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提出了高原湖泊污染底泥特征值的数学模型,利用多边形内插法计算污染物总量及各类污染元素,以等值线法全面表达污染底泥的三维分布特征,计算结果与疏浚实践基本吻合,有较好的工程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墨水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武汉市墨水湖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在湖区选取8个点采集柱状样,测定其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墨水湖底泥中Pb的含量为40.8—168.1mg/kg,Cu的含量为48.2—186.5mg/kg,Zn的含量为255—615mg/kg;Pb、Cu、zn的含量分别在40cm处、30cm处和20cm处达到最大值。分析表明底泥中Pb、Cu、zn的含量具有以下特征:枯水期略高于丰水期,有排污口地带的含量高于没有排污口的地带,朱截污地带的含量高于已截污地带。因此,应尽快截污墨水湖现有排污口并清淤,清淤深度宜大于40cm。  相似文献   

3.
对湖北某有色金属矿区排污河道底泥中铜、锌、铅、镉、镍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主要采用变异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排污河道底泥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铜、锌、铅、镉、镍含量均超过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底泥重金属富集程度为镉>铜>锌>镍>铅,其中镉的富集程度为3级中-强度污染;铜和锌变异系数较大,沿程分布变化明显;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为参比,排污河道底泥5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顺序为镉>铜>镍>铅>锌,总体表现为中度-重度的生态危害,镉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着重介绍了在三维六面体八节点单元表面和任意剖切面上,通过链表类和增加虚节点,利用三角形网格法绘制等值线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验证实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该算法灵活、可靠、移植性强,并可推广应用到任意复杂形状工件的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5.
根据沉积学原理和环境化学行为特点,应用地质积累指数(Igeo)法对杭州城区六条代表性河道底泥中典型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评价研究,从而为区域水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杭州城区河道底泥重金属地质积累指数分级在0-4级之间,Cd污染最严重,偏中度.偏重污染,其次是Zn,轻度一偏中度污染,Cu和Pb为轻度或无污染;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不一样,采荷断面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最大、义桥断面次之、蒋村港断面最小.  相似文献   

6.
着重介绍了在三维六面体八节点单元表面和任意剖切面上 ,通过链表类和增加虚节点 ,利用三角形网格法绘制等值线的方法 ,并给出了具体的验证实例 ,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该算法灵活、可靠、移植性强 ,并可推广应用到任意复杂形状工件的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分析中 .  相似文献   

7.
结合层次分析法模型和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式,提出一种新的评价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方法.该评价方法同时考虑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毒性、环境敏感性及污染模糊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弥补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等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上述特征参数的不足.利用新方法对2010—2017年滇池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草海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远高于外海,是滇池最大的内源性污染源;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dZnAsCuPbHgCr,草海底泥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并持续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8.
根据哈尔滨制药厂有关地面水监测数据,以其中三个监测断面为例,选择四个评价因子,分别以污染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对水质进行评价,比较两种评价方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在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程度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一种改进了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法,通过Mathematica软件计算,对我国十二个湖泊富营养化污染状况作了评价排序,给出了排序结果,与常规方法的排序结果进行了比较。主成分分析法应用的关键在于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0.
污染损失率法在污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以水污染损失率为基础的污染污水水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东湖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的水果湖和郭郑湖区域的水体及沉积物内源磷污染状况进行了考察,根据沉积物采样分析结果及水体、沉积物相关分析结果,绘制了沉积物超额磷负荷水平分布等值线图.该图显示水果湖及西南沿岸是东湖沉积物污染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2.
南京玄武湖清淤前后底泥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南京玄武湖1998年初实施了清淤疏浚工程,试图以此削减湖泊内源污染负荷,控制富营养化.比较分析清淤前后:(1996—2000年)玄武湖沉积物中主要污染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清淤后的次年沉积物中总磷略有下降,但其后又呈现上升趋势,氮在清淤后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除Zn在局部湖区呈下降趋势外,其余重金属在清淤后均呈现上升趋势,Hg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Cu、Pb、Cd、Cr清淤前(1996—1998年)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但是清淤后反而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污染带特征指标控制的秃尾河流域总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尾河作为黄河上游主要一级支流,是陕西省内重要的水源及纳污河段,故开展秃尾河总量控制研究对保护流域内水环境质量及维持西北、华北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以污染混合带长度与污染混合均匀断面水质质量浓度等污染带特征指标作为控制因子来进行污染控制总量确定的方法,并利用已率定验证合理的秃尾河二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分别对现状排污方案、区域环评规划排污方案及后续水环境研究专题报告专家推荐削减方案等3套不同方案进行水质模拟,通过对不同方案形成的污染带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根据秃尾河流域水质、水文同步监测数据率定秃尾河水环境数学模型,确定了二维模型参数,其中糙率R为0.029~0.033;COD的降解系数为0.10~0.14 d-1,氨氮降解系数为0.09~0.12 d-1,污染物横向扩散系数为0.88 m2/s.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确定专家推荐削减方案可满足控制条件,即基于污染带特征指标控制下的秃尾河流域控制排放总量分别为氨氮0.185 t/d,COD 1.25 t/d.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东湖流域地表形态、功能与覆盖特征、降雨径流与面源污染物分布的时空规律,遴选建立流域的降雨径流量、土壤输出量与面源污染负荷的数学模型.实测确定各径流区不同地表的模型参数,编制程序分析计算其径流模数、土壤输出与TN,TP负荷,为东湖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技术成果可供同类型浅水湖泊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履行斯德哥尔摩"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公约,通过对有机氯农药(OCPs)报道的研究,深入分析我国部分水体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并与国外其他河流、港湾污染水平对比,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结果表明:我国水体及沉积物中OCPs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水体及沉积物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OCPs污染;有些水体OCPs污染较严重,存在极大的生态风险;沉积物是OCPs富集程度较高的场所,正成为新的OCPs污染源;提出了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功能和生态效益的平衡是湖库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将描述湖库中污染物混合-沉积过程的确定性模型随机化,建立了污染物混合-沉降的随机微分方程模型,研究了污染物浓度的随机动态特性,给出了一种依据污染物浓度的随机动态和沉积系数,在功能性和生态影响兼顾的前提下管理湖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天然分汊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无结构化网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起一种适合于分汊河道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型采用质量集中的简化处理和预估校正的时间推进算法,较好地解决有限元计算存储量和计算速度。并以武汉天兴洲汊道段为例,进行水沙验证计算,验证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证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天然分汊河道的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因此可为分汊型河道的整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沘江表层底泥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兰坪铅锌矿的开发带来水体污染的现实,对表层底泥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及沿河流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底泥中重金属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为较强的离子键结合态,在氧化还原电位正常及水中有足够氧时不易释放,但当水中溶解氧减少或水中pH值减少时将会引起底泥中重金属释放,造成水体污染,因此,提出沿河各污染源必须控制耗氧物质及酸性废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对大南湖12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d、Hg、As、Cu、Pb、Cr、Zn)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地积累指数法结果表明,Cd在多数样点呈现中度污染状态,Hg、As、Cu、Pb呈无—中度污染状态,Cr、Zn呈无污染状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大南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为轻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