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门山铜矿低碱度铜硫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城门山铜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入手,针对选矿工艺流程特点,采用江西理工大学研发的新型高效抑制剂DT-4,进行低碱度铜硫分离小型试验和工业试验,使矿山外排废水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同时工业试验指标与2008年全年生产指标比较,铜精矿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提高1.23%、0.33%,金、银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39%、1.66%。  相似文献   

2.
周源 《金属矿山》2002,(2):34-35,53
探讨了采用高效抑制剂完全取代石灰进行铜硫分离的新技术。试验表明,采用新型抑制剂DT-3^#,不仅能全部代替石灰成功地进行铜硫分离,而且分选效果与平行对比的传统石灰工艺相比,各项选别指标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3.
低碱度铜硫分离高效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机抑制剂DP-1、无机抑制剂DP-2和DP-3浮选分离德兴铜矿一段铜硫混合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DP-1、DP-2和DP-3都是铜硫分离时硫的有效抑制剂,但DP-3的综合性能要优于DP-1和DP-2抑制剂。闭路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当DP-3总用量为500g/t时,可获得铜精矿中铜品位28.43%、铜回收率97.71%和钼品位0.212%、钼回收率80.56%的二段分离指标,与石灰工艺相比,铜、钼、金、银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75%、31.38%、2.76%和8.31%,表明低碱度浮选工艺对于伴生金属的回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生产综合样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捕收剂Mac-12和抑制剂DP-3可望实现德兴铜矿铜硫低碱度高效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4.
谭欣 《有色金属》1999,51(3):40-44
针对现场石灰工艺存在的铜硫分离条件与有用矿物综合回收之间的矛盾,研制了新型有机抑制的BK-L,开发出以BK-L为核心的低碱度铜硫浮选分离新工艺。小型试验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BK-L是一种选择性强的新型铜硫分离抑制剂,在较低的石灰碱度下,可有效实现铜硫分离。  相似文献   

5.
国内铜硫浮选分离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铜硫矿石特性和铜硫浮选分离的主要方案,并结合国内的工业应用情况阐明了铜硫浮选分离在流程和药剂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铜硫浮选分离的研究难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铜硫浮选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从分析铜硫浮选的难点问题出发,回顾和总结了铜硫浮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进展。理论方面包括黄铜矿和黄铁矿的电化学浮选研究,以及黄铜矿和黄铁矿微生物浮选研究。应用方面包括硫化铜矿物选择性捕收剂及新药剂制度的应用、铜硫在低碱矿浆条件下的浮选分离、被高钙强烈抑制的黄铁矿活化以及铜硫浮选分离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7.
刘斌  周源 《矿业快报》2009,(5):51-52,69
研究了在低碱条件下,乳酸、单宁酸、水杨酸、焦性没食子酸等有机抑制剂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试验表明:这几种有机抑制剂都能一定程度地抑制黄铁矿,在铜硫浮选分离过程中,添加少量的焦性没食子酸或单宁能成功实现铜硫分离。  相似文献   

8.
某复杂铜硫铁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复杂铜硫铁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依据矿石性质,用石灰和CTP作铜硫分离中黄铁矿的抑制剂、Z-200作黄铜矿的捕收剂、111#作起泡剂,采用"铜硫混浮—铜硫分离—磁选"流程,在原矿Cu品位0.59%、S品位7.08%、Fe品位40.31%的条件下,得到了Cu品位19.46%、回收率88.02%的铜精矿,S品位50.71%、回收率81.89%的硫精矿以及Fe品位65.35%、回收率83.69%的铁精矿。所推荐的工艺流程简单,达到了综合回收铜、硫、铁矿物的目的,易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斑岩铜钼矿传统石灰高碱工艺对铜硫分离过程的负面影响,针对云南某斑岩铜钼矿矿石性质,探索采用新型高效的铜捕收剂OL-2和抑制剂TL-1进行无石灰铜硫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57.81%的条件下,采用铜钼混合浮选工艺,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作业,精选中矿依次顺序返回和扫选中矿集中返回的闭路试验,可获得铜钼品位分别为25.154%和0.0953%,其中铜、钼回收率分别为90.41%和92.21%的铜钼混合精矿,钼在混合精矿中得到了良好的富集。  相似文献   

