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调查垂直走向的基底断层对类似位于望加锡海峡的倒转裂谷系的影响,而采用了模拟模型加以研究。为使侧向偏移断陷盆地能在先存基底断层的两盘形成,建立了由砂、硅质油灰、硅质塑性混合物组成的多层模型。包含一系列向下连通基底断层的雁行正断层的转换带在拉张阶段得以形成。以连接侧向偏移断陷盆地。其后该模型的斜向倒转引发了一个这样的总体发展进程:先开始是形成一个宽阔的褶皱,接着是与裂谷断层活化相关的小规模倒转背斜的发育,到形成逆断层,最终形成与走向垂直的扭断层。因为各组成断层的方向(向缩短方向倾斜)和它们与下面基底断层的连通,裂谷断层的活化和扭断层的发育在转换带就显得尤为突出。沉积岩内部外加一个滑脱层(它代表出现在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望加锡三角洲沉积附近的一厚层超压页岩),使得重力塌陷和张性断裂发生在构造隆起上。垂直走向的基底断层再次成为倒转构造的场所,在后一种情况中它们位于滑脱层的上面和下面,从而可能已经影响了该地区的石油分布。  相似文献   

2.
埃及红海西北部地区已引起许多地质学家的注意,这是因为它们位于红海,亚喀巴湾和苏伊士湾之间主裂谷的三岔点上。该地区贫地的断层体系几何形状明显显示出张性格架。该区区域倾向为西南向,它所经历的张性要比苏伊士湾其它地区强的多。  相似文献   

3.
裂谷是指以东非大地堑带为代表的、被正断层夹在中间的凹地构造。形成凹地构造的过程,即由组成地壳及地幔顶部的岩石圈在张性应力场中被拉张的过程,叫做裂谷作用。作为裂谷作用的结果,发育了断层—地堑群,并可观测到地壳变薄,上地幔变为低速层、低密度层以及地壳高热流量等异常现象。但是,裂谷构造或者裂谷作用过程是多样化的产物,而且其成因、发育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4.
<正>1引 言 近年来,为理解拉张盆地的沉积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盆地对称性对岩相分布的作用以及沉积盆地如何受沿走向的应变变化的影响,如转换带或调节带(Lecder,1993; Lecder等,1993)。关于应变分布的时间变化对裂谷盆地演化的影响则注意较少(Leeder等,1991)。在大陆裂谷的演变史中,一些断层变稳定,在另处又形成新的断层,此过程就影响着补偿盆地的演化史。因此,为了充分了解裂谷的沉积作用,就需有一个详细的断层活动年代表并确定断层活动在盆地演化中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制定了一项计划,以更清楚地确定南里奥格兰得裂谷的地质构造演化,该计划是以地质制图和地层分析的综合为基础的(图1)。地层研究的目的是:(1)利用沉积和蚀源区资料重建裂谷盆地的位置、规模和对称性;(2)确定盆地边缘隆起及与其相关的边界断层;(3)估算跨主边界断层两侧的地层断距;(4)搞清变形的时间变化对裂谷盆地演化的影响。以前我们报道过最新(上新统一更新统)和最老(下渐新统)的同裂谷期的沉积层序。在本文中,我们解释了余下的沉积层序(上渐新统一中新统),并把研究区内所有资料综含成一个关于隆起和盆地的演化模式。本研究结果表明里奥格兰得裂谷这  相似文献   

5.
穿过许多裂谷的地震剖面都显示,无论在完整地堑还是半地堑背景中,同裂谷期沉积物的最厚堆积总是紧靠主盆地边界正断层。向主边界断层方向加厚的上盘沉积楔是主生长断层的形状显示。如果一些主断层能在形状上看作一些大生长断层(McClay等,1987),那么裂谷之间同裂谷期沉积物的最大厚度变化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随边界断层—滑脱系形状而变。本文  相似文献   

6.
东尼日尔Termit盆地构造演化及古近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尼日尔Termit盆地是中西非裂谷系中典型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盆地主要有早白垩世和古近纪两期断层:前者分布于盆地边界,走向NW-SE;后者在盆地边界和内部均有分布,在边界走向主要与早白垩世断层一致,在内部大多走向NNW-SSE。基于区域构造背景、沉积充填特征及盆地构造特征与前人砂箱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研究认为,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正向引张作用和古近纪斜向引张作用,且正向-斜向引张作用对盆地构造特征和演化有重要控制作用。早期正向引张作用形成与基底前泛非期变质带近平行的早期断层,晚期斜向引张作用使后期断层特征主要受先存构造和伸展方向的控制,表现为:在盆地边界,后期断层受早白垩世断层影响较大,走向与先存构造近平行;在盆地内部和早期断层不发育的构造区域,后期断层主要受伸展方向控制,走向与其近垂直。通过对古近系油气分布特征和断层活动性研究,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Sokor2组区域性盖层控制油气垂向分布,断块圈闭的岩性侧向封堵条件控制圈闭有效性,古近纪裂陷期的断裂活动控制油气平面和含油气层系分布。在明确成藏主控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古近系油气跨世代聚集模式。  相似文献   

