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高岭土尾矿为黏结剂,长石为助熔剂,外掺碳化硅为造孔剂,制备多孔陶瓷材料.研究碳化硅用量及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气孔率、抗折强度、体积密度以及吸水率的影响,并对制品的表观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化硅用量与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有明显影响,随着碳化硅用量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升高,多孔陶瓷的气孔孔...  相似文献   

2.
以硝酸铜、硫脲为原料,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CuS花状空心微球。采用XRD、SEM-EDS、BET、UV-Vis 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样品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光-类芬顿降解行为, 考察了H2O2添加量、温度、pH值对光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均为六方晶系铜蓝型结构的CuS, 其形貌受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3D花状空心微球结构由平均厚度约为30 nm的纳米片彼此交替相连组装而成; 添加了PVP的样品CuS花状空心微球的孔径减小, 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增大, 光降解性能提高了约30%; 在H2O2(30%)添加量0.8 mL、温度25 ℃、pH=6条件下, 可见光光照30 min后, CuS花状空心微球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3.0%。  相似文献   

3.
酚醛树脂溶液及其微球产品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强  王国利 《矿冶》1998,7(1):5-7
加入某些添加剂可以降低酚醛树脂溶液中游离酚的含量,有利于酚醛微球的生产,提高微球的得率。本文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添加剂N对酚醛树脂溶液及其微球产品热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加入添加剂N可提高酚醛树脂溶液及其微球产品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唐琼瑶  黄磊  刘浩  余文  孙洋洋 《金属矿山》2018,47(1):183-186
为了探索高效利用铜渣的新途径,以贵溪冶炼厂的水淬铜渣和山东某无烟煤为原料,进行了制备微电解填料的工艺条件研究,并对其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烟煤与铜渣质量比为25%,焙烧温度为1 150℃,焙烧时间为60 min条件下制备的微填料对甲基橙模拟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碎磨至-0.1 mm的2.0 g填料处理浓度为100 mg/L、体积为400 m 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在初始pH=2~10的情况下处理10min,甲基橙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铜渣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多孔硅酸盐负载型微纳米铁(简称微纳米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研究了微纳米铁的制备条件和废水降解条件对去除Cr(VI)的影响,并探究了相关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 150℃、焙烧时间为40 min、煤用量为25%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纳米铁去除Cr(VI)的效率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铜渣还原焙烧后形成多孔结构,硅酸盐孔洞表面镶嵌大量纳米级至微米级零价铁颗粒。增加微纳米铁的用量、提高废水温度和降低溶液的初始pH值,可以提高Cr(VI)的去除率。在微纳米铁用量为1 g/L、废水温度为27℃、初始pH为3的条件下,处理浓度为10 mg/L的废水,反应2.5 min即可去除100%的Cr(VI)。机理分析表明,微纳米铁与Cr(V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r(VI)被还原生成Cr(Ⅲ)并被矿化为铬铁矿。  相似文献   

6.
铜冶炼渣浮选会产生大量尾矿,尾矿中的铁含量远高于我国铁矿石的平均品位。为了实现铜渣选铜尾矿的资源化利用,选取云南某炼铜企业的铜渣选铜尾矿作为原料,无烟煤作为还原剂,采用煤基还原的方法制备微电解填料;并研究填料制备工艺条件对其处理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1 300 ℃、焙烧时间60 min、无烟煤用量为铜渣选铜尾矿质量30%的条件下制备的填料对甲基橙降解的效果最好,提高填料用量可以增加降解效果。在甲基橙初始pH值为2~10的条件下,用填料处理30 min,甲基橙的脱除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7.
以齐大山磁选的铁尾矿为原料,通过添加造孔剂采用模压—烧结法制备得到铁尾矿多孔基板,并探讨所获基板在Co3O4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在对铁尾矿的粒度及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造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的添加量对铁尾矿多孔基板的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知,铁尾矿中添加10%的PMMA微球时,所获多孔基板的孔隙结构最优。以Co(NO32·6H2O为钴源,尿素为碱源,蔗糖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在铁尾矿多孔基板表面制备得到Co3O4纳米线,并探究水热时间对Co3O4纳米线形貌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160℃反应6 h时所获的Co3O4纳米线具有长径比高、形貌均一的特点,适用于作为纳米传感器的潜在原材料。   相似文献   

