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真  汪伊芬  万敏 《华中建筑》2022,(10):111-116
绿网城市理论是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创新型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其提出后尚未在高铁新城进行过规划设计运用尝试。首先对高铁新城与绿网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回顾,针对信阳高铁新城的立地环境提出“高势探路、低势设绿、纵横组网”的绿网城市构建思路,并探讨了其理论实现途径;阐述了由此生成的“感应自然、水润指掌”“南北天街、顺应东鸡,东西大道、跨越山水”的绿路两网布局特色,总结了实验呈现出的人车分流、人本主义、绿量精明、科学智慧等与绿网城市适宜之特点,同时展示了该高铁新城具有的绿网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琳  吴敏 《中国园林》2015,(4):58-61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建构是平衡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二者关系的有效途径。在剖析当前城市规划编制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致力于研究绿网建构与现行城市规划编制的衔接方式,使绿网建构的科研成果能尽快融入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中。将衔接方式表述为分2个层面的规划,即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建构规划与以绿网建构为导向的城市开发管控导则。探讨了建构规划的编制内容,研究了以绿网建构为导向的城市未来增长格局预景。架构了管控导则的指标系统,总结了城市绿地生态交错带的特征及其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绿图计划作为一个综合的规划框架,在美国的城市发展中发挥媒介作用,平衡了自然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通过对美国较为成功的绿图计划案例进行探究,尝试总结归纳出美国绿图计划的构建步骤和方法,分析其在制定过程中与城市各行各业的密切联系,以及在城市各个领域的推动力,为我国解决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绿网城市是将一定宽度的公共绿带网络与城市道路错位交织的方式分割布局城市空间,且将海绵、绿道、绿街和地下市政管网四大功能植入其中的创新性城镇规划设计理论。该理论目前还从未在丘陵山地进行过实证研究。首先梳理了绿网城市、特色小镇的理论、实践和政策背景,结合对襄阳市尹集乡文教特色小镇的丘陵山地环境分析,阐述了丘陵山地进行绿网建构的“高势探路、低势设绿、纵横组网”的实验方法与过程,以及由此生成的“南北天街、顺应摩旗,东西大道、越山观水”的路网特色,和“感应自然、五指拈花,低势海绵、指状渗透”的绿网特色。最后立足文教特色小镇核心区展示了其丘陵山地实验的城市设计成果,在验证该理论丘陵山地适宜的同时,还为尹集文教特色小镇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规划建设指导。  相似文献   

5.
行业     
《城乡建设》2012,(1):19-19
北京市:积极建设"绿屏绿网绿景"生态体系2011年是国际森林年,北京积极开展“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生态体系建设。一年来,北京市新增绿地1180公顷,改造公园绿地572公顷,完成滨河森林公园建设2512公顷,改建道路绿化450公顷,改造老旧小区的绿地113处,新建屋顶绿化11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龚洪波 《城市建筑》2022,(10):15-17
目前,城市基本生态控制区重视保护而轻视发展,“绿中村”受政策限制不能开发建设,改造工作停滞,并引起了新的城市管理问题。本文分析了绿中村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适当保留原村庄的解决思路,并阐述了微改造理念。基于绿中村生态保护、文化重构、社会参与的三个更新目标,本文提出了微改造理念在绿中村更新实施的六个步骤,通过导入新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分类修缮房屋、导入外部人才等措施促进绿中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姣姣  龙良初 《城市建筑》2022,(24):164-167
历史城区普遍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何在创造宜居环境的同时延续历史城区的地方文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桂林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演变的梳理,总结其不同时期的典型特征,基于对历史城区城绿关系要素特征与城绿发展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绿环、共生绿链、活力绿网的构建策略,最终形成环+链+网城绿共同体的城绿发展模式,旨在维护城市系统的融合,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城市绿心是指城市群或城市片区之间具有一定规模、由多个组团围合的绿色空间,其性质不是单纯的城市中央绿地,而是包含公园、林地、农田、湿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具有联通生态要素等复合功能1,2。城市绿心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其保护规划和建设能有效整合城市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绿心”概念最早在1958年于《荷兰兰斯塔德发展纲要》出现3,自此绿心规划理论得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海涛 《城乡建设》2006,(12):26-31
11月2日,江苏省建设科技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周游作主旨讲话,明确“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建设科技工作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副厅长顾小平作工作报告,分析“十一五”期间建设科技事业面临的形势,部署“十一五”期间建设科技工作任务。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目标,对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建设科技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会议总结交流了江苏省建设科技工作经验,表彰了“十五”期间在技术创新和和先进个人。会议同期举办了2006中国(江苏)首届建设科技暨绿…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使得少数民族自治州小城镇城市风貌改善面临良好的机遇。如何避免干城一面,营造少数民族文化下独特城市风貌,成为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困惑。本文从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两个方面对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进行分析,总结现有问题,并分别从构建“山水环绕,绿网覆城,民风昌盛”方面提出改善性建议。本文认为只有充分关注城镇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要素,在开发建设中有意识传承延续特有民族文化特点,才能真正营造出独特的城镇风貌,创造“生态、和谐、独特”的宜居型小城镇。  相似文献   