7.
二、三级断层与四级断层最重要的差别在其发育的长期性和继承性。油气移聚期开始后,发育中的断层的封闭性将活跃地转化,引起强烈的再运移。如果邻近有多条正在发育中的断层,则在显著扩大油气波及范围的同时,将大大增加油气运移过程和途径的复杂性,引起油气分布和富集在纵、横方向的不平衡性和随机性以及断块区之间含油特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断层侧向封闭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封闭性的各种影响因素。断移地层砂泥比值越低,砂泥对接可能性越大,断裂填充物泥质成分越高,侧向和垂向封闭性越大。断层面压力越大,断裂带填充物破碎程度越高,泥岩变形程度越高,垂向封闭性越强。断层面倾角越缓,断层面压力越大,垂向封闭性越好。压性和压扭性断层紧闭程度高,发育压性断层岩,泥岩涂抹层发育,垂侧向封闭性好;张性和张扭性断层开启程度高,发育张性断层岩,泥岩涂抹层不发育,垂侧向封闭性差。  相似文献   

9.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广  孟庆芬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2,13(3-4):40-44
在研究断层侧向封闭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封闭性的各种影响因素。断移地层砂泥比值越低,砂泥对接可能性越大,断裂填充物泥质成分越高,侧向和垂向封闭性越大。断层面压力越大,断裂带填充物破碎程度越高,泥岩变形程度越高,垂向封闭性越强。断层面倾角越缓,断层面压力越大,垂向封闭性越好。压性和压扭性断层紧闭程度高,发育压性断层岩,泥岩涂抹层发育,垂侧向封闭性好;张性和张扭性断层开启程度高,发育张性断层岩,泥岩涂抹层不发育,垂侧向封闭性差。  相似文献   

10.
东非裂谷系中的转换带及其与裂谷中油气勘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自从发育于冲断带中的连杆断层系的概念应用于引张地区,以及由地震反射调查所提供的大量高质量地下资料以后,我们对裂谷的了解就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野外填图、钻井、重力资料和地震资料证实,裂谷几何形态沿走向,特别是为半地堑不对称交替时有显著变化(Rosendahl,1986)。这些变化是通过横断层、转换断层或转换带来完成的。这些构造特征可用于将裂谷分为分离盆地和次盆地,并可认为在相邻地区有不同断层产状或几何形  相似文献   

11.
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64,自引:4,他引:60  
断层的开启与封闭性与断面正压力和流体压力的耦合关系有关,据此可建立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数学模型,并可计算断层的封闭系数。根据模型,影响断层开启和封闭的因素主要有构造应力,断层的走向、倾角、深度,两盘岩性,流体压力等。研究表明,随着异常流体压力系数的增大、构造挤压力的减小、岩石泊松比的减小,断层的封闭性都会降低。另外,断层倾角和深度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受构造应力性质控制,在张性盆地中,断层的封闭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倾角增大而减小;在压性盆地中则相反。断层走向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随差异应力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断层侧向封闭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封闭性的各种影响因素.断移地层砂泥比值越低,砂泥对接可能性越大,断裂填充物泥质成分越高,侧向和垂向封闭性越大.断层面压力越大,断裂带填充物破碎程度越高,泥岩变形程度越高,垂向封闭性越强.断层面倾角越缓,断层面压力越大,垂向封闭性越好.压性和压扭性断层紧闭程度高,发育压性断层岩,泥岩涂抹层发育,垂侧向封闭性好;张性和张扭性断层开启程度高,发育张性断层岩,泥岩涂抹层不发育,垂侧向封闭性差.  相似文献   

13.
为试图解释菲律宾群岛的大地构造,作者考查了该地区的地震和火山活动资料,确定了浅、中及深源地震的一些新断层面解。本文揭示出,在西菲律宾存在着一条向东下冲的带,它在内格罗斯岛附近发育颇佳。西菲律宾的几个浅源地震的断层面解,显示了具有向东或向北东滑动矢量的冲断作用。由于沿中吕宋西部附近的马尼拉海沟也发生着欧亚板块向东的剧烈俯冲,这表明从台湾到马鲁古海的苏扭威西岛,沿西菲律宾可能曾发生过欧亚板块的下冲作用。沿存在陆壳的一些地段,下冲则已停止。这一解释与本区地质和重力异常相符。在东菲律宾附近,菲律宾海板块向西的俯冲发生在:1)沿菲律宾海沟,2)沿靠近本哈姆隆起西缘的局部地带。因此菲律宾群岛东西两侧以活动而不连贯的俯冲体系为界。据推断,这些活动海沟系的某些段的一端附近有左旋走向滑动断层作用,表明运动属横移性质。菲律宾断层的地震活动集中在10°N和15°N之间的地带,看来是由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相向运动而产生的应力在下冲过程中未释放所致。与菲律宾断层有关的浅源地震断层面解表明,左旋走向滑动与野外观测是一致的。本文研究表明,菲律宾断层地震活动的程度和震级组成了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之间运动的一个分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二维模拟实验探讨了断层物性和倾角变化对济阳坳陷斜坡带油气运聚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断层物性的差异影响着油向各砂层运移的动力。由于物性的变化, 使各砂层与断层之间的毛细管力差发生变化。断层物性较差时, 毛细管压力差对油的运移起动力作用, 有利于油运移; 断层物性较好时, 毛细管压力差对油的运移起阻碍作用, 不利于油运移。②断层倾角的差异影响着油向各砂层运移的动力。由于倾角的变化, 使浮力在各砂层的分力发生变化。断层倾角较小时, 浮力在各砂层分力大, 有利于油向各砂层充注; 断层倾角较大时, 浮力在各砂层分力小, 有利于油沿断层向上运移。③断层物性和断层倾角对油气运聚具有互补性。物性愈好、倾角愈大, 愈有利于油气向上部砂层中运聚; 物性愈差、倾角愈小, 上下砂层均有利于运聚。  相似文献   

