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供热二次管网在实际运行中普遍存在着水力失调问题,如何通过科学调控和管理,消除供热二次网用户间存在的热力水平失调和垂直失调现象,实现按需供热、经济供热、合理供热目的,达到节能减排与用热需求的平衡。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设计、选型、安装、运行、监控等各环节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通过热网监控平台采集实际运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某市实际热网改造项目为例,根据实际运行现状,提出该市热网平衡自控及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全面水力计算基础上,对水力失调工况进行理论分析,确定管网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增置选型合理的调节阀和分布式变频泵,采用全网平衡控制方法解决各热力站间流量分配不均问题。在均匀供热基础上,优化调节方法,对理论调度曲线进行修正,拟合不同室外温度下水温、流量运行调节曲线,有效指导热网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北方地区既有热水供热管网系统运行成本电耗高,开展既有热水供热循环动力系统节能改造研究工作,通过调查北方某地区供热企业管网运行现状和动力设备关键指标参数,对供热管网系统普遍存在设备选型大运行管理不合理热网调节能力差及流量分配不均匀等问题进行诊断与梳理,总结分析供热管网系统节能的潜力并提出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镇民用供热系统,存在逐年改造与扩建的情况,热网结构、水力工况频繁改变,热网运行方式需要作对应调整,通过对供热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计算,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内模拟与推演物理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减少试错代价,并能快速获取热网优化的解列方式,指导热网的稳定运行。针对三河新源供热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系统,在采暖季开始前,使用仿真软件对热网进行机理建模,并设定解列目标,选取供热系统多种运行解列方式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仿真软件计算结果,可以指导运行人员快速选出最优解列方案投入运行。经过采暖季的运行实践证明,通过仿真软件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相符,仿真计算的方式能显著提升热网运行的灵活性、均衡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建设智慧蒸汽供热系统是解决我国南方蒸汽热网高效低碳运行、合理扩建改造难题的有效手段。介绍了智慧蒸汽供热系统的技术方案,建立的智慧蒸汽供热系统主要包含热网建模仿真、运行调度优化决策、负荷预测、安全预警、网损检测及管控等技术模块。基于智慧蒸汽供热系统在合肥热电集团的典型应用案例,阐释了智慧蒸汽供热系统通过热网饱和点位分析、用户综合分析评估、热网网损分析、管网优化运行分析和历史数据分析功能指导园区蒸汽供热系统运行的方式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旨在于论述热网水力平衡分析软件(Flowra32)在热网设计、改造、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软件从芬兰引进,有如下优点:第一:可以对一次供热管网或二次供热管网进行整体或局部管径校核,以判断管网设计是否合理,为后续详细工况分析奠定基础;第二:可以对热网实际运行工况进行模拟分析,以直观、全面地掌握热网中每个节点、每根管道的运行状态;第三:可以制定热网运行调节方案,以确定不同室外温度对应的热源的出力情况;第四:可以制定热网改造方案,以满足集中供热日益膨胀的需求;第五:可以模拟多热源联网运行工况。以上所述均可以通过详细计算报告、水压图、热网参数分布图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该软件区别于一般的计算软件,是国内其他类似计算软件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在合理预测远期2020年热负荷的前提下,结合东海拉尔电厂扩建350MW机组投产后的热源布局,合理规划远期2020年热网,做到一次规划,逐年实施,指导热网建设,满足热负荷逐年发展的供热要求。同时,满足热网运行安全,降低供热能耗。  相似文献   

8.
