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近年来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寻找成藏条件相对明显的高、中潜山向寻找埋藏更深、更隐蔽、更复杂的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转变.从基底构造活动、潜山类型、岩性及储集层特征、生烃系统、输导体系等多角度探讨了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条件;同时,考虑潜山内幕油气藏的特点,结合勘探实践,从潜山与油气的关系入手重新建立潜山内幕油藏实用分类方法,拓宽了潜山找油领域,形成了具有低幅度、多期裂缝、多油源充注特点的潜山内幕目标成藏模式.通过对辽河坳陷低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与勘探实践,2001年至2006年,低潜山和潜山内幕累计上报三级储量分别达2.54×108t和1.76×108t,为辽河油田增储稳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潜山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 ——以辽河坳陷为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近年来,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寻找成藏条件相对明显的高、中潜山向寻找埋藏更深、更隐蔽、更复杂的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转变.从基底构造活动、潜山类型、岩性及储集层特征、生烃系统、输导体系等多角度探讨了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条件;同时,充分考虑潜山内幕油气藏的特点,紧密结合勘探实践,从潜山与油气的关系入手重新建立潜山内幕油藏实用分类方法,大大拓宽了潜山找油领域,形成了具有低幅度、多期裂缝、多油源充注特点的潜山内幕目标成藏模式.通过对辽河坳陷低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与勘探实践,2001-2006年,低潜山和潜山内幕累计上报三级储量分别达2.54×108t和1.76×108t,为辽河油田增储稳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图7表1参2Z  相似文献   

3.
刘汉之 《特种油气藏》2010,17(1):20-23,28
依据研究区的基本地质特征,运用变质岩潜山成藏特征分析方法分析茨榆坨地区变质岩潜山成藏条件,认为构造与储层是控制油气成藏的要因。首次采用变质岩潜山顶界识别技术、断裂识别技术及变质岩裂缝预测技术等手段,有效地研究成藏条件,并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指出本区可发育变质岩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和变质岩内幕型2种油气藏;提出中高部位的潜山是寻找风化壳型或不整合面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而中、低部位的潜山是寻找变质岩内幕型油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近几年辽河坳陷勘探实践中,发现了多个变质岩潜山内幕裂缝性油藏,取得了变质岩潜山深层可以富集油气的认识.在总结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从地层岩性特征、烃源岩、供油"窗口"等方面分析了对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变质岩潜山存在多种岩性组合,纵向上呈"似层状";裂缝发育受构造活动和优势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优势岩性"序列决定了储层与隔层交互发育;潜山内幕多套储、隔层组合与烃源岩有机配置,具有形成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可能;油气的分布受内幕裂缝体系及致密隔层所控制.该研究为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认识拓展了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辽河坳陷成藏太古宇潜山的油底类型、内幕隔层性质及油底之下油气层显示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一套成藏太古宇潜山内幕深层勘探潜力的评价方法,将成藏潜山内幕深层的勘探潜力分成18种类型,其中,多种类型具有内幕油藏的勘探前景。利用上述方法对辽河坳陷已发现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进行重新评价,结合油源和疏导条件等潜山内幕成藏的必要因素,筛选出7个有利的成藏潜山内幕深层勘探目标区。目前,在预探工作区部署的探井已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拓展了辽河太古宇潜山内幕的勘探领域,深化了辽河太古宇潜山内幕成藏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
辽河坳陷变质岩潜山内幕油气成藏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形成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基本条件入手,提出"优势岩性"的概念,认为变质岩潜山中"优势岩性"可以成为储集层、非"优势岩性"成为潜山内幕的隔层。原岩恢复研究发现辽河坳陷部分地区的非储集岩(角闪岩类)的母岩为沉积岩,角闪岩继承了沉积岩母岩的层状结构形成潜山内幕层状隔层。在此基础上对辽河坳陷的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进行分析,提出了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具有层状结构,建立了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成藏模式。在潜山油气勘探中提出"岩性选优势、山内寻隔层、内幕探油藏"的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勘探思路,为辽河油田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的勘探提供认识依据。  相似文献   

7.
