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紧凑型线路由于塔头尺寸较小,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距离不够,给带电作业造成困难。对500 k V紧凑型线路加装保护间隙的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保护间隙的结构和特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的试验和保护间隙动作后的可靠性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挂保护间隙后使紧凑型线路等无法满足最小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距离的线路能够开展带电作业;但在最小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距离能够满足要求的线路上带电作业时,可以不挂保护间隙。  相似文献   

2.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跨越通航河流时对航行船舶、航道相关建筑物等影响的不同特点,将其限制因素分为水平、垂向安全距离限制。结合电力、航运规范的具体要求,从满足通航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关于安全距离的具体规定数值。同时,从工程经验得出,由于架空输电线路的特殊性,在水平安全距离无法满足具体规定时,不会对航行造成不良影响,而垂向安全距离是影响航行安全的重点,在线路设计时应严格执行规定并留有裕度。  相似文献   

3.
运行实践中,现有架空裸线有以下一些矛盾。1.建筑物与架空裸线之间距离的安全裕度不够大城市内土地价值高,许多线路无法满足《架空线路防护规程》要求的安全距离。2.大城市中的树木绿化与架空裸线形成的“树线矛盾”是造成配电线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特别每年台风季节,一场大风可造成大量的配电线路断线事故。1988年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笔者与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员工一同来到株洲云田变电站附近,在220千伏云桂Ⅰ线1#至变电站的输电线路下,150余棵栾树约有4米高,距离上方导线的距离仅有4米左右,已远远小于220千伏电力设施5米安全距离的要求,很有可能因安全距离不足,造成输电线路通过树木连通接地,引起线路跳闸,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当地村民种植的"摇钱树"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却明目张胆地种、提出无理补偿要求,这里面深层次  相似文献   

5.
正配网线路点多面广,运行环境复杂,导线上缠绕异物、周边树木与导线安全距离不足等隐患尤为多见,特别是农村传统节日期间,频繁发生气球、广告布条悬挂于配网线路。当导线异物绝缘降低、安全距离又不足时,将造成线路相间短路,对人身和电网造成极大危害。目前,配网高低压电线杆常用的高度有8 m、10 m、12 m和15 m等,扣除埋地深度,配电导线上异物可达6~13 m左右(个别低洼地带可达17  相似文献   

6.
薛家湾供电局在同塔双回及上字形塔开展检修工作时,受塔形及导线排列方式影响,造成带作业安全距离不足,检修时需长时间停电,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为此,研制了1种带电导线助推工具,通过将带电导线向外推离,满足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在同塔双回及上字形塔上开展带电检修作业。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200 kV换流站直流场生产运行的顺利进行,避免带电体与接地体/人之间发生放电造成事故,根据直流场内各带电设备与接地设备的相对位置,归纳出直流场内可能存在管母线-墙、管母线-人、分裂母线-人、平波电抗器-栅栏、分裂母线-墙、分裂母线-栅栏这6种典型的空气放电间隙,制作1:1的实物模型模拟这些带电体和接地体以及人。采用正极性250/2 500μs操作冲击电压波对这6种典型间隙进行冲击放电试验,得到各种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曲线。与此同时,借鉴带电作业中相关规程求取各间隙在安全裕度为10%、20%、30%下的安全距离,并对安全距离进行危险率校验,建议直流场内最小安全距离为:管母线距离地面2.95 m,其端部距离墙壁1.44 m;二分裂母线距离地面3.12 m,距离侧面墙壁1.4 m;金属栅栏距离平波电抗器1.17 m。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有源配电网的安全距离与安全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了状态距离的概念,并建立了按方向和长短分类的有源配电网安全距离概念族。其次,提出了有源配电网中各类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考虑了安全距离不存在或无穷大的情况,且能求解正、反向潮流边界的安全距离。再次,提出了基于状态安全距离排序的安全分析方法,得到最危险和最安全的方向及代价最小的安全控制方案;分析结果还包括越界边界、越界点、位移以及垂向轴向越界方向、正反向越界模式等丰富信息。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文中发展完善了配电网安全距离这一重要概念,越界分析方法也丰富了现有安全分析内容。  相似文献   

