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针对工业锅炉设计或优化过程中,具有参数化特征的水管系统图及一些零部件的绘制由于进行方案对比优选的需要而常常出现反复的现象,开发出工业锅炉CAD系统IBCS,把利用AutoLISP语言实现的面向方案的参数化技术引入工业锅炉水管系统图和其它锅炉零部件的绘制过程中,实现了钾能化与自动化绘图,为实现工业锅炉技术与计算机智能绘图技术的结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29 MW锅炉利用工业锅炉CAD系统进行了设计,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为实现锅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工业锅炉CAD软件能提高设计效率,能对锅炉方案进行优选对比以更好地体现所设计锅炉的特色,并能使计算与绘图有机地融为一体,为锅炉设计实现技术上的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智能化变电所一次回路CAD系统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佳  冯林桥 《广东电力》2006,19(4):40-44
针对目前多数电力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软件仅仅具有辅助绘图功能,而缺少辅助设计功能的情况,开发了采用专家系统支持的智能化技术的变电所一次回路CAD系统软件,将各种计算、设计、绘图规则编成知识条文写入计算模块和规则库中,采用数组、结构体、集合类和数据库组织管理数据,利用ActiveX技术二次开发AutoCAD,最终实现变电所一次回路的智能设计与自动绘图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对CAD技术发展的影响、现代CAD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在电器中的应用。现代CAD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其主要发展方向是使现代设计实现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由此引出并行设计、协同设计和虚拟设计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对CAD技术发展的影响,现代CAD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在电器中的应用,现代CAD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其主要发展方向是使现代设计实现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由此引出并行设计,协同设计和虚拟设计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6.
将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CAD技术、三维造型技术、工程分析技术、优化技术等现代设计技术集于一体,开发了继电器产品的集成式智能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可根据用户要求,完成产品的概念设计、结构设计、特性分析、电磁场分析计算和结构优化等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任务,并对设计方案给予综合评价。着重研究了用于描述继电器总体结构和零部件已知结构的知识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真正应用到设计中去是用户技术需求提高的体现,是关系企业能否提高工作效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北京博超世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将世界先进的CAD技术与中国工程设计规程规范及产品相结合,在国内第一个将WINDOWS技术应用于工程CAD软件的开发,率先提出智能化专家设计系统的思想,并付诸实践。软件技术的高水准和工程设计的实用性紧密结合,使之成为目前国内工程设计软件界的著名品牌。 对于企业和产品技术的发展等问题,博超公司总经理林飞先生在百忙中接受了本刊记者李海军的采访。  相似文献   

8.
采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6.0和通用绘图软件Auto CAD以及Access数据库作为开发工具,研究并开发了面向对象的供配电图示化智能CAD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的供配电计算模块,实现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变压器容量选择与计算等功能,并利用Access数据库技术建立设备信息输入、查询和设备选择模块,实现变电站、主变压器、负荷信息、断路器、隔离开关和导线等设备的快速查询和选择。  相似文献   