冀中坳陷隐蔽深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发现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具有潜山油气藏形成与富集的良好地质条件,已发现了以任丘潜山为代表的一系列大中型潜山油气田(藏)。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积极预探隐蔽的深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藏,又发现了牛东1超高温深潜山油气藏、长3古储古堵潜山内幕油气藏等多个隐蔽的富集高产潜山油气藏,展现出该领域的良好勘探前景。碳酸盐岩深潜山储层物性受埋深影响小、储集物性好,且具有油气早期充注、长期充注和高压充注特点,成藏条件优越;潜山内幕存在多套储盖组合,可以形成多种源山接触方式,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与潜山内幕储层物性的耦合关系控制油气成藏。隐蔽的深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发现,主要得益于解放思想、精细研究、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潜山油气藏的勘探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综述.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总结了潜山的各种分类与特点.阐述了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一是有利的构造发育背景,二是生储运聚各项参数的有机配置.介绍了潜山油气藏的分类和储层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模式,重点探讨了潜山内幕油气藏.最后,对古潜山油气藏勘探的典型技术与流程进行归纳,并对目前潜山油气藏勘探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的深入,较隐蔽的潜山内幕油气藏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从整个冀中坳陷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潜山构造演化和内幕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将坳陷内发育的潜山内幕油气藏分为4类:断阶-断块型潜山内幕油气藏、断脊-断块型潜山内幕油气藏、残丘-断块型潜山内幕油气藏和残丘型潜山内幕油气藏,其中断阶-断块型和断脊-断块型潜山内幕油气藏的潜力较大。不同类型的潜山内幕油气藏分布在不同的二级构造带上,此外,它们还具有近源分布和差异聚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凤河营潜山成藏条件再认识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廊固凹陷凤河营潜山已有40多年的勘探历史,发育有潜山顶和潜山内幕两种油气藏类型,潜山顶勘探程度较高,但潜山内幕勘探程度却很低.通过对潜山构造发育特征、油源条件、储盖组合、油气输导体系、圈闭类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凤河营潜山具有形成早、定型晚于生排烃高峰期的特点,但潜山内幕圈闭却具有形成、定型均早于生排烃高峰期的特点.潜山内幕发育多套含油层系,内幕油藏多次充注、持续运聚,分析认为,凤河营潜山内幕具有更好的勘探潜力.其中京101潜山具有潜山顶和内幕(府君山组、雾迷山组)两种类型圈闭3套目的层段,是突破凤河营潜山及潜山内幕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兴隆台古潜山带勘探实践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隆台古潜山油藏是辽河油田最早发现的古潜山油藏。长期以来,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以及认识上的局限性,限制了古潜山带的勘探进程。近年来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导,开展了4000m以下深层古潜山、巨厚隔层下古潜山以及古潜山深部的勘探,并取得了认识上的突破。突破了以往变质岩古潜山风化壳含油的观念,取得了古潜山内幕深部可以成藏的认识;古潜山储层受埋深成岩作用影响较小,深层古潜山仍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供油窗口的存在是古潜山成藏的关键因素,巨厚隔层下古潜山可以成藏,建立了古潜山内幕裂缝性油藏成藏模式。此次研究对于拓展勘探领域和空间,丰富石油地质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经50余年勘探,渤海海域暴露型潜山已获得渤中19-6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发现,中生界覆盖型潜山一直未取得规模型勘探突破.近年来,针对制约覆盖型潜山勘探的成储和成藏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相关的地质新认识.认识到"垂向顶部差异、横向内幕连续"是大型变质岩潜山优质储集层分布模式,内幕网状裂缝型储层是覆盖型潜山主要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塔里木盆地三道桥地区潜山储层有利发育区,在钻井取心岩性观察、薄片鉴定基础上,结合潜山地震相分析,明确了该区潜山岩性及储层特征——区内存在白云岩、浅变质岩及变质岩3种岩性的潜山,潜山储层以裂缝为主;运用地震振幅属性圈定了潜山岩性分布范围;利用高精度相干体属性对裂缝有利区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在后期钻井中得到证实,获得了良好的油气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岩潜山是渤海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渤海海域过去几十年的油气勘探中 ,潜山领域始终处于次要地位 ,但渤海周边陆区潜山领域的勘探成果相对比较突出 ,已发现了一些大、中型潜山气田。在总结渤海湾盆地陆、海探区潜山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 ,分析了海域潜山油气藏的类型、主要特点及潜山天然气成藏条件。以渤中凹陷为中心的中南部海域具备潜山天然气勘探的优势和潜力 ;渤中 2 0 2 2等潜山构造带是可能发现大、中型潜山气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5.
