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以1,4-萘醌为原料,三氯化铁为催化剂,甲苯作溶剂的催化氯化制备2,3-二氯-1,4-萘醌的合成工艺.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催化剂用量0.6%(以占1,4-萘醌质量计);溶剂甲苯用量为每克1,4-萘醌15mL.产品收率达到88.4%,纯度为98.9%.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2-甲基-1-萘酚(MNL)为原料,Ti-MMM-2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用双氧水作氧化剂,合成2-甲基-1,4-萘醌(维生素K3,MNQ)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MNQ的收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3.
以奎宁和方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手性方酰胺催化剂1,研究了催化剂1对指甲花醌和β-硝基苯乙烯反应合成1,4-萘醌衍生物的催化性能。催化剂1和衍1,4-萘醌衍生物的结构经~1 HNMR和~(13)CNMR确证,并对反应采用的溶剂、物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进行了考察,在最佳的反应条件下,1,4-萘醌衍生物的收率为95.24%,对映体选择性(ee值)为61.18%。  相似文献   

4.
对萘气相催化氧化制备1,4-萘醌反应装置进行放大,采用该装置测试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增大催化剂颗粒和改变催化剂表面酸碱性可使催化剂对1,4-萘醌选择性提高15%左右,改变催化剂构型,制备瓷环催化剂,可有效改善催化剂性能,降低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合成出N,N’-1,4-二对甲苯磺酰高哌嗪,考察了原料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溶剂用量和相转移催化剂用量4种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较佳工艺条件为:N,N’-1,4-二对甲苯磺酰乙二胺0.02 mol时,N,N’-二对甲苯磺酰乙二胺和1,3-二溴丙烷的投料物质的量比1∶1.25,反应时间13 h,溶剂二甲基甲酰胺用量60 mL,苄基三乙基溴化铵用量0.6 g,总收率达65.65%。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在萘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萘-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氧化石墨烯的催化氧化体系。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种类、溶剂种类、氧化剂含量、石墨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萘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引入可以提高萘的转化率和1,4-萘醌的收率;当萘用量为100 mg,叔丁基过氧化氢为2.4 m L,氧化石墨烯为20 mg且n(O)/n(C)=0.10,以乙酸为反应溶剂,在100℃反应22 h,萘的转化率达到29.05%,苯酐和1,4-萘醌的选择性之和为92.34%,收率分别为18.48%和8.34%。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氧化石墨烯对萘氧化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萘为原料间接氧化法和直接氧化法制备1,4-萘醌。间接氧化法主要是以萘为原料制备成萘酚、烷氧基萘再经液相氧化制备1,4-萘醌,还介绍了1-萘酚微波和超声波催化合成1,4-萘醌法。直接氧化法是萘通过液相氧化法和气相氧化法制备1,4-萘醌,文中介绍了萘间接氧化法只适于实验室研究,萘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氧化法适于工业化生产。液相氧化法出现时间较长应用广泛;气相氧化法则是较新的合成方法,优点多。寻求一种性能优异的催化剂,提高萘的转化率和萘醌的选择性是气相氧化法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萘气相催化氧化制备1,4-萘醌工艺简单,产品容易分离,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法。本文介绍了萘气相催化氧化制备1,4-萘醌的反应机制及其研究进展,并通过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应工艺的设计,对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丁浩  孙彬  金灿 《浙江化工》2023,(4):23-26
维生素K3作为一类抗出血药物,主要应用于医药及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同于天然维生素K1和K2,维生素K3需要人工合成,其主体形式是2-甲基-1,4-萘醌或者2-甲基-1,4-萘醌与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因此2-甲基-1,4-萘醌的合成方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2-甲基-1,4-萘醌的合成路线进行综述及初步分析,并展望未来合成工艺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6-溴-2-萘酚为原料,与三苯基二溴化膦进行定位取代反应,合成了2,6-二溴萘,再经CrO3/HOAc氧化得到了2,6-二溴-1,4-萘醌,此化合物鲜见报道,总收率23.6%。研究确定了2,6-二溴萘在CrO3/HOAc体系下氧化得到2,6-二溴-1,4-萘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三氧化铬)∶n(2,6-二溴萘)=3∶1,在100℃反应10 min,收率为78.0%。产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HRMS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1.
以正己烷为溶剂,Cr6 /Cr3 为氧化介质,间接电氧化2-甲基萘得到2-甲基-1,4-萘醌(2-MNQ)和6-甲基-1,4-萘醌(6-MNQ)的混合物,分离出水相后,用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处理有机相, 6-MNQ与亚硫酸氢钠优先反应,生成加成产物溶解在水相,溶解在有机相中的2-MNQ经结晶和精制,得到2-MNQ产品.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和采用改进的分离提纯方法,2-MNQ的收率可达72.5%以上,质量分数大于99.5%,回收得到的6-MNQ可以转化为相应的蒽醌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2-甲基-1,4-萘醌(2-MNQ)是K族维生素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饲料添加剂等领域。本工作以2-甲基萘(2-MN)为原料,(NH4)2S2O8为引发剂,用30%H2O2与冰醋酸在硫酸催化下制备过氧乙酸并滴加至反应液中,氧化合成2-甲基-1,4-萘醌(2-MNQ),通过ICIR,GC-MS,LC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验证氧化反应机理及中间产物。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与引发剂用量对产品2-MNQ收率、转化率的影响,采用HPLC (外标法)测定产品2-MNQ的转化率和收率,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 h、n(H2O2):n(2-MN)=26:1,此时,2-甲基萘的转化率为99%,产品收率为34%。本工作的创新点是使用原位红外技术验证反应机理和中间过程,即原料2-甲基萘经过氧乙酸氧化,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中间体,之后重排生成2-甲基羟醌,继续氧化生成目标产物2-甲基-...  相似文献   

