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溶解—吸光法测定亚麻/棉混纺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一种测定亚麻/棉混纺比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亚麻和棉在一定浓度硫酸溶液中溶解后的吸光值不同来分析两组分混纺比的,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准确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麻棉混纺比例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用图象分析法区别麻纤维和棉纤维,借助电子计算机自动测量其平均值,统计每种纤维根数,最后计算出麻.棉混纺纱或织物的混纺比。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提高麻棉混纺比测定准确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存测定麻棉混纺比的方法,进一步揭示麻棉纤维的外观特征,以正确地应用超声波高频振荡技术制作试样,及分区测量纤维直径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混纺比对聚乳酸棉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乳酸纤维含量分别为20%、35%、50%、65%、80%的聚乳酸/棉混纺纱的条干CV值、强伸性能、毛羽值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rda数法对混纺纱的成纱性能优劣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表明,混纺纱的条干CV值、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值均与混纺比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聚乳酸/棉混纺比为50/50时,其成纱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涤棉混纺纱混纺比的准确性,通过改进开清棉、梳棉工艺,降低棉卷、生条的内外重量不匀率,选择合理的纺纱方案,优化混合方法等技术措施,最终使涤棉混纺纱的混和均匀性和混纺比的准确性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分析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将聚乳酸和棉纤维以不同混纺比混纺成纱,并对其成纱分别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聚乳酸纤维含量为50%左右时,成纱断裂强力最低,当聚乳酸纤维为50%~65%时,聚乳酸纤维对成纱断裂强力的影响滞后于其对成纱伸长率的影响.纺纱生产时聚乳酸纤维含量应避免50%~65%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提高PTT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成纱质量,针对PTT纤维的特点,采用棉包混棉和棉条混棉的二步混棉法与棉纤维进行混和,同时,正确确定PTT纤维与棉纤维在棉包混棉时的投放比例,加强对抓棉机生产过程的监控,加强对并条重量的控制,并合理配置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适当降低各部的速度,可确保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了投影仪法、显微镜法和二组分法测试混纺纱混纺比的方法和特点 ,分析了纱线结构对涤粘混纺纱混纺比的影响。涤粘混纺纱混纺比的测试结果表明 ,投影仪法比显微镜法测试结果更为准确 ,弥补了显微镜法直接在显微镜中数根数的不足 ,并且适合小块布样的测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有机导电纤维的性能特征.有机导电纤维与棉混纺纱,采用棉条混和,在纺纱过程中,由于有机导电纤维的含量很低,为避免并合道数过多,造成棉条过熟过烂现象,采用一并时棉条不通过牵伸区的并合工艺;采用四道并合其混纺比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再生蛋白纤维及其混纺纱的性能特征,测试了再生蛋白纤维的性能指标,并对再生蛋白纤维与棉不同混纺比成纱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蛋白纤维的强度比羊毛纤维高,伸长率适中,回潮率高,故抗静电能力强;在手感、吸放湿性能和透气性能方面与羊毛、真丝等纤维相仿;当再生蛋白纤维与棉混比在60/40左右时,其成纱各项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探讨棉麻细号竹节纱的生产工艺与质量.选择了苎麻和亚麻两种原料分别进行棉麻9.7tex混纺竹节纱的试纺.分析比较了棉亚麻和棉苎麻混纺细号竹节纱各个生产工序的工艺配置和质量情况.结果表明:在前纺工序,两者的质量差异不大,棉苎麻混纺制成率好于棉亚麻混纺.细纱工序棉苎麻混纺竹节纱断头较少、成纱条干较好,但生产中易产生长粗节问题,应对细纱竹节参数及络筒清纱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