辽河坳陷潜山油藏变质岩储集层原岩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坳陷古潜山区域变质岩由粒岩、片麻岩和角闪质岩类组成,在薄片微观结构观察基础上,应用岩石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原岩分析。各种图解相互印证,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岩性与其原岩之间的关系。大民屯凹陷中央潜山带的角闪岩具明显火山岩特征,而粒岩则是沉积成因,兴马潜山带的片麻岩类原岩为沉积岩。原岩恢复为深入研究潜山油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古潜山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多层次分布特征,从岩性特征、构造活动、烃源岩、供油"窗口"、封盖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对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成藏模式。取得了裂缝发育受构造活动和优势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变质岩古潜山存在多种岩性组合、可形成储隔层交替分布、古潜山侧向供油"窗口"是其内幕成藏的关键、供油"窗口"的幅度决定了纵深方向含油气范围等认识,有效地指导了辽河坳陷古潜山深层的勘探实践。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勘探潜力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湾盆地潜山勘探历经40余年,通过勘探历程与发现规律分析认为,以10年为一个阶段,潜山勘探经历了规模发现阶段、勘探低迷阶段、缓慢发现阶段,目前正处于新的勘探阶段.深层资源研究证实油气资源丰富,潜山勘探具有坚实的资源基础.潜山勘探现状分析表明,潜山类型、潜山勘探层系、勘探深度、不同勘探区域勘探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并在不均衡中孕育着巨大的勘探潜力.辽河坳陷兴隆台潜山与冀中坳陷牛东深潜山的勘探表明,深层变质岩和碳酸盐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未来潜山勘探深度将不断加深,4000m以下将成为勘探的热点;潜山类型将由以风化壳型为主向潜山内幕型转变,凹中、凹边隆起(凸起)是内幕潜山勘探的重点;潜山勘探发现具有明显的坳陷接替式,黄骅坳陷、辽河坳陷的滩海以及以往受认识局限制约的低勘探程度区将成为勘探重点.通过勘探程度等条件分析,大兴-固安、曙北-牛心坨、长芦、王官屯-乌马营、燕南、笔架岭、海月等26个潜山带勘探潜力较大.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与成藏认识的提升,潜山勘探必将形成一轮新的规模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化东部探区潜山油气藏勘探前景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潜山油气藏是中国石化东部探区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其成藏条件受控于多种因素。从潜山的成山过程来看,先成潜山比后成潜山经历的溶蚀作用强,储层条件较好;从潜山储层的岩性来看,碳酸盐岩比碎屑岩更易遭受溶蚀,且储集空间易于保存;构造应力对潜山储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表现在断裂和褶皱有利于裂缝和地下溶蚀的发育;潜山储层与上覆烃源岩和盖层之间的就近配置利于油气进入潜山圈闭而成藏。下一步的勘探应分3个层次进行:一是深化济阳坳陷,扩大储量规模;二是突破东濮凹陷和苏北盆地,形成新的场面;三是探索南襄盆地和江汉盆地,积极寻找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