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在窖泥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试验从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发酵窖池窖泥中分离纯化得到l株细菌。经菌落特征观察和镜检后,由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为Bacilluscereus/thuringiensisB(蜡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  相似文献   

2.
采用华北地区浓香型白酒企业的窖泥为实验材料,对其理化性质及微生物菌群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窖龄的增长,窖泥中的水分前五年下降较快,随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最终稳定在33%左右,而且窖壁泥的含水量小于窖底泥;窖泥的pH为5.0~7.0,且窖壁泥的pH小于窖底泥pH;窖泥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等物质随着窖龄的增长也呈增加趋势。采用高通量分析,研究窖泥样品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解析浓香型白酒不同窖龄窖泥中优势微生物和特征微生物,为人工窖泥的培养、浓香型白酒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PBS缓冲液富集窖池酒醅中的微生物菌体,研究窖池中微生物区系分布及相互关系。在分子分类水平上,运用PCR扩增技术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全序列,根据与基因数据库中相似菌群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建立系统发育树图。结果发现:当浓香型窖池中酒醅发酵60d后,窖池中心部位仅有细菌分布且主要分为4个菌群,高G C(mol)%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低G C(mol)%革兰氏阳性乳酸细菌群、梭杆菌群、革兰氏阴性紫细菌群,其中,β-紫细菌群约占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80%。  相似文献   

4.
窖泥己酸菌的分离培养与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窖己酸菌产生的己酸是浓香型大曲酒主体香成分的前体物质之一。从老窖泥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酸能力较高的己酸菌GS5,以其为亲株,通过紫外诱变(照射功率15W,照射距离30cm,时间为3min),筛选到1株产酸量提高12%的突变株GSUT3,多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其产量稳定。研究还发现GSUT3与亲株之间,GSUT3第1代与第8代之间,其生长变化规律和己酸产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5.
PCR技术对浓香型白酒糟醅细菌菌群的解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探索中国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中细菌类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通过发酵全过程跟踪取样和借助PCR扩增技术,对窖池中心糟醅样品进行了DGGE分析和16SrDNA同源性比较。研究发现,发酵初期表现出明显的微生物多样性分布,共检出Erwinoa、Kozakia、Acetobacter、Bacilllus、Staphylococcus、Lactobacillus、Granulicatella、Arthrobacter、Microbacterivm、Shewanella、Clostridium以及未分类Clostidales等11个以上的细菌分类属;随着发酵的进行,Lactobacillus属细菌成为主要优势菌,检出的有效克隆达到全部克隆的56.1%,并全部为Lac.Acetotolerans(98%)菌株。主要细菌菌群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揭示,在浓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中,Lactobacillus属细菌可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宏基因组角度对西藏地区自然发酵牦牛奶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以细菌16S rRNA的V3区和真菌的ITS区序列为扩增、测序靶点,分别获得3 051和3 396条高质量序列.研究发现,西藏自然发酵牦牛奶样品中真菌的丰度要大于细菌.在门的水平上,细菌和真菌分别由硬壁菌门(Firmicutes)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组成,而在属的水平上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分别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耐碱酵母属(Galactomyces).  相似文献   

7.
白酒脱水活性窖泥功能项目 ,是由山东轻工业学院独立承担的科技开发课题 ,于 1 998年通过山东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综合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同年 ,该项目的协作单位山东美德酿酒设备厂在中试基础上组织了产品生产 ,1 999年 6月学院以技术参股的形式与新加坡乐亨实业集团合资组建中外合资企业———济南久利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脱水活性窖泥功能菌。白酒脱水活性窖泥功能菌 ,是在对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态理论的研究基础上 ,确定了重点影响浓香型白酒质量的多种窖泥功能微生物细胞进行保活脱水 …  相似文献   

8.
浓香型白酒的窖泥中含有大量的对酒的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菌,如己酸菌、丙酸菌、丁酸菌、乳酸菌等。其中己酸菌产生己酸与酒中的乙醇形成的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与一定量的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等共同组成复合香气。对从成熟窖泥里分离纯化己酸菌、丙酸菌和丁酸菌进行了16S r DNA鉴定,然后将纯种的己酸菌、丙酸菌、丁酸菌与富集复合液进行正交试验,以不同比例的纯种己酸菌、丙酸菌、丁酸菌与混合液进行L9(3^3)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配比。当配比为己酸菌液25%、丙酸菌液25%、丁酸菌液15%、复合液45%时,己酸产量最高,为4.021g/L,将己酸的产量增加了近一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整个发酵过程中的浓香型白酒酒醅进行分层取样,分别取上层、中层和下层酒醅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在整个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α-多样性、群落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明显,在发酵前20 d,群落物种丰度呈上升趋势,20 d之后开始下降,整个过程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魏斯...  相似文献   