9.
提出配电网安全距离的严格定义,并基于安全距离发展出新的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距离是当前状态(工作点)到安全边界的距离,是安全评价的关键数据。首先,该文规范了配电网安全距离的定义,将其分为几何安全距离(geometric security distance,GSD)和馈线安全距离(feeder security distance,FSD),并给出两者的计算公式。其次,分析了两种安全距离的物理意义:GSD能得到多个馈线负荷同时变化时的保守负荷裕度;FSD能够得到单个馈线负荷变化的精确负荷裕度。再次,该文全面分析了安全距离在安全评价中的用途,并提出了基于工作点位移的安全评价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新工作点的位移信息和原工作点的安全距离,能更方便快捷地得到新工作点的安全评价结果,适合实际运行中实时跟踪评价工作点的变化。最后,通过算例比较了GSD和FSD的计算结果以及两者在安全评价上的精度和速度。该文研究有助于对配电网安全距离的规范与深入认识,所发展的新方法使得安全距离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在线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直升机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评估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并以500kV双玉Ⅰ回直升机带电作业为例,采用AutoCAD软件对直升机带电作业的电气安全距离和物理安全距离进行了系统评估,并提出了针对不同作业方式的安全距离评估原则。  相似文献   

11.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凯  胡毅  肖宾  刘庭  刘艳  彭勇 《高电压技术》2011,37(8):1857-1861
为满足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同时为线路建成后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提供参数依据,针对紧凑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典型工况进行了1:1模拟塔窗试验,获得了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放电特性。根据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保证作业危险率〈10^-5,得到了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直线塔带电作业最小...  相似文献   

12.
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为了确定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及作业方式等技术要求,结合兰州东—平凉—乾县工程的情况,采用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带电作业典型工况下的作业间隙放电特性曲线,以及一回带电一回停电时停电回路上的感应电压和流过接地线的电流。根据计算及试验结果,提出了在海拔0~1000m、1000~2000m、2000~2800m高度下,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等电位和地电位时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进入等电位时的最小组合间隙;提出了一回带电一回停电在停电回路上作业时,应根据停电回路两端接地的情况,采用等电位方式或地电位方式。该研究结果为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保持合适的行车安全距离是无人车能够主动安全避障的前提,针对现有安全距离模型和控制理论的不足,在基于环境感知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安全距离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前车的各种运动状态和车辆加速度突变的问题;提出模糊控制理论与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的思想设计了避障系统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建立的模糊最优避障控制系统模型对所建立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安全距离模型既满足了无人车主动安全性能又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为降低交通事故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力领域施工中,检修设备需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目前安全距离的保障依赖于人员观察,由于松懈、视角受阻等原因,会出现误判,从而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损伤等事故。针对此临近电位作业距离实时测量及保障需求,基于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部件,设计了用于临近带电体作业距离测量系统。通过无线网络通信WiFi方式,解决装置处在临近带电状态下布线困难问题。此装置在南荆线1000kV特高压变电站500kV机组进行了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在临近带电体施工时能告示带电体的带电状态,并准确测量与带电体的距离参数以及实现警示动作,有效地提高了维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雷兴列  彭勇  肖宾  刘庭  刘凯  张准 《中国电力》2019,52(12):54-61
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结构与常规塔型存在较大差异,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方式以及电场防护要求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试验和仿真计算分析了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对带电作业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距离分别为6.3 m、6.5 m,比常规塔型要求分别高0.3 m、0.4 m;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可采用沿复合横担进入等电位的方式;沿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进出等电位时,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头部、肩膀区域,且比常规塔型线路情况高,带电作业过程中应对该区域加强防护。其研究成果可为交流特高压复合横担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送配电带电作业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毅  王力农  邹伟 《电力设备》2003,4(2):35-39
介绍了近年来送配电带电作业在技术理论、工器具、标准制定、作业方式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针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绝缘工具、保护间隙等关系安全作业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及作业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我国输电带电作业中缺乏安全监控及预警手段和方法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TOF技术的带电作业实时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采用TOF摄像机实时对工作人员周围的空间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工作人员附近物体的坐标信息,进一步检测工作人员与身边物体的距离信息,并且当工作人员与导线等带电体的距离超过设定值时便会触发报警系统提醒操作人员。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自动化、实时化监测,可靠地保证输电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该系统对预防或减少带电作业人员人身伤害等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胡毅  王力农  刘凯  刘庭  胡建勋  肖宾 《高电压技术》2009,35(9):2053-2058
为了验证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并为1000kV试验示范工程开展带电作业提供实践经验,在1000kV交流特高压试验基地试验线段上进行了带电作业现场应用试验。试验对1000kV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最小组合间隙、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安全防护、电位转移等技术要求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  相似文献   

19.
带电作业可有效保证±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针对±8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研究现状,分析了进出等电位方法,研究了作业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距离,确定了安全防护原则,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电场传感器的绝缘子检测方法,为±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