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色温与彩色照相在黑白照相中人们要求的是光与影的正确关系,不管在什么光源下,只要曝光量足够,所拍照片就都会正确再现景物的影调视觉效果。彩色照片的第一要义是色彩,对彩色照相来说,仅仅足量曝光是不够的,因为不同光源下拍摄的照片,有的照片色彩自然真实,有的照片色彩走样失真。了解这是为什么,怎样才能在不同光源下都做到拍摄出色彩正确的彩色照片来,它既有理论知识的问题,也有实际的操作技术问题,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彩色照相的基础和起点。1 光源色温日光是人类生活的主导光源,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进化中已…  相似文献   

2.
技巧 5:巧用滤光片大多数写实的摄影师是不大用滤光片的 ,但是 ,胶片对景物的记录毕竟与人的视觉感受有所不同 ,例如 ,我们的眼睛对光线有很强的适应性 ,只要光源色温在 30 0 0~ 2 0 0 0 0K之间 ,人眼都会将“白色”看成白色 ,但彩色胶片却不是这样 ,它对光源色温有着严格的要求 ,当光源的色温同胶片的平衡色温不一致时 ,胶片上的影像就会偏色 ;又如 ,全色黑白胶片对蓝紫光线特别敏感 ,因此 ,直接用全色黑白胶片拍摄就会使照片中的大气透视比视觉感受相对强一些 ,远处的景物也相对容易灰朦朦。对于胶片记录影像与视觉感受的差异 ,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3.
张保洲  郑晓东 《计量学报》1993,14(3):228-230
本文提出一种再现标准高色温光源的新方案,并以标准照明体D_(65)的复现为例讨论了该方案的特点和复现效果。  相似文献   

4.
制作一张好的彩色照片,关键是底片的质量。底片应是感光正确、密度适中、灰雾度小、颜色平衡。但由于彩色感光材料生产较复杂,质量并不绝对稳定,加之拍照和冲洗条件以及彩色相纸本身的偏色、放大光源的色温、加工工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引起彩色照片的偏色。所谓校正照片偏色,就是  相似文献   

5.
郑泽文 《照相机》2002,(2):38-39
摄像中的白平衡调整,是指景物在同一光源照射下,调整摄像机红、绿、蓝三个光电靶面的感光灵敏度,使之与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协调一致,使景物的色彩在所摄画面中正常再现或是根据创作意图形成最佳的色调效果而进行的工作。 众所周知,三管摄像机无论何种型号,都是依据3000-3200的光源色温而设计的。也就是说,摄像机三个光电靶面的感光灵敏度是依据了色温为3200K的灯光的光谱成分而确定下来的。但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因为天气条件的变化和照明光源的种类不同,光源的色温变化很大,不可能都统一在3200K。要想使景物在…  相似文献   

6.
彩色感光材料问题咨询(四)中原问:在使用彩色感光材料过程中,常提到色彩还原与马斯克色罩,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知识。答:色彩还原是彩色感光材料的重要性能。此项性能反映了该产品对原景物的色彩记录的再现能力。例如目前的彩色胶卷,有的厂家将产品设计成忠实记录并忠...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染印法电影片具有彩色鲜艳、成本低廉、色牢度高的优点。加工这种胶片后,废液所含的污染物比加工多层彩色正片少。因此,大量加工彩色电影片时,染印法受到了应有的重视。染印法是用黄、品、青(分别以Y、M、C表示)三种减色染料表现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包括从灰色到黑色)。一般要求在银幕上再现景物的色彩基本上是准确的,光源色温的高低对彩色画面的影响不大。关于这些  相似文献   

8.
付庆军 《照相机》2006,(2):42-42,45
光的色温是光颜色的一种标志——光的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光的色温越低,光线就越偏红。例如早晚的阳光和白炽灯光的色温为3000K以下,这种光线色温低,红色成分多,看上去偏红:而阴天的光线和日光型荧光灯的光线色温在6000K以上,色温高,蓝色成分多,看上去偏蓝。不同光源色温不同,太阳光的色温是随着时辰变化的,自然光的色温还与天气有关。这些不同色温的光线在照亮要拍摄的景物的同时,也给我们摄影带来一些麻烦,  相似文献   

9.
感光测定通常分以下四个步骤: 一、感光材料的曝光感光测定中对胶片感光层的曝光,需要给予固定的曝光量。这是在感光仪上进行的。感光仪主要由光源、色温镜、快门、标准级谱等部件组成。各部件要求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10.
一、照相用语词典(写真用语辞典) 内容包括:光源、感光理论、照相机、透镜、银盐摄影、非银盐摄影、感光测定、彩色照相原理、彩色感光材料、加工、照相的应用等3000个词汇。二、彩色照相技术(写真技术)保积英次、田中益男著本书从彩色的基本知识开始,介绍彩色照相、彩色感光材料及加工、印片和特技等。  相似文献   