8.
CO2大量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减少CO2排放成为全球共识。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CO2吸附能力、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再生能耗,是一种被认为可以取代当前液氨法捕集CO2的有效方案。因此开发化学稳定,高CO2吸附容量,成本低的吸附剂是多孔材料应用的关键。富马酸铝吸附剂因其高的比表面积,气体吸附能力在气体分离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了简化富马酸铝的合成步骤,本项研究以富马酸二钠作为连接源,九水合硝酸铝作为金属源,在室温下快速合成富马酸铝MOF(mAlFu)微球吸附剂,并用于CO2吸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类微球型mAlFu吸附剂。热重分析显示该吸收剂分解温度为400℃,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孔径分析结果表明:mAlFu吸附剂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研究mAlFu对CO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303 K,100 kPa条件下,mAlFu的CO2吸收量...  相似文献   

9.
磷渣和磷尾矿都是工业废弃物,它们的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对环境构成潜在危害。通过研究磷渣与生石灰的比,水灰比,磷尾矿掺量,水泥用量等得到制备保温板的最佳配比:膨胀珍珠岩10%、磷尾矿60%、水泥3%、磷渣∶生石灰(质量比)=4∶1、水灰比0.24。按此配方配料,成型后经174.5℃、8h蒸压养护所制得的保温板,其容重为1.49g/cm3、抗折强度3.56MPa、抗压强度12.5MPa、导热系数0.143W/(m.K),超过了国标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回收某硫化铜矿浮选尾矿中的有用矿物, 提高资源利用率, 采用“预先脱泥-浮选”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经预先脱除-0.02 mm粒级矿泥, 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粒级占90%的条件下, 以Lp-01+Y89为组合捕收剂, 石灰为pH调整剂, 水玻璃为抑制剂, 最终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含铜15.17%、铜回收率68.37%的铜精矿, 实现了有用矿物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1.
对含有铅、锌和铜等有价金属的某氰化尾渣,采用预处理—铅锌混合浮选—预处理—铜浮选工艺,开展了详细的综合回收利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SO4活化预处理,在pH 8、丁基黄药用量为100 g/t时可获得Pb品位为10.87%、回收率为71.76%,Zn品位为31.89%、回收率为92.46%的铅锌混合精矿;采用现场选硫循环水对铅锌混合浮选尾矿进行洗涤,在pH 6、丁基黄药用量为50 g/t时得到了Cu品位为13.41%、回收率为33.39%的铜精矿。该工艺显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仇夏杰  倪文 《金属矿山》2015,44(1):176-180
通过正交试验来探讨影响铅锌尾矿和矿渣粉制备高强混凝土的因素,并利用XRD、SEM来分析水化产物及微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1当矿渣粉磨60 min(比表面积为625.6 m2/kg)、铅锌尾矿和矿渣粉以1∶1的质量比混磨60 min(比表面积为719.1 m2/kg)、石膏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时可以制备出28 d抗压强度达到93.75 MPa的高强混凝土;XRD图谱和SEM图片显示,混凝土试件的早期强度主要来源于钙钒石的形成,养护期间体系中C-S-H凝胶生成量的增加,以及C-S-H凝胶与钙钒石紧密穿插在一起是后期强度增长的主要来源。2石膏过量会使体系不断生成钙钒石,钙钒石表面的电性能会发生吸水肿胀现象导致体系破裂,从而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铜渣硫酸浸出液为前驱体, 三甲基氯硅烷(TMCS)、正己烷混合溶液为表面改性剂, 通过净化、改性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研究了水洗温度对凝胶中金属离子扩散效率的影响, 以及不同TMCS添加量对气凝胶孔结构、孔径分布及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洗温度40 ℃较合适; TMCS添加量为75%时所得气凝胶比表面积为822 m2/g, 平均孔径11.6 nm, 密度0.24 g/cm3, 孔隙率88.7%, 接触角123.5°, 呈现出良好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以冶金废渣、粉煤灰和粘土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外加剂,采用烧结法制备了墙体砖。通过性能测试可知:该烧结砖的利废率可达75%~80%左右,且砖的力学性能良好,其抗压强度均达到了MU10-30的标准;当按矿渣45%、粘土10%、粉煤灰30%、碳酸钠5%和水玻璃10%配比配料,于950℃烧结并保温2h时,砖体的强度最高可达31.50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