9.
结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分析了西部城市建筑智能化的特点和发展前景。提出西部城市建筑智能化发展应针对自身特点,开发建筑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以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低压电器可靠性技术,低压电器智能化技术与可通信技术。低压电器CAD技术、低压电器测试技术、低压电器电磁兼容技术等方面的当前低压电器若干新技术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结合规则推理和实例推理推理模型,提出针对锅炉设计的模糊评估算法,经过模型与算法的结合,可有效实现锅炉的智能化设计。通过对设计过程的详细描述,给出了锅炉参数化设计中相关参数定义及要求,理论上论证了该模糊评估算法与推理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设计方案的提出和应用,为锅炉的智能化设计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可行的思路。结合现场锅炉设计案例,成功实现了锅炉的智能设计,证明了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结合实例还给出了每个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必要的设计前提。结论揭示了该研究对于锅炉CAD智能化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国产210 MW CFB锅炉的研制及330 MW CFB锅炉的技术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总结国产10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设计制造与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210MW CFB锅炉。较详细地介绍了该炉型的特点及关键部件的设计情况,开发了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并提出了复合炉型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即在炉内布置适量的层式过热器,其余部分受热面布置在分流回灰换热器内。该锅炉研制和投运后运行性能良好。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国产330MW CFB锅炉技术开发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电力建设部门锅炉施工组织设计缺乏先进设计手段的现状 ,开发了计算机辅助锅炉施工组织设计应用软件 BCOCADS。 BCOCADS可提高设计质量 ,缩短设计周期 ,是电站锅炉施工组织设计的有效设计工具。文中给出了计算机辅助锅炉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思想和开发过程 ,制定了机具选配与布置、锅炉受热面的组件划分以及锅炉大件吊装顺序的 CAD技术方案 ,并建立了可存储有关锅炉施工组织设计数据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及其耐火材料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目前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清洁煤燃烧技术,成为燃煤锅炉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技术的成熟,容量不断增加,已经从工业锅炉、中小容量电站锅炉发展到大型电站锅炉。已经成功投运若干台200~300 MW,比较可靠的设计已经达到600 MW。其运行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耐火材料的稳定性。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现状、我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概况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面向对象的输电线路钢管杆CAD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孟 《电力建设》2005,26(4):71-0
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以VB为设计平台,开发出“输电线路钢管杆CAD系统STPCAD1. 0”。利用该CAD系统软件,可以轻松地完成钢管杆在反复试算设计中的烦琐劳动,满足输电线路对杆塔的复杂要求。根据钢管杆制造工艺的不同,可扩充该系统的设计功能,实现钢管杆结构的智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傅维标 《电站系统工程》1994,10(5):15-20,26
本文分析了W型火焰炉及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下文简称“四角燃烧炉”)燃用无烟煤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通过22年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了“大速差射流型双通道通用煤粉主燃烧器”及卫燃带敷设的新方法,从而克服了四角燃烧无烟煤锅炉的弱点。经过对我国最难燃的无烟煤—福建加福无烟煤(Vdaf=3%~5%)在福建永安火电厂410t/h锅炉中的工业性考核及焦作电厂670t/h锅炉燃用晋东南无烟煤(Vdaf=6%~10%)的工业性考核后得出结论;利用我们发明的技术,四角燃烧炉与W型火焰炉一样能脱油稳定地、低负荷地燃烧无烟煤,这样,突破了国际上普遍认为的:当Vdaf<13%时,只能用W型火焰炉而不能用四角燃烧炉的禁区。哈尔滨锅炉厂已决定将该燃烧器作为大型四角燃烧无烟煤锅炉的定型设计,首台大型(300MW)四角燃烧炉将在中国诞生,这将是一个创举,从此将结束只能用W型火焰沪才能烧无烟煤的局面。由于四角燃烧炉具有比W型火焰炉的价格便宜,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将显示出其优势。  相似文献   

17.
电站锅炉受热面的超温与否,关系到锅炉运行的安全和锅炉的寿命。实现对锅炉壁温的实时监测是火电厂的迫切要求。通过工业组态软件设计开发了锅炉壁温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锅炉壁温的数据采集、实时监测、报警统计等功能,通过引入置信度实现了对壁温超温程度的量化。系统设计结构紧凑,使用灵活且操作界面友好,投入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开展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的工程示范过程中,建立了整套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发明了系列的关键部件创新结构,研制了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发了成套辅机、仿真、控制和安装调试技术,完成了世界首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示范工程的系统集成,创建了安全运行技术体系.进而研发推广了35...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现有供配电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变配电所二次设计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图示化变配电所二次智能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构筑出该应用系统的结构模型。运用先进的面向对象、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处理和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一个集变配电所二次方案设计、图形处理、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和二次设备选型等功能于一体的较完整的智能CAD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