10.
筛选到一株高效生产多糖的YX菌,油田先导试验证明该菌可以用于微生物调剖提高原油采收率(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经16SrDNA分析鉴定,YX菌属于肠内杆菌属(Enterobacter.),为跟踪监测其动态信息,构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重组质粒pET-30a(+)-EGFP,利用CaCl2法将其转化至YX菌,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重组YX(GFP)工程菌的绿色荧光.结果表明YX菌可以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用于微生物采油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上海某地铁换乘枢纽基坑群的工程地质资料,使用Midas/gts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基于修正剑桥模型的基坑群三维模型,对基坑群不同开挖顺序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相应的地表沉降规律,并与单坑开挖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相比单坑开挖的情况,基坑群三种开挖方式除在基坑群短边地下墙处使地表沉降有所降低之外,大部分范围内地表沉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软土地区基坑群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赤泥与糖蜜酒精废液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碱性赤泥与酸性废液中的酸碱中和,掺入蔗渣、混合菌、白糖、新鲜牛粪,在低于60℃条件下进行发酵而制备土壤,减少土壤板结,降低有害元素的含量。探讨了赤泥与废液按不同质量比混合掺杂发酵制备土壤、堆体发酵程度对降低有害元素的影响、覆盖薄膜对发酵堆体发酵的影响、检验植物的生长等。结果表明:按m(赤泥):m(废液)=4:6进行混合均匀发酵,混合堆体的pH值在7.3-7.5,堆体的发酵程度高,能增加松散程度;控制温度低于60℃时,覆盖薄膜对发酵有利。松散程度较高的发酵体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浓香型白酒的出酒率,使用圆盘制曲机作为浓香型白酒糖化发酵剂圆盘散曲的制作场地,从含有白癣土泥与不含有白癣土泥两种角度,分析浓香型白酒糖化发酵剂圆盘散曲的生产条件。分析结果显示:白癣土泥对散曲的生产条件几乎不产生影响,对浓香型白酒糖化发酵剂圆盘散曲品质无显著影响,在白癣土泥使用量小于5%时,散曲品质几乎不受影响,理化指标符合一级标准,圆盘制曲装置制作的散曲理化指标高于一级。无论是否使用白癣土泥制曲,所得散曲均满足白酒糖化发酵剂圆盘散曲的应用标准。对比圆盘散曲发酵与传统大酒饼发酵得出,圆盘散曲发酵方法的堆积时间短,细菌数量少,出酒率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由于腐蚀凹坑尺寸差异引起的干涉效应对凹坑周围应力的影响和预测腐蚀疲劳寿命,采用ANSYS分析和计算不同中心距和深度的腐蚀凹坑在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其疲劳寿命。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值随着凹坑深度而增加,但疲劳循环次数却下降,当凹坑深度与器壁厚度大于1/3时其最大应力增长幅度较大;当两凹坑在相切且凹坑深度大于4 mm时干涉效应最显著,应力集中现象更为严重,其疲劳循环次数急剧减少;当相邻两凹坑不相交时干涉效应不明显,相邻两凹坑的最大应力分布及疲劳循环次数均与单凹坑时相近,即两凹坑之间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Bubble collecting, bubble holding and micro-bubble ejec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it struc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cavitation bubb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rosion pit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high-speed photography experiments. Pits tend to collect and hold wandering cavitation bubbles. The air holding phenomenon of pits can be a destination of the incubation period in the process of cavitation erosion. The holding bubble tends to eject micro-bubbles from the top of holding cavitation bubble, making the pit a source of nuclei. With bubbles being held in pits, the diameters of pits increase rapidly. But in the given experiment condition, there is a specific stable value beyond which the diameter of pits will not increase. This characteristic will be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the cavitation erosion proces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Grant No. 2007CB714105)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50539060)  相似文献   

16.
鉴于土体含水量对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重要影响,结合实际基坑工程,首先利用三轴试验,测得土体在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物理力学参数.而后,应用PLAXI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含水量对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特性与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针对5种白酒窖泥总DNA提取方法(预处理+DNA提取液+SDS法,改进的化学裂解法,CTAB+ SDS+反复冻融,SDS细胞裂解法,玻璃珠+CTAB+溶菌酶法),探索适合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5.8S rDNA的PCR扩增的窖泥总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玻璃珠+CTAB+溶菌酶法和化学裂解法提取DNA无明显降解、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5.8S rDNA的PCR扩增.  相似文献   

18.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and fractal theory were employed to study the corrosion behaviors and pit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orroded surfaces of 304 stainless steel exposed in FeCl3 solution. Fractal features of pits distribution over the corroded surfaces were observed and described by the fractal dimension. A 5-8-2 back-propagation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the diagnoses of the pitting corrosion rate and pits deepness of 304 stainless steel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as developed by consider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 as a key parameter for describing the pitting corrosion characteristics.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well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pitting corrosion rate and pit deepness. The max relative errors between their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data are 6.69% and 4.6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