15.
北西走向的Euphrates地堑体系是一个晚白垩世时期夭折的陆内裂谷,并由随后的新生界埋藏。该体系宽近100km,它构成一系列宽的地堑和半地堑体系,从伊拉克西部的Anah地堑到叙利亚中部的Palmyride褶皱带一线延伸约160km,在palmyride褶皱带变得较平缓。目前最年轻的裂谷前岩层最大深度位于约5Km处。主要基于对1500Km地震反射剖面及35口井资料的解释,我们编制了许多分支正断层和走滑断层的复杂网络图,这些断层的走向通常为北西和北西西。通常为陡倾的分支和单条线状正断层,以及正花状和负花状构造在地震剖面上是明显的。没有观察到单条裂谷边界断层;相反,与小型正断裂作用有关的一个大型挠曲指示出盆地的南西边缘,其沿走向有很大变化。往北东方向,在伊拉克边界附近的Rawda高地变形减弱。 Euphates地堑体系可能由扭张机制形成,其中主裂谷作用主要局限于森诺期,估计最大伸展量约为6km。某些构造的新生代小规模反转作用也很明显。自1984年以来,在Euphates地堑体系己经发现了近30个油田。据报道,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可采储量超过1Gbbl原油和少量天然气。轻质油主会发现于下白垩统砂岩储集层中,该砂岩通过正...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压扭性断层多具有封堵性,张性断层多具开启性,而正断层绝大多数属张性断层。然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在研究断层侧向封闭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封闭性的各种影响因素。断移地层砂泥比值越低,砂泥对接可能性越大,断裂带填充物破碎程度越高,侧向和垂向封闭性越大。断层面压力越大,断裂带填充物破碎程度越高,泥岩变形程度越高,垂向封闭性越强。断层面倾角越缓,断层面压力越大,垂向封闭性越好。压性和压扭性断层紧闭程度高,发育压性断层岩,泥岩涂抹层发育,垂侧向封闭性好;张性和张扭性断层开启程度高,发育张性断层岩,泥岩涂抹层不发育,垂侧向封闭性差。  相似文献   

18.
裂谷盆地仍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展 《中国石油勘探》2007,12(1):4-11,16
目前我国各沉积盆地油气勘探程度已较高,而裂谷盆地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裂谷盆地产生在大型张性断裂带中,且不同程度地断入地幔,一般都发生过火山活动,具有裂谷前、同裂谷和后裂谷沉积的特点,含油气性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裂谷盆地可分单一裂谷盆地、相对裂谷盆地、向背裂谷盆地、小型裂谷盆地、裂陷盆地及由裂谷盆地发展起来的大型陆相坳陷盆地,同时根据不同实例分析了这6类裂谷盆地的石油地质特点及其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渤海湾盆地的演化可分两个时期:中生代时期,从晚三迭世开始,止于始新世末;第三纪时期,从渐新世开始以至于今。中生代时期,在近南北向左旋剪切作用下生成了一系列走向北北东,大致平行的平移断层和位于其间的背斜和向斜褶曲。第三纪时期,则在拉张兼右旋剪张作用下使地壳沿着中生代断层拉开,生成渤海湾盆地。因而渤海湾盆地虽表现为张性构造,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中生代的剪切挤压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裂谷地球动力作用的时间,特征及规模与某些已知油气盆地的地层条件及其含油气潜力之间的密切联系。裂谷作用对油气潜力的影响最清楚地表现在中生代裂谷盆地中,同时也可借助与裂谷断层的反复活动有关的构造信息和来自裂谷复合体或是地幔的烃流来认识这种影响。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远景区在很大程度上与裂谷盆地有关,这些盆地(巴伦支海和喀拉海)是在三叠纪开始广泛发育的裂谷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古生代和地古代裂谷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