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内障术后,眼的屈光系统产生很大变化。屈光力量减弱,同时术后导致不同程度的手术性角膜散光、视力极低。为使患者视力能得到最佳矫正,除给予与晶体相适应的球镜外,还必须重视角膜散光的矫正。现将我科1993年1月—1997年12月白内障术后患者178例验光配镜矫正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式隐形眼镜(RGP)对延缓近视发展及矫正散光的效果。方法实验组43例戴RGP,对照组45名戴框架眼镜,年龄为12~16岁,观察二年近视发展和散光的矫正。结果:RGP组近视平均年增加0.29D,相对配戴框架组近视平均年增加0.71D,两者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散光病例中,角膜散光均无增长趋势。结论RGP可用于减缓青少年学生的近视发展和矫正角膜散光。  相似文献   

3.
球面软镜矫正角膜性散光的效果取决于形成的泪液透镜的情况和散光眼形成的最小弥散圈大小。矫正效果还与患者对视力的期望心理和耐受程度有关。在实际验配中,应根据散光的类型正确选择镜片,才能使矫正视力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屈光不正的一种,散光对视觉的干扰作用尤其严重,患者常感有视力下降、视觉疲劳和视物变形等各种症状。从发病率来讲,低于0.50D的散光我们认为是生理性散光,一般无需矫正,这种类型的散光约占散光眼患病率的23%左右,而剩余人群实际上都是需要对散光进行矫正的。传统矫正散光的方法是配戴框架眼镜,大多数散光患者采用此种办法都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但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于角膜接触镜的需求上升,如何用角膜接触镜更好地矫正散光则成为了广大从业人员常常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亲水性角膜接触镜(以下简称软镜)由于透氧性能好、柔软并直接附着于角膜表面,因而与角膜形成一完整的屈光系统,病人配戴后舒适,视物不变形已被广泛用于矫正屈光不正。但又因其亲水性强柔软而影响散光眼的视力矫正效果。经过观察认为—1.5D度以上的散光矫正视力效果较差。我院自1988年开始了软镜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近视合并散光的患者,临床上除了使用框架眼镜外,正越来越多地使用隐形眼镜进行矫正,包括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软性散光角膜接触镜(toric soft contact lens)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相似文献   

7.
散光眼属屈光不正临床之一,其中轻度生理性角膜散光在临床验光中占40%左右,中度散光眼10%左右,高度散光眼在临床见的不是太多。其中大多数散光眼均属规则性散光,可用散光镜片进行矫正,散光眼的矫正以消除视力疲劳,提高视力为主要原则,通过适度合理的矫正,既能提高患者的视力,又能增加戴镜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8.
细说散光     
什么是散光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状况,与角膜的弧度有关。人类的眼睛并不是完美的,有些人眼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区域则较扁平。造成散光的原因,就是由于角膜上的这些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这样,光线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轻度散光不影响视力,一般不用处理。但中高度散光可引起弱视,需要进行屈光矫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美国Euclid Boston EqualensⅡ角膜塑形镜片在矫正期结束时的裸眼视力、近视和近视散光的降度、E值与降度的关系。矫正期是指首次戴镜日至戴镜3个月(部分特殊矫正者的矫正期会适当延长)。在矫正期内,验配机构要负责观察、评估、保证戴镜者眼部健康以及力求达到最佳矫正效果。结论:低中度近视患者戴片3个月后,绝大多数可以获得良好的塑形视力,即可以达到白天不用佩戴眼镜;在角膜塑形术中,地形图E值的高低对近视及散光的矫正效果无明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美国Euclid Boston Equalens II角膜塑形镜片在矫正期结束时的裸眼视力、近视和近视散光的降度、E值与降度的关系.矫正期是指首次戴镜日至戴镜3个月(部分特殊矫正者的矫正期会适当延长).在矫正期内,验配机构要负责观察、评估、保证戴镜者眼部健康以及力求达到最佳矫正效果.结论:低中度近视患者戴片3个月后,绝大多数可以获得良好的塑形视力,即可以达到白天不用佩戴眼镜;在角膜塑形术中,地形图E值的高低对近视及散光的矫正效果无明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硬性双环曲面接触镜的设计1.1形态概述已知硬性接触镜的后表面制作成与角膜前表面形态相近的环曲面,可以利用二者嵌合使镜片稳定附着,并矫正角膜性散光,但由于二者折射率的差异,充分嵌合后会发生指数性散光。为了避免指数性散光带来的屈光误差,硬性后环曲面接触镜只能降低柱镜焦度,与角膜取不全性嵌合。若是配  相似文献   