10.
新型抑制剂HXM-2在铜硫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铜硫分离中, 为减少石灰用量, 改善浮选指标, 对多种联合抑制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联合抑制剂HXM-2+石灰抑制效果最佳, 用量为100+1 500 g/t时, 铜精矿铜品位为18.37%, 回收率为89.86%, 与单一石灰2 000 g/t相比, 铜精矿品位提高2.72个百分点, 回收率提高0.88个百分点。工业应用表明, 使用该联合抑制剂后, 铜精矿品位提高0.4个百分点, 回收率提高1.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从某铁矿尾矿库中浮选回收铜硫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异步浮选工艺, 从某铁矿尾矿库中综合回收铜硫矿物。第一段粗选在自然pH条件下进行, 选出易浮的黄铜矿、辉铜矿和黄铁矿; 第二段粗选采用碱性介质, 硫化氧化严重的黄铜矿、辉铜矿以及黄铁矿, 应用诱导浮选将硫化矿物富集、回收; 以Y01-Y02-石灰组合药剂作为铜-硫分离调整剂, 最终得到铜精矿中铜品位13.38%, 硫精矿中硫品位42.55%的闭路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2.
某铜硫矿优先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矿石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条件试验,最终采用以WT为捕收剂的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并以闭路试验进行了验证.在原矿含铜1.12%、含硫20.14%的情况下,可获得含铜24.2%、铜回收率为95.29%的铜精矿以及含硫46.65%、硫回收率为86.88%的硫精矿,选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某含银低铜高砷高硫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碱性pH环境下,以GSF31为毒砂抑制剂、GSB32为铜和银矿物的选择性捕收剂,采用铜砷等可浮-抑砷浮铜工艺流程,在原矿铜、砷、银品位分别为0.35%、1.50%和10.74 g/t的条件下,获得了铜品位20.19%、总回收率64.15%的铜精矿,其中砷含量0.42%、银品位308.72 g/t、银选矿富集比28.75,铜精矿中砷含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14.
铜硫浮选分离药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叙述了近些年来铜硫分离的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研究成果.指出高效的硫化铜矿捕收剂以及有效的黄铁矿抑制剂是铜硫分离成功的关键,同时对它们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腐殖酸钠、单宁酸和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和萤石浮选的影响。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以单宁酸为抑制剂的浮选体系下,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差异最大。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宁酸能够实现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吸附量测试表明,单宁酸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要多于在萤石表面吸附量,这是单宁酸对方解石抑制作用强而对萤石抑制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某铜矿石低碱度铜硫分离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江西某铜矿选矿厂在进行铜硫分离浮选时以单一石灰为抑制剂、矿浆pH高达12以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设备及管道结垢等问题,用江西理工大学研发的新型抑制剂DT-4#代替大部分石灰对该矿矿石进行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浮选试验,实现了低碱度(pH=8)条件下铜硫的有效分离,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3.45%、铜回收率为90.38%,硫精矿硫品位为44.67%、硫回收率为91.63%。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铜铅硫化矿可浮性相近和精矿铜铅互含选矿难题,研究新型组合抑制剂(LY和硫代硫酸钠)在不同浮选条件下对黄铜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并与传统抑制剂重铬酸钾、羧甲基纤维素、亚硫酸钠等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自然pH至弱碱性条件下,新型组合抑制剂(LY和硫代硫酸钠)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人工混合矿物浮选试验取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在选矿厂铜铅混合精矿闭路验证试验中,获得的铜精矿含Cu 28.05%、含Pb 6.88%、Cu回收率84.16%、Pb回收率3.79%,铅精矿含Pb 65.54%、含Cu 1.98%,Pb回收率96.21%,Cu回收率15.84%,表明该药剂制度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