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就农业在现代化中的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实现的主体,关键因素,途径以及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为世界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农业政策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贷计划、农业资源的保护、农业支持与反危机措施等各项政策保护,推进了美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从中可以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3.
几千年的农耕历史所形成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农产品的选择、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工具的改良和解决土地与人口之间的矛盾等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揭示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农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历经了100多年时间,其中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农业立法表明了农业立法与日本的工业化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制定农业立法,首先应该确立为农村、农业、农民自身服务的理念,并应该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现状调谐。同时,在借鉴国外的农业法律制度时,更多地应该走进他们的历史,而不应是对先进国家的现实制度的抄袭。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武术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现代竞技武术而言,更需要继承、发展和创新.要树立正确的武术文化变革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华传统武术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2006~2015年合肥都市圈农业现代化有关数据,以都市圈七市为基本分析单位,从三个维度10个指标出发,采用现状分析和综合指数法对都市圈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合肥都市圈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呈现明显抬升趋势;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经济三个维度也都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七个市农业现代化水平逐年提升。但都市圈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区域间差距、联动发展、发展方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后从五个方面给出优化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利用信息科技改善传统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建立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湘、赣、鄂、皖四省"二化"的协同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省"二化"协同发展水平整体较好,相互间的差距不明显,湖南、湖北的"两化"协同度较高,安徽、江西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农业经济哲学,正面地回答了农业和工业关系的难题,确立四个现代化以农业为首位的可持续性战略。  相似文献   

9.
农业在近代美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的现代化促进了美国工业和政治的现代化,并且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中小农场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单位,同时也是推动北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农业生产不断集约化的同时,农业商品化的程度也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从航天育种,卫星遥感土地资源调查,农作物卫星监测和估产三个方面阐述了航天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并以确凿的数据证明,航天育种技术已经产生了惊人的增交效果,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需要区域文化的支撑。本文分析了中原文化对建立中原经济区的引领和阻滞。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发掘中原文化中的精华,指导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同时还需要建设中原文化,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发展商不开文化的支撑,资本主义经济依靠的是个人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经济凭借的是集体主义文化;计划经济借助的是大公无私的奉献文化,市场经济依托的是合作互利的和谐文化.同样,中原经济区建设也需要一种文化来支撑,这种文化就是享誉中外的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支撑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的引领、文化产业的勃兴、精神价值的支撑、经济发展的保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支持,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中原经济区在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社会管理以及一些制度建设不断跟进。作为法院系统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运用能动司法方式服务中原经济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参与中原经济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中原经济区司法机制等方面对能动司法作以尝试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中部腹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全国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多因素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中原经济区综合竞争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有利于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发展的差距,从而为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均衡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合许昌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实际情况,分析现有综合交通运输存在问题,研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许昌市对内对外综合交通网络构建,以提高许昌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区位优势,促进许昌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互为因果、互为前提。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手段,更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而教育现代化是推动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者自身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原经济区会计人才市场所出现的"两缺"现象,重点分析了河南各高校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原区高校的会计教学创新尤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实训中更加注重多学科能力的培养;二是融入风险意识,提高学生的风险预测能力;三是更加突出职业判断能力,在讲授专业的同时不可忽视职业道德内容。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需要,从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招考制度、办学体制、财政投入等方面,对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状,河南高职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重质量、重内涵,增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办学模式,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从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世纪之交建筑业发展的大环境,探索建筑业现代化的基础内涵和途径,总结我国建筑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