赵广忠 《山西建筑》2011,37(9):130-131
针对阳泉市市区供热运行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该地区热源供热能力和供热运行调度原则,分别介绍了热源、热网运行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对热网的启动和停用方案进行了阐述,时其他类似供热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有机结合了热电联产、多热源联网等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的供热方式,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可靠、舒适的供热服务保障。随着城市发展,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规模逐渐增大,供热管网日益复杂,热源供热形式多样,在热网实际调度运行过程中产生了更多运行模式和其他新问题。由于热源多、管网布局复杂,在实际供热调度运行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热电联产的作用,更好地通过热网调控实现降低热网能耗,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调度运行过程中,关键是解决在不同室外气候条件下如何将热源的热量通过错综复杂的管网快捷、准确地输送到每个用户。由于影响"热量输送"的因素众多,本文将浅析热网调度运行中的一些热量分配、能耗调控等调度管理方式,同时阐述目前大型城市热网调度运行管理中需要强化的热网调控问题(例如供热延时性)。使大型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能够利用好现有的科技手段和大数据积累,更加精细化地实现热网调度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分布式变频供热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水力计算软件对实际水力工况进行模拟,对热源运行参数重新调整、换热站分布泵重新选型,同时对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热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热网供热质量的提高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热网供热质量的提高措施李进全,李绍新(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邯郫056038)1前言供热质量的好坏是与诸多因素相关联,如设计、施工和运行调节维护等。本文就开滦矿务局钱家营煤矿在工业广场热网工程改造中,如何减少供热损失,合理分配流量,使供热效果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裴芳  董卫平 《区域供热》2012,(3):38-43,56
在供热系统中,实时监控掌握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调节锅炉房的生产能力,及时发现热网各部分的异常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准确合理的能耗统计与分析,全面掌握能源消耗现状,是摸清热网运行效率状况.进行热网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与行业内的各项能耗限额及先进值的比较可以有针对性的挖掘出本公司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方向,分析总结出有效的节能空间。 能够完成以上多种需求的热网监控及能耗分析系统在供热系统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进行了热网内锅炉房、换热站各项能耗参数数据的统计及能耗分析,意在对热网监控系统的各项功用进行介绍,对供热企业的能耗分析方法进行探索,并希望通过大量数据的积累,能分析总结节能空间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采暖期里,为了维持采暖建筑物的室内温度达到设计标准,就必须对热网进行调节。运行热网调节的基本任务是:随着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改变热网的供热参数,根据采暖设计规范的要求,使热网的供热量,等于散热器的放热量,等于采暖建筑物的热损失。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能源。 调温曲线就是实现热网调节任务的供水、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14.
赵爱梅 《山西建筑》2006,32(5):184-18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解决供热站的循环水泵设计选型扬程高、供热负荷不足,耗能高的方法,阐述了叶轮切削处理以及热网运行调节两项节能措施,从而提高生产运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热网质量并调运行方式的实现进行了阐述,强调了质、量并调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将以往供热系统多年来一直采用的质调节,通过水泵的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质调节与量调节同时进行.采用这种调节方式能够很好地节省水泵的电能,本文对其节能效果进行了剖析,并在供热系统运行方式的使用上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系统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管网失水的控制、热网水力调节、热网监控与热计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某供热区域以热电联产机组为基本热源、以燃气锅炉房为调峰热源。本文为以该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搜集其电联产机组、燃气锅炉房和供热管网运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负荷波动情况,确定蓄热罐系统建设规模。结合本工程用地情况,对蓄热罐系统进行了选型计算。根据热网运行情况,制定了蓄热罐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最后,对本蓄热罐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认定本工程在经济与社会效益上都是可行的,符合国家资源规划布局及节能减排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降涛 《山西建筑》2010,36(1):202-203
对介休市汾西矿业集团洗煤厂的供热管网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改造后达到了供热要求,同时指出,对于供热设计和管网运行来说,保证热网平衡和合理选择系统循环水泵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为便于城市热网的科学管理与全方位的数据采集,通过亚控科技的组态王KingView软件完成对城市热网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实现远程监督热网运行状态、调节热网设施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记录,降低热网系统管理难度,保障热网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微机监控系统——天气驱动式专家供热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应用效果。该系统集锅炉集中控制、气候补偿和分时分区控制三项技术于一体,主要通过监测热网运行的参数变化来分析热网的运行情况,并能保证供热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从根本上改善过量供热的问题,实现了按需供热,体现了热能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北京市交管局培新街的集中供热网络中应用,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