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术,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从认知角度对隐喻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具体分析语言中的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指出隐喻产生的本质在于借用在语言层面上成形的经验对未成形的经验作系统描述,从而为有限的词语提供了表达无数观念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典型人体词"nose"的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不仅有利于揭示词义拓展的基本规律、词义拓展的认知机制,而且对于揭示认知主体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认知的角度对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和转喻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二者不仅是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也是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通过一词多义的词义网络,揭示出词义的拓展不是任意的,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拓展过程中是相互交织的,进一步证实语言不是自治的、封闭的系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索绪尔的语言"任意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在比喻范畴中的类典型性(prototypicality)、隐喻概念与隐 喻表达式之间的概念与概念因子关系以及概念隐喻的"喻体"和"本体"中所涉及的诸概念之间 的蕴涵关系。语言使用中充满了隐喻,其原因是人们能通过隐喻或其它语言手段来解决在表 达和理解某种概念时遇到困难。从人类认知的意义上讲,隐喻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具有形体特 征的身体经验,帮助人们托此于彼,进行思维和理解活动。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还是反映语言与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一种认知机制,本文分析隐喻的概念化过程,以期更好地了解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首先陈述了隐喻认知观,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次,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对委婉语进行解释,描 述了英语委婉语的意义建构与认知阐释.最后指出,从认知的视角去分析、理解和解释英语委婉语现象.  相似文献   

6.
根据有关隐喻的一种最新理论,隐喻不能单纯作为语言内部的一种修辞手段,而应把它和人类的认知过程相联系,隐喻能反映语言和人类思维、认知的关系.由于隐喻有这种共同的认知基础,不同语言文化中的隐喻自然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言修辞手段之一的隐喻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隐喻在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英语语言精华的习语也蕴含着大量的隐喻。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和英语习语教学结合起来,研究习语中的隐喻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学习者了解英语习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及交际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是修辞的一种方式,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都具有很多共通之处,然而,由于一些历史文化原因,两者又有着文化和结构上的差异。本文从认知和修辞两种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并阐述了产生异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传统隐喻观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现代隐喻观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研究已从对语言现象客观条件的真值描述转为参照主观对客观的经验以及对人们隐喻概念体系的解释.通过比较分析两种隐喻观的研究目的、方法、范围以及隐喻的内涵、分类、功能和工作机制的差异,探讨隐喻研究范式的创新,以期掌握隐喻研究的发展趋势,更好地认识隐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多义现象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采用隐喻和转喻这两种重要的认知手段对多义现象进行解释。隐喻和转喻以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为基础,互补分布,共同在语义引申中起作用,构造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名词动用是一种常见的构词手段,既体现了隐喻化的思维过程,又体现了转喻化的思维过程。将概念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结合,从隐转喻的视角研究英语动物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效果,不仅为该语言现象提供了充分的认知阐释,还为进一步探究人类思维与语言结构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隐喻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着重讨论了AT一0N—IN三个介词的概念隐喻意义,指出:意象图式是构建空间概念隐喻的路径,相似是构建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还揭示了人类躯体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习语是蕴涵丰富内涵的语言精华,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习语的研究也逐步从附属于语言外部的修辞功能向内嵌于人类思维的认知功能发展。La-koff提出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应该用语言之外的因素解释语言的内部结构,这是认知隐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英语习语中隐喻语义生成的幕后心理认知机制,认为从心理认知过程分析习语中的隐喻既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有助于对英语习语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组织篇章的重要手段,对于语篇可起到衔接和连贯的作用。基于隐喻理论,从语义层面和认知层面探讨了罗伯特·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憩》语篇连贯的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是语言交流、社会发展和传媒作用的共同结果。语言变异过程中,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们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隐喻中蕴含模因,模因通过不断复制与传播来实现语言变异。  相似文献   

16.
忽视文化与认知的关系是认知隐喻研究中存在的一大不足。分析了生活经验与隐喻映射和隐喻认知的关系以及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制约作用。认为隐喻认知的构建离不开社会文化,因此隐喻研究与文化研究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7.
英语构词隐喻与词汇学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从隐喻过程与构词过程的相互重叠可以看出隐喻的迁移途径,其隐喻化特点和认知隐喻给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法是人类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抽象,从而为语言学的认知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系统的核心思想,通过分析英美报刊英语的语法隐喻现象来揭示语法隐喻与经验重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而将隐喻认知理论引入到词汇学习中可以简化词汇学习过程、促进长时记忆、加强学生对词汇的文化理解和提高学生使用词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广告散发着强大的语言魅力,一则成功的广告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广告语中通常会采用大量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广告的成功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将概念隐喻与广告语相结合进行研究,不仅对当认知语言学发展产生意义,同时也对广告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篇中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内涵与分类、概念隐喻在广告语中的体现以及概念隐喻在英汉广告语中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