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4.
张铭  张杰 《电光系统》1995,(1):33-41
本文阐述激光二极管泵浦技术和2μm波段固体激光器的特点,综述二极管泵浦2μm固体激光器的研制情况,并着重介绍人眼安全Q开关LD泵浦的2.090μmHo:YAG激光技术。  相似文献   

5.
孙丽娜 《光机电信息》1999,16(12):23-26
在10年内,二极管泵浦Yb:YAG激光器的平均输出功率从23mW增长到1kW以上。在性能上已超过Nd:YAG激光器。由于Yb~(3+)激励离子的物理特性和柘榴石基质的固有的热物理特性决定其功率和光束质量。事实表明,在众多的二极管泵浦的固态激光器介质中,掺Yb钇铝柘榴石(Yb:YAG,Yb:LuAG)产生的能量最低。因此诸如透镜效应,应力双折射,晶体断裂等有害热  相似文献   

6.
固体激光器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剖析固体激光器从一开始就处在激光研究的中心地位,第一台激光器就是固体激光器,即掺Cr3 离子的Al2O3红宝石激光器。自从证实首次激光以来,数以百计的晶体、玻璃,甚至塑料都作为基质使用,证实了各种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的激光作用。体积小、储能高、激发方案简单和可靠等的优点使固体激光材料研究一直保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只有少数几种激光材料能转向长期商业应用。毫无疑问,Nd:YAG是市场上和使用中的主要固体激光器。YAG基质材料虽然不太理想,但机械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有用结合目前还没有任何其它材料能够超…  相似文献   

7.
8.
固体激光器的三种关键技术要求提供技术预测的任何机构很大程度上都与自身和消费者、产业界的接触有关。有了这个约定,笔者的观点是:整个90年代固体激光产业几个关键领域的产品和进展将是光参量振荡器、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和小型坚固激光器。虽然光参量振荡器并不...  相似文献   

9.
10.
段云 《电光系统》1997,(3):21-27
高功率二极管阵列自8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在这10年间,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在海外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最后,多模工作中,1.06μm的CW输出功率已超过300W,单频工作中也已获得了20W的CW功率,高的光束质量、1km高的平均功率,可重复性脉冲激光系统也已研制出来。本文概述了世界上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最新进展,包括Q开关激光器,特别感兴趣的是工业应用,如:激光材料加工。  相似文献   

11.
可见光固体激光器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掺钛蓝宝石激光器的发明为固体激光研究人员评审二极管泵浦激光材料提供了新工具[1]。科学家演示了掺钛蓝宝石泵浦激光向红外激光输出的近量子极限转换。二极管泵浦激光器的实际性能远低于这种期望。但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二极管激光器最终开始赶上早期的...  相似文献   

12.
13.
以激光二极管侧向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在其结构上与灯泵的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实验室已成功地采用这种方案产生较高功率。不久前,柏林激光医学技术有限公司(LMTB)介绍了一种最大连续波功率达1600W的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尽管功率较小的端面泵浦激光器的优点是效率比侧面泵浦的高,所用部件也少,结构紧凑,但至今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平均功率仍限制在10~15W。柏林技术大学开发的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新方案基于谐振腔内光束的折选.与传统的折造式谐振腔的区别在于:基模不是沿着谐振腔光轴运行.由于特殊的谐振腔结构与泵浦光分布…  相似文献   

14.
Tm:YAG激光器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福云  曹余惠 《激光与红外》1997,27(2):70-73,80
文中叙述了Tm:YAG激光器和Cr,Tm:YAG激光器受激发射的理论,激光性能及其发展历史。把Tm:YAG激光器和Tm,Ho:YAG激光器作了全面比较。指出二极管泵浦的Tm:YAG激光器在各种运转条件下都是高效率的,在相干激光雷达和外科医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LD泵浦的高效率YVO4/KTP红光激光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用国产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泵浦Nd∶YVO4产生1.342μm输出,用Ⅱ类临界位相匹配KTP腔内倍频实现671nm的红激光输出。当泵浦注入功率为1.05W时, 倍频红激光基模输出达48mW,光光转换效率达到4.7%,经扩束准直后测得光束发散角小于0.5mrad,偏振比高于110∶1,24h连续工作功率稳定性优于±3%。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