11.
彩色感光材料问题咨询(一)中原问:彩色感光材料问世以来,绚丽多彩的世界万物被忠实地记录在人们面前,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简要介绍一下彩色感光材料的生产特点及制造工艺过程。答:彩色感光材料是一种技术密集...  相似文献   

12.
目前彩色摄影在国内以日益普及,彩色照片扩印业务也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彩色照片的技术质量,概要地研究一下影响照片色彩的因素是有必要的,一张照片的色彩如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拍摄时的条件;感光材料本身的性能;洗印加工的情况。拍摄时的条件是指被摄体的色彩变化,照明光源的变化,周围环境对被摄体色彩的影响,是否使用彩色滤色镜等等。感光材料本身的性能是指负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光源的平均色温和单向色温的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光源色温的相关概念及计算公式,并分析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光源的平均色温和单向色温是有差异的,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选择光源的相应色温.  相似文献   

14.
Berg.  G 《影视技术》1998,(12):40-41
在电影院看到的彩色影像是通过放映光源还原的影片的颜色。放映光源通常是氙灯,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隔热玻璃,镜头敷膜,光孔和银幕反射率。如果最后得到的光源色温与黑体辐射体不匹配,那么,根据色温确定银幕照度的方法将错误的,最近,在几家制片厂和洗印厂采用CIE色度坐标测量的数据证明,和映光源是经常变化的,不符合黑体辐射的光色,为了提高放映银幕照度的拷要求,建议使用色度坐标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美国3M 公司最近生产了两种新型彩色反转片。一种是灯光型640 T,摄影平衡色温为:2850~3400°K。在5500°K 色温下使用,需加雷登85B 滤色片。胶片具有中等颗粒度、高分辨率、在不同光源下可得到较好的彩色还原等特性。在乳剂层和片基层中间无有效的防光晕层。保护层具有抗擦  相似文献   

16.
巧用过期彩色胶卷彩色负片严重过期后 (如 1986年到期柯达Ⅱ型彩卷 ) ,2 0 0 0年使用时其感光度下降到只有原标定的 1 4 ,ISO10 0的胶卷仅相当于ISO2 5左右 ,而严重的问题是三色乳剂不能均衡感光和还原 ,表现在照片上红雾严重 ,缺乏黄色和青色 ,而且反差极弱。由于这种褪变致使正常拍摄的景物 ,令人不能接受。对于这种严重“后天失调”的胶卷 ,只能选择在相应的条件下利用 ,而有效的途径便是用来拍摄夜景。现在都市夜间的照明光源 ,多采用钠光灯和高压汞灯。这类光源的光谱或以浓黄为主、或缺红而多青蓝色 ,也就是高色温和低色温为主 …  相似文献   

17.
比较常规彩色感光材料与非常规彩色感光材料的性能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丽 《影像技术》2005,(5):18-21
感光材料是伴随着摄影术的出现而出现的。在经历了从黑自感光材料到彩色感光材料的历程后,现代摄影的特征之一,已被认为是已进入了“彩色时代”。从摄影整体看,拍摄彩色片已占80%以上。彩色感光材料种类繁多,本文主要是对彩色感光材料(包括常规彩色感光材料和非常规彩色感光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其中的彩色负片和波拉彩色一步法彩色感光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重点分析和比较,从而对常规彩色感光材料和非常规彩色感光材料有更理性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感光材料是伴随着摄影术的出现而出现的.在经历了从黑白感光材料到彩色感光材料的历程后,现代摄影的特征之一,已被认为是已进入了“彩色时代“.从摄影整体看,拍摄彩色片已占80%以上.彩色感光材料种类繁多,本文主要是对彩色感光材料(包括常规彩色感光材料和非常规彩色感光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其中的彩色负片和波拉彩色一步法彩色感光材料的性能特点进行重点分析和比较,从而对常规彩色感光材料和非常规彩色感光材料有更理性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一、彩扩设备发展史彩色扩印设备的每一步进展都依赖于感光材料及其它相关产业或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其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划分如下几个阶段:手动加工阶段 当时的扩印机只是在传统放大机上增设了输片机构,曝光、加工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加工成本较高,曝光形式从加色法向减色法过渡。半自动加工阶段 这种形式的彩色扩印机大都采用减色法曝光方式。此时虽然扩印机增设了颜色自动控制和平衡功能,并且还增设了如斜率校正、强弱校正、色温平衡修正等功能,但是由于受当时感光材料的加工特点以及工艺的限制,扩印速度依然不…  相似文献   

20.
均一性是感光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均一性质量低劣的感光材料对摄影和加工部门都会带来严重后果,尤其是彩色感光材料对此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此,制定与执行“感光材料均一性测定方法(专业标准)”,以适应我国彩色感光材料迅速发展的需要。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