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E/PP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组分复合纤维纺粘法非织造布,并对在同种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相同面密度的双组分PE/PP与单组分PP纺粘法非织造布试样进行了各类性能测试。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双组分PE/PP纺粘法非织造布在断裂强度、柔软性、拒水性、透气性等性能上均优于单组分PP纺粘法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2.
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普通纺粘法非织造布和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的国内外生产现状、主要技术、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双组分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相似文献   

3.
在纺粘非织造布领域,PET/PA6双组分超细纤维纺粘、水刺非织造布技术属当今世界领先技术,该类型生产线所具有的技术难度与门槛之高远非通常所见的PP纺粘生产线可比。作者通过对该类型生产线所具有的关键设备与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对国产双组分超细纤维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研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具有优异柔软度和透气性的卫生用纺粘非织造布,通过改变聚合物原料和工艺参数控制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类型、纤维细度和面密度,制备不同纤维细度和面密度的单/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研究面密度对纺粘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粘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厚度随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匀率、透气性、柔软度随面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同一面密度下,聚乙烯/聚丙烯(PE/PP)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的厚度、断裂伸长率、柔软度和透气性均优于聚丙烯(PP)纺粘非织造布,而断裂强力相对略低。低面密度(15 g/m2)PE/PP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原料细度为21.6μm,织物弯曲长度为1.28 cm,透气量为6 995.1 mm/s,其柔软度、透气性有显著提高,可用作一次性卫生用品包覆材料。  相似文献   

5.
双组分纺粘加水刺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技术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双组分纺粘加水刺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技术与发展情况,说明了其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对我国建设纺粘加水刺非织造布工程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非织造布》2007,15(1):1-2
ALBIS集团投资1条幅宽7m的苏拉纽马格纺粘法生产线在第一条纽马格非织造布生产线成功的基础上,ALBIS公司决定扩大其纺粘生产能力,现已定购了第二条纽马格纺粘法非织造布线。这条生产线包含了1个3箱体SMS配置(纺粘/熔喷/纺粘)和双组分设备。据介绍,这条幅宽为7m的纺粘设备是全世界目前为止最宽的生产线。2005年安装的第一套投产的设备包含了2个箱体、1个熔喷单元、双组分和5m幅宽的设备。亚洲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快速增长据日本非织造布协会的报道,亚洲气流成网非织造布呈快速增长状态。目前,其亚洲的生产能力已达到7·6万t/a。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7.
基于PE/PP皮芯结构双组分纺粘技术,保持芯层PP原材料不变,皮层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熔融指数的PE原材料,制取三种PE/PP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通过对其性能的测试,探讨了皮芯结构PE/PP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中皮层PE原材料对产品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E/PP双组分非织造布的纵横向强力随着PE熔融指数的升高而降低,而伸长率则随着PE熔融指数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上探讨了制约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能力的主要因素 ,分析了纺丝细旦化、多箱体纺丝、电感加热的热轧工艺等技术特点 ,提出了利用生物可降解原料、双组分纺丝技术、纺粘产品与其他产品复合的后加工等是新世纪发展纺粘法非织造布工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将AM和BA接枝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接枝前后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柔软度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简要地介绍了双组分纤维技术以及该技术的性能对纺粘法工艺和产品性能的作用及影响。通过选择聚合物的正确组合及其结构表明 ,使用双组分纤维技术不仅可以设计和生产出所要求性能的产品 ,而且纺粘法工艺本身也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加以改进。对单组分和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比较后表明 ,纺粘法生产者利用双组分纤维技术可以比较方便地生产出具有用单组分长丝达不到的独特特点和性能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橘瓣型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的开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长丝的开纤是橘瓣型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开纤效果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介绍了国内外现有复合纤维的开纤技术及其原理和特点,探讨了适合于橘瓣型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工业化生产的开纤技术.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n the acoustical absorptive behavior of spunbonded nonwovens that contain bicomponent islands-in-the-sea filaments. Nylon 6 (PA6) and polyethylene were used as the islands and the sea polymers, respectively. Spunbonded webs made with islands-in-the-sea bicomponent filaments with island counts of 1, 7, 19, 37, and 108 were produced at the Nonwovens Institute’s pilot facilities at NC State University. The filaments were fibrillated by hydroentangling, where high-speed water jets were used to fibrillate the fiber and ‘free’ the islands.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islands on acoustical absorptive behavior of the spunbonded nonwovens was investigated. A comparison of acoustical absorptive properties of multi-layer islands-in-the-sea nonwoven and high loft nonwoven was also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use of spunbonded nonwovens made from islands-in-the-sea bicomponent filaments in place of bulky fibrous sound absorbers.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multi-layer 108 nonwoven islands were better acoustic absorbers at nearly half of the frequency range. Spunbonded nonwovens made from islands-in-the-sea bicomponent filaments can be a good alternative in applications where there is desire to replace bulky fibrous sound absorbers.  相似文献   

13.
王钦  封严  赵东 《纺织学报》2015,36(11):99-102
为了提高应用于擦拭布领域的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将AM和BA接枝到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了接枝前后的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刚柔性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探讨了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热轧粘合工艺,得出温度、时间及压力3个热轧工艺参数的配合对纵横向断裂强度、弯曲刚度的影响,找出最优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PE/PP纺粘非织造布进行亲水表面整理,介绍了整理工艺及亲水性能的测试方法,并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亲水整理的最佳工艺参数表面活性剂浓度0.3%;带液率约30%;烘干温度90℃;烘干时间100s。在此工艺条件下后整理的非织造布可以获得穿透时间最短的最佳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聚乳酸纺粘针刺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乳酸纺粘针刺非织造布生产工艺研究,说明了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可开发生产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乳酸纺粘针刺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17.
刘亚  刘璐 《非织造布》2006,14(2):27-29
从聚丙烯切片、色母粒和分子量调节剂等聚丙烯非织造布生产原料着手.分析了对聚丙烯纺粘法非织造布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说明了对纺粘法非织造布来说,原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探讨桔瓣型双组分纺黏水刺超纤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介绍了桔辩型双组分纺黏水刺超纤技术的工艺原理及采用这种工艺生产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优势,并阐述其产品的特点、应用领域及当前发展状况.指出:我国非织造技术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桔瓣型双组分纺黏水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织造加工工艺,代表着当今世界非织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