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建积极邻里交往,促进积极社会支持,是实现城市疗愈的途径之一。而有效的邻里社交取决于对交往空间的塑造,尤其是临近住区的半公共和半私密空间对社交活动的促进有效性,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为此,研究探索了半公共半私密街道界面的开敞程度对邻里交往活动的影响。作者考察了不同开敞程度街道界面对街道中居民交往、休憩、阅览等社交活动意愿和空间感受的影响,以及界面对居民院落内居住意愿等活动的影响。结合参与者提供的原因及其在决策过程中的环境观察眼动数据,研究尝试解释街道界面对社交活动和生活使用的影响。作者得到以下结论 :(1)半遮挡样式的街道绿篱能够很好地平衡街道和院落居民的私密性和社会性需求,为一系列睦邻交往行为的产生打造基础;(2)半遮挡样式的街道绿篱能有效地将街道行人的注意力引导到院落中,也将院落居民的注意力引入街道中的社交活动,进而提升双方交往意愿;(3)一层院落居民更喜欢部分开敞的院落,他们希望看见外面的休憩空间,但不希望看见交通等非社交的纯功能空间。研究提供了通过设计手段促进邻里交往的眼动追踪和行为学证据,为睦邻社区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基于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下院落空间的积极意义,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揭示院落空间形式对于新农村社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力图将传统院落空间的文化及功能进行再生,得出适应于新农村居住模式的"邻里街院"式街坊空间的组构模式,以此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生活及文化的传承与再造,使新农村社区空间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街道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性街道既是居民日常出行的通行路径,更是邻里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街道环境的评价与优化设计对于提升住区的服务性能、改善邻里生活环境品质、促进日常交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城市生活性街道和具有长期生活体验的住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环境行为学和大数据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提取、量化街道物质环境要素和居民的日常需求和行为信息,并基于获取的数据探寻了影响居民环境需求和街道活力的建成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王芳 《建筑与环境》2007,1(6):89-91
村民的院落空间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生产的延续、邻里交往的场所。本文重点对沈阳地区村镇村民院落的景观空间进行解析,指出当地民居不仅是居住的空间,而且是充满民间文化和淳朴艺术芬芳的生活环境,是居民肉体与精神的庇护场所,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真挚追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南京市浦口新城保障房的规划方案为例,结合城市社区景观空间的发展现状,以"社区景观城市化、居民生活邻里化"为设计理念,在邻里交往、社区景观空间营造的基础上,阐述社区景观空间公共化与居民生活邻里化的设计实践。将社区部分景观沿用地周边设置力图使其与城市空间交融,着力在社区内及社区周边营造出适宜居民交往的异质空间,并将社区内的优质空间展现给城市,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视觉上共享,意图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与社区内部空间各自独立互不融通的断层现状。  相似文献   

6.
李茜 《山西建筑》2011,37(28):9-10
从社会维度这一方面探讨了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的设计理论,重点对人对邻里空间的需求、邻里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邻里空间归属感进行了研究,指出维系邻里居民交流与情感的相接,是满足居住于高层住宅的居民人文精神需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研究安置小区中传统邻里存在的断裂现象入手,通过分析总结目前安置小区传统邻里重塑方式远离居民需求、仅仅关注景观形似的问题,提出了生活需求导向的规划思路。通过武汉红光安置小区开展的社区规划工作,运用共同缔造的方式,总结贴近邻里生活的空间营造策略与增强邻里意识的社区治理策略,提出重塑传统邻里空间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居住区中居住者对领域性空间的需求,论述了现代居住环境建设中的邻里院落给人们提供的室外小居住环境,能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并简要叙述了进行邻里院落设计中的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北京四合院中的院落空间曾经是舒适的家庭公共活动空间,然而随着院落居住形态的改变,传统四合院逐渐演变为大杂院,院落空间被占据、划分,成为堆放杂物、晾晒衣物、来往通行的消极空间,曾经院子里的生活氛围似乎也已不复存在。为此,规划师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展开实践探索,以社会组织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为平台,汇集多部门资金支持及志愿参与的设计机构力量,开展以"咱们的院子"为主题的院落公共空间改善设计试点项目。我们通过"前期踏勘—参与式设计—实施动员—进场施工—后期维护"五个环节的工作路径,试图用全过程公众参与式设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保护院落风貌,同时调动居民重新开始讨论公共事务,逐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院落环境维护自治机制。实践首次将历史街区物质空间改善与人文环境复兴相结合,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区营造路径,对于旧城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院落——中国传统的空间形态,曾经在中国的居住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院落空间逐渐消失了。当人们开始对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产生厌倦的时候,我们向往农村那种家家有庭院、家家都相识的邻里生活。我们开始反思:现代生活是否还需要院落空间?在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条件下,有没有必要重新引入院落空间?为此,作者浅谈看法以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1.
半围合式建筑庭院作为建筑室内与室外的缓冲空间,在寒冷地区可以创建较为温和的微气候,维持建筑热环境的相对稳定,同时为人们提供开放自然舒适的室外交流与活动空间。以地处寒冷地区的典型半围合式庭院建筑为例,通过实地测量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基于室外气候要素的半围合式庭院空间风环境适宜性空间尺度,采用风速、空气龄等风环境评价指标来模拟评价庭院不同空间尺度与比例条件下的舒适度与建筑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寒冷地区建筑半围合式庭院空间设计提供空间价值尺度参考,探讨通过可持续性设计的方法对半围合式庭院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来提高室外空间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王丽枝 《山西建筑》2008,34(11):56-57
从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庭院情结分析入手,通过转化的方式将传统庭院要素引入现代住区院落空间中,探寻继承传统庭院文化的具体方法,再现邻里和谐的院落景象。  相似文献   

