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TB/T 3475.1-2017《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 第1部分:曲轴》与TB/T 1742-2011《机车、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 球墨铸铁曲轴》和TB/T 2385-2011《内燃机车用柴油机零部件 锻钢曲轴》的技术差异进行分析,使得机车、动车组柴油机用曲轴的设计人员、制造企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标准,增强新标准的宣贯效果。  相似文献   

2.
1 通用金相检验技术标准GB/T 4342—1991《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5030—1985《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GB/T 7232—1987《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GB/T 11250.1—1989《复合金属覆层厚度的测定金相法》GB/T 13298—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15749—1995《定量金相手工测定方法》ZB N 71004—1987《标准显微维氏硬度块》YB/T 5148—1993《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2 有关钢的金相检验技术标准GB/T 224—1987《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GB/T 225—1988《钢的淬透性末端淬火试验方法》GB/T 226—199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相似文献   

3.
JB/T 6141.4-1992重载齿轮渗碳表面碳含量金相判别法JB/T 6289-2005内燃机铸造铝活塞金相检验JB/T 6290-1992内燃机筒体铸造活塞环金相检验JB/T 6720-1993内燃机进、排气门金相检验JB/T 6724-1993内燃机球墨铸铁活塞环金相检验JB/T 7709-1995渗硼层显微组织、硬度及层深检测方法JB/T 7710-1995薄层碳氮共渗或薄层渗碳钢件显微组织检测JB/T 7713-1995高碳高合金钢制冷作模具显微组织检验JB/T 7792-1995铸造铝镍钴永磁合金金相图谱JB/T 7946.1-1999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硅合金变质JB/T 7946.2-1999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硅合金过…  相似文献   

4.
正GB/T 226-2015《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的酸蚀检验,其他材料的酸蚀检验可参照该标准执行,规定了检验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的热酸腐蚀法、冷酸腐蚀法(含枝晶腐蚀法)及电解腐蚀法。GB/T 226-2015准替代GB/T 226—1991《钢  相似文献   

5.
60kg/m钢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起皮缺陷。采用金相检验和低倍检验等方法对表面起皮钢轨的显微组织和低倍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起皮缺陷的形成是由铸坯角部裂纹和中间裂纹所引起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已于2022年7月1日实施的TB/T 3571.2—2021《内燃机车滤清器第2部分:燃油滤清器》规定了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及滤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适用于内燃机车柴油机用燃油滤清器及滤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对其与TB/T 1437—2013《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的技术差异进行分析,以期内燃机车燃油滤清器的设计人员、制造企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新标准,增强新标准的宣贯效果。  相似文献   

7.
AT道岔钢轨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裂纹。采用化学分析、低倍、金相及夹杂物等方法对该钢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低倍组织和显微组织正常;而由于感应线圈与道岔钢轨之间的距离设置不当,在进行感应加热时局部区域出现加热温度过高,在该区域形成不同程度的过烧、过热组织和龟裂纹等缺陷;在随后的锻压加工过程中缺陷又进一步扩展,最终形成较大的裂纹而开裂。  相似文献   

8.
某MB15变形镁合金模锻件纵梁低倍试样表面出现条状缺陷。通过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和能谱分析对条状缺陷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缺陷的性质为偏析,其产生原因为锆元素偏聚,在模锻时沿零件变形方向纵向分布,低倍腐蚀后暴露出沿流线方向分布的缺陷形貌。  相似文献   

9.
某出口低合金钢转向架焊接构架的焊接工艺评定对该焊接接头的低倍检验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合理配制腐蚀溶液,增加腐蚀溶液的种类,并严格规范腐蚀步骤,确定了合理的低倍检验用金相试样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使用8%硝酸酒精溶液(体积分数)及过硫酸铵饱和水溶液制备的焊接接头金相试样各区域清晰可见,制样质量稳定,能够满足该焊接构架的焊接工艺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718钢锭加工制造模块时,发现探伤不符合GB/T 6402-2008标准Ⅲ级要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块探伤不合格是内部白点缺陷造成的。尽管718钢锭中氢元素的含量较低,但模块加工制造后快速冷却且未进行去氢退火处理,导致模块内部产生白点缺陷。通过改善母材质量、增加缓冷及去氢退火工序可预防白点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