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并考察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纳米乳和单体姜黄素纳米乳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雄性SD大鼠口服灌胃分别给予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纳米乳和单体姜黄素纳米乳后,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单体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的浓度,DAS 2.1.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得到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纳米乳和单体姜黄素纳米乳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1.50h和1.00 h;C_(max)为(85.87±2.53)和(85.60±2.30)μg/L;AUC0~72 h为(788.23±52.04)和(1 345.50±64.88)μg/L·h。表明姜黄素纳米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比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纳米乳更好。  相似文献   

2.
作为常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酚类化合物在果蔬、谷物、茶、咖啡等植物性农产品、食品和饮料中广泛存在。酚类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调节血糖血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调节肠道微生态等。酚类复杂混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与其吸收特性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酚类在消化道小肠和结肠段的吸收规律,总结了肠道菌群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介绍了近年来酚类对肠道菌群调节研究的进展。膳食酚类复杂多样,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且这一过程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酚类的吸收和作用机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可借助宏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高通量代谢组学的发展来不断推进本领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SD大鼠口服灌喂给予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药代动力学特征。将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服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混悬液后,于不同时间点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HPLC法测定血浆中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单体姜黄素的浓度,DAS 2.1.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单体姜黄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0.75 h和0.25 h;Cmax为(62.90±2.64)μg/L和(61.64±4.30)μg/L;AUC0~72 h为(281.75±3.61)μg/(L·h)和(171.79±32.18)μg/(L·h);AUC0~∞为(291.31±15.15)μg/(L·h)和(190.46±43.81)μg/(L·h)。表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单体姜黄素相比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动脉硬化、抗炎、抗病毒等生理药理活性,这些健康效应取决于人体对其生物利用度。虽然食品中天然多酚的含量很高,但由于多酚的大分子、稳定性低、被动扩散等原因,其利用率很低。乳酸菌是肠道益生菌,能产乳酸及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具有抗氧化、抑菌等功能,广泛用于发酵果蔬汁。乳酸菌发酵可将结合酚转化为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游离酚,提高多酚的生物利用度。该文对乳酸菌发酵果蔬汁中多酚成分经乳酸菌发酵进行代谢转化,提高多酚生物利用度等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益于人体健康的发酵果蔬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能够显著促进人体健康。肠道菌群也被证明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肠道菌群紊乱会增加患炎症性肠病、肥胖和结直肠癌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本文综述膳食摄入的黄酮类化合物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增加菌群的多样性以及促进菌群有益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来发挥其生物学活性。肠道菌群影响膳食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和代谢模式,并通过产生肠道菌群介导的小分子活性代谢产物,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生物学活性在体内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肖玉欣  王楠  王婧  谭碧娥 《食品科学》2022,43(9):275-284
鞣花酸(ellagicacid,EA)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众多蔬菜、水果及坚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经过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生成尿石素类物质。但EA在肠道中的利用度较低;而其代谢产物尿石素类较易被肠道吸收,故被认为是发挥EA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研究表明,EA及其代谢产物尿石素可有效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肠道健康、预防或抑制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EA及尿石素的营养生理作用主要包括抗氧化、抗炎及微生物菌群调控等作用。本文综述了EA及尿石素的结构、代谢途径、生物活性及其在肠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梁文欧  赵力超  方祥  王丽 《食品科学》2019,40(9):283-289
膳食摄入大豆异黄酮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大豆异黄酮糖苷组分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可产生生物活性和生物可利用度显著提高的新型微生物转化物,促进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充分发挥。同时,大豆异黄酮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结肠中的微生物酶活性,改变结肠菌群代谢能力。本文将对大豆异黄酮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肠道微生物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作用、大豆异黄酮对肠道微生物及其酶活性的调控作用以及大豆异黄酮及其肠道转化产物对健康的作用。以期为膳食组分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促进人体健康研究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Cs)为代表的一大类天然来源的多酚化合物,被证实兼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和防控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等生理功能,在人类健康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利用度不佳是阻碍PACs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虽然PACs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多见,但已有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表现出促进PACs分解代谢、提高其生物活性、改善生物利用度等积极作用,且PACs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肠道有害菌而发挥出良好的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二者间的双向调节作用也在各类常见代谢疾病中表现出潜在应用价值,研究前景良好。本文旨在比较PACs与花青素的异同点、归纳PACs的生理功能、综述其与肠道微生物尤其是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的相互作用,以期为人体健康潜在影响物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肠道吸收机制的膳食多酚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丹  廖霞  李瑶  石芳  王丽颖  明建 《食品科学》2017,38(7):266-271
