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直接、酸性和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染色,并且将分离提纯的杨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采用活性艳蓝KN-R染色,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其染色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单板皂洗牢度较高,活性艳蓝KN-R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都能很好的上染;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明,三者都能与活性染料反应以共价键结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比研究常规条件和超声波条件下活性染料染棉织物上染百分率的差异,得出2种条件下活性艳蓝KN-R染棉织物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染色过程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K/S值,达到降低染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织物皂洗牢度和固色率的目的;超声波染色优化工艺为:染料2%(owf),元明粉50 g/L,磷酸三钠8 g/L,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105 min.  相似文献   

3.
进行不同脱胶程度的亚麻织物活性染料染色试验,测定了皂洗牢度及皂洗后布样的染色深度K/S值,并对亚麻纤维伴生物对染色牢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亚麻织物染色皂洗牢度较低主要与亚麻纤维伴生物含量有关.提高亚麻织物染色牢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降低亚麻纤维伴生物的含量或减少沾色的亚麻纤维伴生物的脱落.  相似文献   

4.
甲壳胺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染色性能,测定了甲壳胺/棉混纺织物的染色牢度.结果表明该种染料对甲壳胺纤维的上染率接近100%;织物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和耐水浸牢度均与纯棉织物相当,且高于Oko-Tex标准100对纺织品染色牢度的规定极限值.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纺织面料的耐氯漂牢度,以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为主要原料,采用缩聚反应制备了多胺类的耐氯漂固色剂,用于纯棉面料活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处理;并对固色后的面料进行了耐氯漂牢度、色光变化、皂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耐氯漂固色剂对染色织物的耐氯漂牢度和皂洗牢度有提升,对色光和耐摩擦牢度等基本没有影响。合成的耐氯漂固色剂不含甲醛,也不含酚类物质,是环保型固色剂;应用于纺织面料可改善其性能,提高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大豆纤维用不同的活性染料染色,然后进行酶洗和皂洗去除浮色的实验。研究表明,用乙烯砜和乙烯砜/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染色的大豆纤维酶洗和皂洗的浮色去除率基本相同,但酶洗工艺是否适用于大豆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应根据染料具体品种而定。酶体系是通过破坏染料的发色体而达到去除浮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人造麂皮染色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人造麂皮织物的组成聚酰胺/聚酯(简称PA/PU),从理论上分析了适用的染料种类,并进行了染色研究。通过测定染料的上染百分率,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分析比较了四类染料的染色效果。结论如下:1.活性染料皂洗牢度最好;2.酸性染料匀染性、透染性最好,皂洗牢度通过固色可提高半级至一级;3.分散染料上染百分率较高;4.金属络合染料表面得色浅、透染性差;5.各类染料染色的摩擦牢度均很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型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固色剂的合成。并讨论了该固色剂用于纯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产品固色的最佳工艺时,同时通过测试分析了该固色剂对活性染料耐湿摩擦牢度、耐摩擦表面深度、耐汗渍牢度、耐洗色牢度以及对织物色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对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净洗性能.探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皂洗效果的影响,确定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SKDA、DL、ZX以11∶5∶4比例复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NP-100以7∶3比例复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IW(B)以9∶1比例复配,各复配体系的净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色剂WF用于活性染料直接印花的快速固色,并与常规印花进行比较。探讨固色剂WF对印花织物的表观色深、印花色度、染料的提升性、印花牢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染料印花快速固色中,固色剂WF的加入,表现出较高的表观色深,使印花织物的明度有较大提高,彩度与常规印花标样接近。固色工艺参数的波动,对印花色度影响不大。染料的提升性高于常规印花,活性染料印花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的蛋白类防沾色助剂对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进行防沾皂洗后处理,探讨了该防沾色助剂在皂洗过程中对染色织物色牢度、浮色去除、毛效、透气性、色光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防沾助剂对不同用量染料和不同种类染料染色的棉织物都具有良好的防沾效果,染色织物防沾皂洗后能够保持良好的色牢度,浮色对白布的沾色明显减少,同时,处理织物的透气性,抗皱性略微增大,色布色光变化微小,表明该蛋白类防沾色助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但该助剂存在处理织物的润湿性略微减少的缺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的复配蛋白类防沾色助剂对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进行皂洗后处理,通过单因素变量法,优化出该助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的最佳皂洗工艺条件为:防沾色助剂用量为25g/L,碳酸钠用量为2g/L,肥皂3g/L,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20min,浴比1:30。经过防沾皂洗处理后,在保证色布耐皂洗色牢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防沾色效果,但该助剂存在应用量较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固色柔软剂及其对棉织物的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染整加工合理化从而碹以高效节能的目的,采用固色组分和柔软组分制备了复合型固色柔软剂,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一浴固色和柔软整理,重点考察和研究了固色柔软剂的浓度、烘温度、染料浓度以及固色柔软剂中的柔软组分对加工织物的染色表面浓度、固色率、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手感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色柔软剂在工作浴中的浓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表面深度和固色率的增长;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有所改善,表面深度、固色率和柔软性略有波动;随着染料浓度的升高,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固色率逐渐下降,表面深度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固色柔软剂中的柔软组分对固色组分的固色作用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3种不同类型的柔软组分对染色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固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g/L,轧余率75%)→烘干(70℃×3 min)→焙烘(150℃×3 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无毒、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PVP为原料,经复配制备活性染料皂洗剂,研究其在不同皂洗条件下的防沾色、去浮色效果及染色牢度。实验结果表明,当PVP∶AEO-9∶SDS质量组成比为5∶5∶1时,皂洗剂表现出良好的防沾色和去浮色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即皂洗剂浓度4 g/L、皂洗时间20 min、皂洗温度90℃、pH值9、浴比1∶50,皂洗后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尤其湿摩擦牢度较常规BP、PVP单一组分皂洗剂均约有1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探讨鸡毛蛋白助剂浸轧法固色工艺条件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确定出最佳浸轧固色工艺.结果表明,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采用鸡毛蛋白助剂固色后,棉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有所提高.为有效利用废弃物,开发绿色环保固色剂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