表现:新古典主义的路线;后现代主义的路线;古典与前卫建筑的并置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15.
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文章从城市规划中保持历史的连续性与突破性,近代建筑与新环境建筑的统一和协调。近代建筑的利用和更新三方面,论及南京在现代化城市建筑中是如何保护近代优秀建筑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加强调行为选择的自由性和灵活性,致使建筑功能组织方式表现出多元化、动态化和开放化的特点。该文分别从空间格局自由化: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突破常规空间关系,尝试水平垂直空间的转换;联系方式复杂化:改变原有功能联系绝对单一的模式,转而强调功能联系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界限区分模糊化:改变通常功能关系单一确定的划分方式,用更加复杂暧昧的关系联系各种功能;层级关系匀质化:取消功能的等级秩序,趋向平面化的功能布局等四个方面,对当代建筑功能的非常规组织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建筑的低能耗问题,但建筑界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追求更高节能技术的研究应用上。这样的趋势已经导致了很多的环境问题。我国建筑历史源远流长,各地传统建筑早已适应了当地气候环境。这篇论文以重庆中山古镇为例,通过作者实地调研,将着重探讨重庆传统建筑吊脚楼对当地风环境、太阳辐射以及潮湿环境的适应性策略,并将其与现代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作者总结出重庆传统建筑适应环境的一些传统营造经验和技术策略,以期对现代建筑环境适应性的发展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对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简要地追溯地域建筑创作的历史与演变,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启示,探讨了我国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认为要摒弃国际性与民族性的二元对立,寻求国际性与地域性的有机融合,创造广义的地域建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