13.
BBI 608的合成     
以1,4-萘醌为起始原料,经Thiele-Winter反应,水解、氧化后得2-羟基-1,4-萘醌,再与3,4-二溴丁酮环合反应后,氧化得抗癌药物小分子2-乙酰基-4H,9H-萘并[2,3-b]呋喃-4,9-二酮(BBI 608),总收率18.99%。目标化合物结构经ESI-MS、~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4.
超声辐射催化合成1,4-萘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绍明 《广东化工》2007,34(9):92-93,68
用超声波辐射氧化1-萘酚合成1,4-萘醌。探讨了环己烷用量、过氧化氢用量、超声辐射时间和超声波辐射功率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在1-萘酚用量0.5 g,30%过氧化氢溶液用量10.3 mL,环己烷用量3.4 mL,超声波辐射功率120 W,超声辐射时间60 min,1,4-萘醌产率达72.7%。最佳条件下的产率比微波辐射法的产率(50.9%)高。此合成方法所用氧化剂清洁无污染,反应时间较短而且后处理简单,提供了一种绿色合成1,4-萘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1,4-丁二醇、多聚甲醛和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为原料,合成了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并对白球进行氯甲基化。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物料配比,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标题化合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优化工艺条件为n(1,4-丁二醇)∶n(多聚甲醛)=1∶2,溶剂40 mL,温度6~10℃,反应时间9 h。此条件下,标题化合物收率达到86.73%。  相似文献   

16.
以1,4-T二醇和氢溴酸为原料,在SO42-/MxOy,固体超强酸的催化下合成1,4-二溴丁烷.同时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1,4-二溴丁烷合成反应的影响.产品经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及质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催化温度为185℃左右,原料物质的量比为n(氢溴酸):n(1,4-丁二醇)=3:1,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5%,在磁力搅拌下加热回流4h,产品产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17.
以过氧磷钼钨酸烷基吡啶盐Cat-PMo2W2O24为氧化-酸双功能催化剂,在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存在下,催化松油烯-4-醇(Ⅰ)一步合成了2-羟基-1,4-桉树脑(Ⅱ)。溶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双氧水用量能明显改变催化反应体系的相态、酸性或酸量,进而影响反应转化率和产率。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松油烯-4-醇12 mmol,溶剂氯仿5 m L,催化剂用量为4.20%(以松油烯-4-醇的质量计),双氧水用量为0.91(以双氧水与松油烯-4-醇的摩尔比计),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在该条件下,松油烯-4-醇的转化率和2-羟基-1,4-桉树脑的产率分别为96.2%和70.1%。  相似文献   

18.
在对以2-甲基萘为原料的铬盐氧化法、铈盐氧化法、过氧化物氧化法、气相氧化法及电氧化法等2-甲基-1,4-萘醌(2-MNQ)合成工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2-MNQ现有的清洁生产技术及各种合成路线,并探讨了间接电氧化合成2-MNQ这一环境友好化工合成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天永  杜晶  李彬  王晓 《精细化工》2013,30(3):348-352
在硫酸介质中1-萘胺先形成硫酸铵盐,再经锰矿粉氧化合成1,4-萘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摩尔比、反应介质、硫酸质量分数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为:1-萘胺1.8 g、n(1-萘胺)∶n(MnO2)=1∶7、w(H2SO4)=40%的硫酸61 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在该条件下,1,4-萘醌的收率59.8%。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和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雷尼镍催化加氢合成7-氟-2H-1,4苯并噁嗪-3(4H)-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雷尼镍为催化剂加氢还原2-(5-氟-2-硝基苯氧基)乙酸甲酯(1)合成7-氟-2H-[1,4]苯并噁嗪-3(4H)-酮(2)的方法,使还原、合环一次完成。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氢气压力、时间、溶剂及回收的催化剂和溶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氢气压力5MPa,溶剂甲醇用量为1000mL/mol1。产品的收率92.4%,含量98%,溶剂和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对收率无影响。产品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