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指纹分割是指纹图像预处理中的重要一步。对传统的指纹分割算法分析比较,并且在基于灰度方差的指纹分割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指纹图像区域脊线和谷线间隔均匀出现的纹理特征提出一种自适应指纹图像分割算法,避免了凭经验确定阈值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灰度方差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的分割效果更好,对噪声的抵抗能力更强,且对不同类型的指纹图像有较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灰度共生矩阵在指纹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纹图像分割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分析指纹图像的灰度级数、位移量及相对方向与其灰度共生矩阵的二次统计特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先将指纹图像分割成矩形块,得到每个矩形块在不同相对方向上的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然后将其对比度方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完成前景或背景区的快速判断.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算法分割指纹效果较好,并且对不同的采集环境和图像质量都体现出较强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可靠地将指纹图像从背景区域中分割出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指纹图像分割方法,即利用灰度值频数和纹线12方向图判断是否有指纹脊线和谷线的存在,从而判断指纹图像小块是否为指纹前景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由于采集原因造成的指纹脊线和谷线灰度值相差较大或不大的指纹图像的分割,分割结果只求出指纹图像的边界而不改变指纹图。  相似文献   

4.
针对整幅指纹图像进行判断和填补,消除可能存在的孔洞,采用指纹图像二值化是指纹识别的重要环节,通过直接识别指纹可以提高效果.传统指纹图像二值化方法处理速度慢、不适用于低对比度指纹图像,为了提高指纹图像二值化的效率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动态阈值加填补的指纹图像二值化算法.将指纹图像分割为互不相交的若干个小窗口,在每个窗口中求得所辖像素的灰度平均值,经添加惩罚项后作为初步阈值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MATLAB软件平台进行了仿真,将方法与传统指纹图像二值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动态阈值加填补的二值化算法处理效率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指纹图像分割方法.利用指纹图像脊线和谷线的灰度值频数、纹线的方向性以及脊谷线灰度值的对比度,自适应地选择分割方法.适用于各种质量的指纹图像,阈值可以根据图像自适应地选择,避免了人为选择阈值的困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割准确,具有实际的适应性,错误分割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合成的指纹分割方法:基于自动参数标准化的指纹分割方法。这个方法应用指纹图像中方向图和灰度变化信息,具有高效性和强壮性的特点。与以往指纹分割方法中固定参数标准化相比,基于自动参数标准化的指纹分割方法可以把指纹图像最大程度的标准化而不会恶化指纹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7.
指纹识别关键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纹在采集过程中,由于采集环境的影响或者采集设备的本身原因会造成指纹图像的缺损、污渍干扰以及指纹完好程度的差异,从而产生对比度低,灰度变化不明显以及噪声污染严重等现象。因此选择了最大类间方法作为指纹图像分割方法。文中分别给出了一维、二维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分割结果,并结合遗传算法求解出了最优阈值以此获得最好的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类间方差法具有最小的错分概率,并且获取的最佳阈值使得目标和背景之间的分离性最好,尤其结合遗传算法所具有的快速寻优的特点对其优化,从而明显提高了指纹图像的分割效果和识别效率,进而使图书馆管理更加快捷、高效。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指纹图像合成分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和分析传统指纹分割方法(如方差法、方向图和灰度频数方法等)的基础上,针对这些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将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新的指纹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能容易而准确地分割出背景区域和前景区域,适用于不同质量和不同级别的指纹图像.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和分析方差法和方向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指纹图像分割的新方法。对每个指纹图像块,先分别沿平行于块方向和垂直于块方向求取灰度变化,然后针对整幅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以这两个方向上的灰度变化作为判断依据,确定该块是属于前景区域还是背景区域。本算法充分利用了指纹图像特有的方向性和灰度特性,能准确地将背景区域从指纹图像中分离出来,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邢伟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217-219
良好的指纹图像分割对于指纹奇异点及细节特征的可靠提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取指纹图像子块内梯度一致性、灰度均值及灰度方差构成特征向量,提出采用支持向量机对这些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根据训练得到的分类判决函数并结合形态学操作最终实现指纹前、背景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FVC2002指纹库上的平均分割错误率小于3.62%.  相似文献   