11.
别治明 《山西建筑》2007,33(19):21-22
通过对我国当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内的文物建筑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被保护或被毁灭现状的分析认识,提出了保护的“质”和“量”是随着城市发展深度的不同而异,文物建筑是在发展中求保护的观点,针对文物建筑的保护与抢救这一亟待解决的历史性问题,总结了文物建筑保护与抢救的一系列方法及原则。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化生态学问题的思考(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城市绿化最主要的功能应定位在生态上的观念,提出了“农村支撑城市、构筑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网”的指导思想以及“适地种树”的生态原则和把“森林引进城市”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对城市发展和城 市生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国情,在 分析当前绿色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误区的基 础上,借鉴传统城市“绿心”的思想内涵,针 对旧城绿色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旧城“绿 心”的建设思路,并从规模等级、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交通建设4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并以江西省鹰潭市旧城“绿心”规划为例,以 期为对我国旧城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西首府南宁城市品牌的建设策略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建“中国绿城”既是城市形象战略,同时又将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南宁市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绿城”这一概念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不仅是指外观上的“绿”,物质上的“绿”,同时也是人丈上的“绿”、精神文明上的“绿”。  相似文献   

15.
珍惜自然之美--也说武汉南岸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领  李韩  文益民 《规划师》2004,20(3):61-62
武汉南岸嘴在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及人文历史等方面都有其独特魅力。开发建设南岸嘴,应注重保护其沿江景观的历史文化认知性,使之成为武汉市民的开敞、自然的“城市绿心”。在南岸嘴建设“标志性景观”并不能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只能破坏其原有的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一、生态环境应重“特色”海口终年椰林葱绿,蓝天白浪,万紫千红,是我国富有迷人热带椰林风光的滨海城市,具有春荣、夏秀、秋华、冬青的万姿千态,海口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对城市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而且也为大特区城市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基础。海口市生态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绿”——绿得浓、绿得迷人,据说还绿得长久。如何在此基础上与大特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总目标相适应,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海口  相似文献   

17.
论述绵阳城市概况及其发展,结合城市建设理论,探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着重指出,城市建设必须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实施保护,完善和利用,发展城市绿发广场,塑造新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8.
从2000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民”和“造城与造绿同步”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把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连续三年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拆墙透绿、“黄土不见天”和公共绿地建设等一系列园林绿化和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城  相似文献   

19.
激活城市——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文化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城市传媒”与“城市织补”像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建设与复兴并有效地解决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本文在解读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同去,将城市触媒理论与城市织补理论应用于其中,图图找出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最大化的方法,并对哈尔滨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福建建筑》2013,(4):122
<正>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福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精神,莆田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宏伟目标,充分利用城市独特的"五山、四水、三湾、二岛、一心"自然山水生态格局,编制了《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宜居莆田建设纲要》,大手笔规划控制保护了65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绿心,保护了莆田城区的6万多亩荔枝林,为"生态莆田、宜居莆田、幸福莆田"建设提供了生态环境保障。莆田绿道网的建设是宜居港城建设的重要工作,是一项惠及万民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