膳食多酚是植物性食物的重要成分,不仅与食品的风味和颜色等品质直接相关,还有利于人体健康。由于它们在基质释放、消化、吸收、代谢和组织分布期间发生改变,使得各种酚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有一定的差异。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不一定具有最佳生物利用度,多酚的吸收转化及生物利用度是多酚生物活性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多酚肠道吸收机制为基点,综述了膳食多酚在胃肠道释放、吸收、代谢等过程,以期为多酚类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越发普遍,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健康。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已广泛用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研究。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THC)是膳食姜黄素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具有比姜黄素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胃肠道吸收,表现出多种优于姜黄素的生物学活性。因此,主要对四氢姜黄素的活性结构、体内代谢及调节糖脂代谢紊乱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四氢姜黄素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健康。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受宿主生理状态、遗传、饮食习惯、年龄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膳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最为重要且较为迅速的因素。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资源,杂粮、杂豆和果蔬等食物含有的膳食纤维和多酚等物质已经被证明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能够发酵膳食纤维,代谢后释放维生素以及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并选择性地促进一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宿主健康。此外,大部分酚类物质也在肠道中被肠道菌群代谢分解后进一步提高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从而改善宿主生理状态。本文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资源如杂粮杂豆以及水果蔬菜等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展望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代谢性疾病预防与治疗或膳食干预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美妙  王浩楠  邱哲瀚  肖杰 《食品科学》2022,43(13):351-360
植源活性物是指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特定健康效应的活性物质。部分植源活性物受溶解度低、胃肠道稳定性差、肠上皮细胞吸收及淋巴转运效率低、体内代谢速率快等因素影响,造成其经口摄入后健康效应发挥受限。乳液基递送体系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植源活性物的健康效应:1)改善植源活性物胃肠道溶解度和稳定性,避免活性物直接接触胃肠道环境,减少活性物的失活;2)乳液油相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形成胶束对脂溶性活性物起增溶作用,改善活性物在小肠处经血液或淋巴的转运吸收效率;3)调节活性物在消化道中的时滞性释放及特异性黏附行为,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或调控活性物释放吸收靶点等方式影响活性物与肠道菌群的互作过程。本文综述了乳液基递送体系的特点及优势,着重论述乳液基递送体系对植源活性物增溶、消化道控释吸收及与肠道菌群互作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在小肠内不易消化吸收,但可被大肠肠道菌群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代谢物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及调节胆汁酸代谢。因此,本文构建“RS-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营养轴系统,概述RS调控肠道菌群介导代谢物产生的作用机制,比较菌群发酵对RS表观结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产生的影响,阐述RS结构特性与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短链脂肪酸产量和胆汁酸排泄之间的关系,总结RS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物改善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此外,进一步展望RS-肠道菌群-胆汁酸之间的作用途径以及RS在代谢性疾病中与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饮食行为是造成茶叶活性成分吸收利用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概述了饮食对茶叶成分吸收利用的影响:1)进食时间、禁食行为及饮食限制改变生理条件和生物钟,造成机体吸收差异;2)饮食结构(蛋白质、糖类、膳食黄酮、维生素等)直接影响参与茶叶成分代谢的消化器官、代谢酶、转运蛋白;3)饮食模式影响肠道微生态,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与数量,间接影响茶叶成分吸收利用与循环分布。最后,展望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提高茶叶成分生物利用率方面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钙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对维持人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肠是钙吸收的主要部位,食物中的钙经胃酸溶解为离子形式后在微碱性的肠道环境内可能会形成沉淀,导致钙的吸收下降和生物利用度降低。而长期钙摄入不足则会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一系列骨代谢疾病。因此,选择能够提供高可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的钙的食物或补充剂十分重要。部分有机钙盐如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等可以在肠道中形成过饱和溶液从而增强钙的吸收。此外,多肽螯合钙也被证实有非常好的钙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可以作为新型的钙补充剂。本文综述了食物基质成分对钙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并对部分有机钙盐和多肽螯合钙的促钙吸收机理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钙的吸收与钙补充剂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着色能力强,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七大天然食用色素之一,是被WHO和FDA公认的天然食品添加剂。除此之外,姜黄素因其具有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同时还有酚羟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团,在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均有疗效,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该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姜黄素的生理活性及应用进行概括,并对姜黄素体内代谢途径进行综述,分析指出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并介绍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模型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为全面系统研究姜黄素生物利用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侯梦凡  胡晓 《中国食品学报》2022,22(11):410-433
近年来,肠道菌群成为研究人类健康的重要靶点,其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生物活性肽因具有安全性高,加工性能好,易被人体吸收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研究发现,生物活性肽具有一定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可以恢复肠道平衡。本文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生物活性肽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并展望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了,以期为相关机理的深入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藻多糖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膳食纤维,被用作益生元来改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肠道菌群是海藻多糖发挥功效的潜在靶点。肠道菌群在调控宿主的健康、营养、代谢和免疫稳态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多种海藻多糖不能被人体内消化酶降解,但可以被肠道菌群降解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作为肠道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并通过调节菌群结构与宿主肠道稳态,影响肠道微生态环境。此外,SCFAs和肠道菌群的改变与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海藻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类胡萝卜素是类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一类萜类色素,在维持眼部健康、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体不能合成这种色素,必须从膳食中摄取。人体摄入后,类胡萝卜素会经历复杂的消化吸收与代谢过程,并受到食物本身以及人体内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肠道是类胡萝卜素吸收、代谢最重要的场所。本文综述化合物结构、膳食因子、加工方式、包埋、转运蛋白、生物裂解酶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在肠道吸收、代谢的影响,并探讨肠道菌群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为类胡萝卜素体内的吸收与生物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芩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抗炎和降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是其降脂活性在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独特的胃肠吸收特征,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使得其需要较高的剂量才能达到良好的降脂效果,从而限制其应用。因此,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善黄芩苷的生物利用度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该研究从抑制脂肪生成、促进脂质代谢、抑制食欲、调节营养吸收和肠道菌群等方面总结了黄芩苷的降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并从胃肠吸收与代谢方面分析了黄芩苷生物利用度差的原因,进一步综述了目前改善黄芩苷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最后,对提高黄芩苷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推动黄芩苷在食品、营养和保健品领域中的高值化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