11.
Gabor滤波器在指纹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有效地进行指纹图像的分割。在分析了Gabor滤波器虚部特征的基础上,在指纹图像的分割中引入了Gabor滤波器虚部的滤波结果作为新的指纹图像特征,并通过加权平均的分割策略;获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同时,为了提高分割速度,还改进了特定条件下的Gabor滤波算法,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根据指纹与背景交接区域,以及指纹内部脊线太淡或脊线粘连的区域中图像的灰度统计特性,对此类区域采取逐点分割,从而以较低的计算代价消除了指纹图像分割后前景区域的边界方块效应。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对指纹的分割更加灵活准确,分割后的指纹前景边界也更加平滑细致。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纹理分析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低质量指纹图像处理是近年来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重点,对低质量指纹图像的分割是实现后续处理的前提。文中在分析了方差作为分割指标的局限性基础上,从指纹图像的纹理特征出发,研究了指纹图像的灰度分布规律,提出了基于纹理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灰度方差的指纹图像分割算法,文中算法的分割效果更好,对噪声的抵抗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最大方差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应用标准遗传算法对一幅灰度图像寻找最优阈值时经常陷入局部寻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大方差法和新的改进遗传算法相结合对图像进行分割的方法.以灰度图像的最大方差作为适应度函数,把图像分割问题变成一个优化问题.利用遗传算法的寻优高效性,搜索到能使分割质量达到最优的分割阈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改进遗传算法和最大方差法相结合对图像搜索全局阈值时能收敛至全局最优解,并且大大缩短寻找最优阈值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指纹识别的预处理组合算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提出了基于方向分割的一套完整的指方预处理组合算法,主要包括方向图的计算、平滑、方向滤波,局域自适应、二值化,去噪和细化等算法,能很好地增强指纹图像,减少因指纹旋转及平移因素而造成的误识别,为可靠,准确地实现指纹自识别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multi-scale segmentation of surface data using scale-adaptive region growing. The proposed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s initiated by an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optimal seed positions through the surface attribute clustering with a two-criterion score function. The seeds are selected as consecutive local maxima of the clustering map, which is computed by an aggregation of the local isotropic contrast and local variance maps. The proposed method avoids typical segmentation errors caused by an inappropriate choice of seed points and thresholds used in the region-growing algorithm. The scale-adaptive threshold estimate is based on the image local statistics in the neighborhoods of seed point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was evaluated on LiDAR surface images.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image segmentation in remote sensing is to define regions in an image that correspond to objects in the ground scene. Traditional scene models underlying image segmentation procedures have assumed that objects as manifest in images have internal variances that are both low and equal. This scene model is unrealistically simple. An alternative scene model recognizes different scales of objects in scenes. Each level in the hierarchy is nested, or composed of objects or categories of objects from the preceding level. Different objects may have distinct attributes, allowing for relaxation of assumptions like equal variance.

A multiple-pass, 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algorithm improves the segmentation of images from scenes better modelled as a nested hierarchy. A multiple-pass approach allows slow and careful growth of regions while inter-region distances are below a global threshold. Past the global threshold, a minimum region size parameter forces development of regions in areas of high local variance. Maximum and viable region size parameters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undesirably large regions.

Application of th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for forest stand delineation in Landsat TM imagery yields regions corresponding to identifiable features in the landscape. The use of a local variance, adaptive-window texture channel in conjunction with spectral bands improves the ability to define regions corresponding to sparsely-stocked forest stands which have high internal variance.  相似文献   

18.
指纹自动识别中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可靠、准确地实现指纹的自动识别,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指纹图像的分割算法。通过合理地运用指纹图像的灰度特性,以较低的计算代价有效地解决了指纹图像的分割问题,从而使算法的处理效果好、运行速度快。实验表明,这种分割算法对于指纹图像的预处理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