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浅油层探井的实际资料为基础,结合地应力理论,分析论下了浅油层的裂缝形态特征,作出了实测破裂压力梯工与深度的关系曲线及数理分析结果。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射孔位置应在含油性好,物性相对较好的部位进行,且压裂前必须洗井;高粘液坐封可以提高压裂成功率;采用低排量造缝,大排量加砂及一层多缝工艺可提高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高浅北区的油藏特点,对交联体系开展了针对性的性能评价。现场应用表明,交联聚合物调驱在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同时,能有效抑制边底水的突进,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高闭合应力致密储层是指井深大于3 500 m,闭合应力梯度大于0.02 MPa/m,且由于储层物性差、杨氏模量高、泊松比高,导致地层破裂压力高而难以压开的储层,主要包括西北缘二叠系、车排子凸起侏罗系和白垩系及部分高温超深风险探井钻遇的储层。目前对此类储层改造的重点与难点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①施工风险大、技术选择余地小;②施工易砂堵;③对压裂材料的性能要求高;④微裂缝发育,压裂液滤失严重;⑤设备故障率较高。通过现场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以降低井口施工压力技术为核心,支撑剂组合优化技术与施工参数优化技术相结合的高闭合应力致密储层改造技术体系,加重压裂液密度最高达1.365 g/m3,突破了技术瓶颈,使高闭合应力致密储层探井压裂成功率由常规方法的50%提高至100%。  相似文献   

4.
乌尔禾油田乌16井区油藏具有低温、水敏性强、原油粘度高、成岩作用差、胶结疏松、水力裂缝形态不确定等不利于压裂改造与增产的问题,限制了储量的高效动用。针对这些难题开展了压裂技术攻关并形成了自生热清洁压裂液技术和大粒径支撑剂尾追高导流技术。这些技术在乌尔禾油田W8705井进行了先导性压裂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压裂试验共加砂62.0m3,最高砂液比40%,平均砂液比23.2%,压后平均日产液9.7m3,日产油8.2m3。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多年的开发,高浅北区油藏高含水、高递减、低采出程度、低采收率,现有的开发井网和开发方式不能满足开发形势好转的需要。为此,在水平井开发适应性和剩余油潜力分类评价基础上,针对各种潜力类型分别开展了油层厚度、水平井位置、水平段长度等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论证和开发调整部署,方案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完善了边底水驱油藏水平井二次开发技术,对相似类型油藏二次开发调整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常规稠油油藏地层胶结疏松,原油黏度大,流动性差,生产过程中易造成油井出砂和边、底水突进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常规稠油油藏的开采速度和开发水平。针对高浅北区常规稠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精细油藏描述和油藏动态分析等一系列综合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依靠加密调整提高平面储量动用程度,利用边水调剖技术抑制边、底水突进,利用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技术提高常规稠油油藏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开发调整思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冷湖地区下侏罗统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岩矿测试分析与镜下鉴定等资料为依据,详细地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地区下侏罗统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类型、粘土矿物分布特征、成岩作用阶段等特征。认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充填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是各种溶解作用及破裂作用,它们是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区碎屑岩中自生矿物的分布与形成顺序、泥质岩中粘土矿物组合与混层比、有机质热成熟指标Ro值和孢粉颜色及其热变指数等分析资料,结合岩石结构及孔隙类型,认为研究区下侏罗统碎屑岩成岩作用程度强烈,已经进入晚成岩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侏罗系是重要的勘探层位之一,是否具备成藏条件是影响其勘探进程的关键因素。以区域地质研究为基础,从烃源岩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以及油气运移特征5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其成藏条件。认为侏罗系有机质丰度高、烃源岩分布稳定;断裂发育、对油气运移及封堵起关键性作用;储层较发育。以原生孔隙为主;同时该区具有多套储盖组合。具备成藏条件。并在上述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有利储层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