13.
李东梅 《工业建筑》2005,35(10):92-93
从作者居住的住宅组庭园环境调查,谈人及群体的领域行为,并根据人们室外活动的行为模式,提出改善现有庭园的设想及说明。  相似文献   

14.
李洁  冉茂宇 《福建建筑》2013,(1):25-26,24
本文基于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教学楼的典型性庭院夏季室外热环境实测,通过实测分析了围合式庭院不同朝向、不同地面材料、不同围合程度等对室外庭院热环境的影响。从而找到一套较为合理、方便可行的室外庭院设计方法,为以后的巨构式教学楼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渝 《华中建筑》2012,(12):100-104
该文以深圳的游憩规划管理与实践为例探讨城市户外游憩规划。游憩规划是通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开发利用城市闲暇资源,满足人类的游憩需求,其重点是市民户外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和活动计划。深圳的户外游憩系统发展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和先进性。该文将从深圳的城市游憩环境建设中总结户外游憩规划方法,将游憩规划分为物质性层面的规划和非物质性层面的规划,物质性层面的户外游憩规划分为社区、城市、地区3个层面来研究;选取游憩行为研究、游憩活动计划、游憩管理3个方面探讨了深圳非物质性层面的户外游憩规划。  相似文献   

16.
江南水乡交往空间形态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交往与空间》一书的研究,提取了交往空间形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江南水乡交往空间的形态,通过比较,指出街巷、河道、桥梁院落等富有活力与生活气息的空间,都体现了良好的户外空间所必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
The pedestal of outdoor furnishings is a facility of courtyard outdoor furnishings.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eremonial furnishings in official buildings. The Qing-style pedestal of outdoor furnishings has unique shapes and ornamentations as well as rich artistic connotation. In addition to having significant artistic value and historical value, it also embodies the user's aesthetic taste.  相似文献   

18.
创造老年人活动的室外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建设适宜城市老人的居住室外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依据老人的生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对室外环境的特殊需求,分析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独立生活能力的多层次、多种类的的室外活动环境,提出家居老人和集居老人各种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思路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和延年益寿,呼吁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居住室外环境建设,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Instrumentation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is not by itself sufficient to have a meaningful impact on the quality,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cities – or more broadly on urban policy and planning.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ynamics of urban life requires both an appreci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a substantive engagement with communities across neighborhoods. The “Smart City” messaging is replete with claims of the potential for sensors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to re-shape urban life, although such rhetoric ignores the practical realities and constraints of urban decision-making and the social and distributional concerns of policy outcomes. Rather, significant progress could be achieved at the neighborhood scale by focusing diverse, intensive, and persistent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n a “Quantified Community” (QC). The QC—a long-term neighborhood informatics research initiative—is a network of instrumented urban neighborhoods that collect, measure, and analyze data on phys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human behavior to provide a rich resource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neighborhoods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affect individual and social well-being. The resulting uniqu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provides a testing ground for new physical and informatics technologies, policies,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llowing for unprecedented studies i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urba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Focusing on the neighborhood scale also allows for meaningful interaction with, and participation by, the people who live, work, and play in that space and shifts the emphasis of data-driven design away from top-down routinization to a human-centric problem-solv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justification for the QC, built on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ree initial deployments in New York City, and a networked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of neighborhood labs.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讨论加强邻里规划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将促进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减少新的社会分异,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对象是90年代以来的宁波市。文章第二部分对宁波市的发展做了简要回顾,重点集中在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方面。人口统计数据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来自全国外来人口的净迁入量上,其社会政策影响在第三部分中有所分析。接下来的两部分对邻里治理的新系统,即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了评述,作者认为这种新的地方自治基础设施对于解决上述生态可持续性、社会融合以及邻里尺度上的生活质量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机会。文章最后还探讨了邻里规划者如何依循这些方法致力于地方倡导,并论及这种新方法对于规划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