12.
散光是单眼屈光不正的常见状态,按照其生理类型可以分为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散光眼的形成多数是因为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所引起的屈光力的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及屈光力的测量可以通过角膜曲率仪进行。本文就人眼和镜片的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的差异、角膜曲率仪中散光的记录与处方的差异以及角膜性散光的表面形状等3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所谓散光,即眼睛光学系统的屈光面不是正常的球面,导致屈光系统的两条子午线或多条子午线屈光力量不同,因而从无限远来的平行光线入眼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以至引起视力下降、视力疲劳、头痛、神经衰弱等症状。矫正散光的方法有: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角膜矫形法及手术治疗等。这里我们谈谈隐形眼镜矫正散光的设计原理及验配。 二、球面隐形眼镜矫正散光 1、原理 利用泪液透镜。泪液透镜的形成是由于隐形眼镜和角膜之间的泪液所产生的光学系统,可矫正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术后无论手术效果如何,验光配镜都是必需的。这是因为:1.手术可能导致角膜的曲率发生改变,引起角膜源性散光。2.植入的人工晶体可能会发生偏心和倾斜,引起晶体源性散光。3.人工晶体的度数是通过计算或A超测量来确定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4.如果术后远视力达到或接近1.0,就会有视近困难如果术后呈现近视状态,又会视远不清;如果术后呈现远视状态,不仅视远视近不清,还会在强光下感到分外的刺眼。  相似文献   

15.
多数屈光不正眼或多或少伴发一定量的散光,框架眼镜采用球柱面光学透镜进行矫正,球面接触镜则利用镜片下的泪液透镜进行矫正或部分矫正。根据屈光矫正的原则,矫正眼在戴镜后理应获得最佳的视敏度,于是有了环曲面接触镜的问世,柱面或球柱面角膜接触镜称为环曲面接触镜。  相似文献   

16.
1硬性后环曲面接触镜的设计1.1形态概述从屈光处方和曲率处方分析,散光眼的屈光性散光主要为角膜性散光,硬性接触镜的后表面光学区参照屈光处方设计为球柱面形态,用于矫正配戴眼的屈光不正,旁中心区设计为较平的球面或环曲面,与非球面形的同区角膜前表面相适应。镜片前表面光学区为球面,旁中心区采用削薄缩径设计,以减轻镜片的重量和厚度。镜片一般不制作棱镜和  相似文献   

17.
眼睛的散光分为规则性散光不规则性散光。通过戴框架眼镜以得到矫正的散光称之为规则性光。通过戴框架眼镜不能矫的散之为不规则性散光。轻度的角膜散光一般可通过戴隐形眼镜也能使视力达到正常。现就规则性散光与眼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100例(164只眼)近视性散光患者进行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对随诊6个月的患者进行观察,按术前散光度分为A(散光0.25—0.75D),B(散光1.00-2.00D)及C(散光2.25-3.50D)三组。对手术前、后散光的变化进行比较。A.B.C三组术前散光分别为-0.672±0.62D,-1.41±1.21D,-2.57±2.31D,术后6个月时残留散光分别为-0.16±0.27D,-0.98±0.56D和-1.97±0.25D,而术后残留散光轴向与术前散光轴向之间的夹角分别为8.28°±7.48,6.85°±6.25和6.36°±8.11结果PRK治疗低度散光效果明显,但在中高度散光组有一定的回退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散光眼?当眼球各经线的屈光度不同,以致各方向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角膜、虹膜、房水、晶体、玻璃体)的屈光间质屈折后,不能集合在同一点上的屈光不正为散光眼。 散光眼常见有1.单纯性散光,2.复性散光,3.混合性散光,4.不规则散光。 1.单纯性散光:眼球两条子午线,一条外界光线经过屈光间质,折射后能够集合于视网膜上;另一条外界  相似文献   

20.
人眼散光是由于眼睛屈光系统的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度不一致所引起的。包括角膜散光和晶体散光,但最主要的还是角膜散光。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有不少屈光患者确实存在着散光。但试镜时,我们给其配上散光片,患者却诉视标变形了,或走路时地面有倾斜或高低不平的感觉,以至于无法按验光度配戴,这到底是由何原因造成的呢?首先,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眼睛放大率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眼戴上眼镜时,在视网膜上所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