吉林油田新立、新北地区黑帝庙油层平均埋藏深度300~450m,孔隙度为25%~35%,渗透率一般为(70~500)×10-3μm2,属于典型的浅埋高孔高渗油气藏,固相堵塞损害严重,影响了勘探开发效益.通过对储层岩心分析,运用理想充填理论和敏感性预测方法,优化暂堵技术,形成了理想充填油层保护技术,岩心渗透率恢复值达到85%以上.现场应用测试表皮系数为0.402,很好地解决了浅埋高孔渗黑帝庙油藏保护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地震反演技术在浅层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以油藏描述理论为指导,应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准确地描述储层分布状态和油藏储量规模,利用描述油藏技术(RM)软件,对油藏范围内高信噪比地震资料进行构造精确解释、三维地震体反演,将振幅型地震数据体转换成波阻抗型数据体并计算地震属性,建立地震属性与测井物性的函数关系,并针对濮83块沙二上水下滑塌扇储层的沉积特点,完成储集体物性和厚度图的制作,为东濮凹陷的岩性油藏勘探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羌塘盆地侏罗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野外露头资料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毛细管压力曲线等手段,对羌塘盆地侏罗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岩石学、孔渗性及孔隙结构等特征作了详细研究。岩石类型主要为颗粒灰岩,包括内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和生屑灰岩。储集空间包括孔隙和裂缝两种,孔隙主要为次生溶孔,裂缝为构造缝和溶蚀缝。孔隙的微观结构较差,基本上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储集层。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导致储集层孔隙结构变差的主要因素,后期的溶解作用对储集层物性有一定的改善。构造作用使得岩石中裂隙发育,提高了岩石孔渗性,极大地改善了岩石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以水驱流向改变剂为主的深部复合调剖封堵大孔道技术研究,对水驱流向改变剂的机理、性能特点、现场应用及效果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扩大陇东侏罗系油藏调剖堵水和三叠系油藏堵裂缝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西藏羌塘盆地双湖托纳木地区地处羌北坳陷与中央隆起带毗连地带, 广泛发育上侏罗统雪山组沉积, 其岩石地层垂向上由3个沉积组合构成, 总体显示为一个向上变粗的充填序列。雪山组一段发育三角洲相, 二段发育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包括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两个亚相, 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 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天然堤和分流河道, 冲积扇相包括外扇和中扇两个亚相。储集层分析表明, 上侏罗统雪山组二段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性能较佳, 可达中等水平, 其次为雪山组一段碎屑岩, 为中等偏差储集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陕北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低孔、低渗、非均质的特性,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施工实践.研究出适于陕北下古生界储层的酸压前置液和胶凝酸主体配方体系。该体系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压后残液快速返排,减少对地层的伤害。3口井的现场试验均采用多级注入酸压+闭合酸化工艺技术,实践证明其施工工艺是可行的;最后对陕北富县探区今后的酸压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对侏罗系主力储集层的综合评价,指出不同层位在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储集性能。总体上讲,三工河组储层整体较优,发育Ⅱ类和Ⅲ类储层,西山窑组储层较差,发育Ⅱ类和Ⅳ类储层,八道湾组储层最差,发育Ⅳ类和Ⅴ类储层;陆西、中拐地区发育好储集层(Ⅰ类和Ⅱ类储层),五彩湾和阜东斜坡地区储集层性能较差(Ⅲ类和Ⅳ类储层),莫北地区储集层性能最差(Ⅳ类和Ⅴ类储层)。  相似文献   

16.
从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研究入手,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三个泉凸起西部侏罗系沉积的影响后指出,燕山运动晚期三个泉凸起进一步抬升,使上侏罗统乃至下白垩统下部在凸起和断裂带南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而断裂北部下降盘仍保留部分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三个泉凸起西部油藏与中、东部油藏具有不同成藏条件,其油源来自于玛湖凹陷和盆1井西凹陷,油气沿夏盐凸起阶梯状断裂与不整合面运移成藏;陆151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集层直接与断层上升盘陆12井区西山窑组油藏呈断层面接触而接受油气,属于构造岩性控制的小型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