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在油气开发的后期阶段,特别是构造油气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时候,利用层序精细划分和沉积微相分析等方法来寻找隐蔽油藏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三维地震、钻井岩心、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控制沉积相空间展布,利用钻井和录井资料划分砂体小层,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柴达木盆地七个泉地区沉积相和层序进行精细刻画,同时在沉积相带内和层序格架之下研究砂体的连通性和空间展布。结果表明,在SSC5—SSC3沉积时期,研究区沉积主要以退积为主,在SSC2沉积时期经历了一次快速的水退过程之后,SSC2—SSC1沉积时期沉积基准面持续下降,后期主要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研究区渐新世下干柴沟组下段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沉积微相;扇三角洲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对砂体展布和砂体孔渗性以及试油结果的研究,并依据沉积相与层序格架分析,预测在七32井区附近发育的斜坡带砂岩透镜体和上倾尖灭砂体是岩性油藏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辽河坳陷双台子地区勘探程度低、物源类型多、沉积条件复杂等问题,以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相进行研究。通过岩心相标志分析,结合钻、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了研究区沙三段发育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相3种沉积相类型。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技术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格架,将沙河街组三段划分为沙三下层序、沙三中层序和沙三上层序3个三级层序。沙三下层序和沙三中层序上升半旋回时期以大规模发育湖底扇为主;沙三中层序下降半旋回和沙三上层序时期北部发育扇三角洲,南部发育湖底扇。总体上,湖底扇呈现不断向凹陷中心迁移的特征,规模上呈现由小到大、再变小的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3.
根据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结合野外露头的观察,将准噶尔盆地东部吉木萨尔凹陷梧桐沟组沉积相划分为扇三角洲、三角洲、河流、湖泊4种类型,并探讨了各亚相、微相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的空间展布与梧桐沟组的沉积体系演化。由沉积特征将梧桐沟组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区域主要发育滨浅湖相沉积,下段区域以扇三角洲、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能力,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代层序地层理论和沉积学理论,主要从地质、录井和测井资料入手,结合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发育特征、沉积微相发育情况。通过分析研究建立了欧利坨子沙三段的层序等时地层格架,将沙三段划分为一个完整的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所组成;该区沙三段物源主要来自北西向,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和湖泊相。研究区冲积扇扇中、扇三角洲和分流河道发育,为主要沉积相带。沙三上亚段以扇中和分流河道沉积为主,沙三中、下段以扇三角洲和滨浅湖砂坝。  相似文献   

5.
苏丹Fula坳陷白垩系AG组为典型的湖相裂谷盆地沉积。白垩系AG组油气资源丰富,随着勘探和开发的深入,需要分析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展布规律。为此,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在层序地层划分基础上,开展岩心分析、测井相及单井相分析,根据地震相确定沉积相,建立沉积模式,进而寻找油气勘探有利区。研究发现,AG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相砂岩、泥岩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和浊积扇等相带的砂体可作为有利储层,是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的有利勘探区域。该成果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质、测并和地震等资料,将莫里青地区古近系双一段划分为一个中期旋回,其上升半旋回进一步划分为1个短期旋回和2个上升半旋回,中期旋回的下降和上升半旋回分别对应I砂组和Ⅱ砂组,上升半旋回内部的短期旋回则对应Ⅱ砂组的3个小层.在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在双一段内识别出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3种沉积相类型,从双一段Ⅱ砂组到I砂组沉积时期,湖底扇和扇三角洲沉积体发育呈不断萎缩的趋势.扇三角洲前缘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湖底扇相的辫状水道微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7.
贝尔凹陷贝西地区南屯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量的岩心和测井、录井资料的研究,将贝尔凹陷贝西地区南屯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_1-SQ_4),共识别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湖相等5个主要沉积相类型.研究区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的控制:SQ_1沉积时期,贝西地区为南北分割的沉积格局,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SQ_2沉积时期湖平面进一步上升,统一的湖盆基本形成,沉积特征也与SQ_1沉积时期相似,但不同的是凹陷西南缘的物源区开始供给,形成新的扇三角洲;SQ_3沉积时期湖平面达到最大,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规模明显收缩,湖盆内以滑塌浊积扇沉积为主;SQ_4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增强,湖水面积萎缩,凹陷西北、北缘沉积体规模变化不大,但东南部物源供给不足,造成中东南部辫状河三角洲消失.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开展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研究。研究表明,登娄库组物源具有四周向中央汇聚的继承性特征,沉积相分布受盆地构造演化控制明显,主要发育了5种沉积相--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层序Ⅳ-d1为断-坳转换期的早期,沉积受断陷控制明显,致使沉积物快速卸载,各沉积体系向盆地内部进积的距离受到了限制,共发育了5个规模较大的分割式断陷和2个小型断陷。断陷周缘古凸起为冲积扇沉积体系的主要发育区,扇三角洲沉积分布于断陷的四周,扇三角洲前缘延伸到入湖处。沉积相主要以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相为主;层序Ⅳ-d2为断坳转换期的末期,研究区基本上形成了统一沉积物卸载区域,湖泊范围扩大,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以泛滥平原与滨浅湖的接触带为界,该界限以西主要发育来自西部和北部物源高地的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该界限以东湖泊相大面积发育,伴随高地物源区碎屑沉积物陆续注入湖盆,构成了规模不等的退积式扇三角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带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是今后该区登娄库组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9.
利用频谱属性趋势分析技术进行井上高级别层序划分,采用时频分析技术开展地震剖面上四级层序划分,使得沙河子组层序地层划分更加符合地质规律。将沙河子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和8个四级层序(体系域)。沙河子组沉积相主要为三角洲和湖泊相。莺山断陷的水进体系域晚期及水退体系域早期为湖泊发育面积最大时期,主要沉积半深湖—深湖相泥岩,为沙河子组主要的油气源岩。水进体系域早期及水退体系域在断陷盆地周缘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砾岩为沙河子组重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基础是多谱成像原理。文中利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探讨了洪浩尔舒特凹陷阿尔善组和腾-段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特征,分别选取均方根振幅、能量加权瞬时频率及相似性三种相互独立的属性对腾-段下部地层切片进行属性融合,属性融合后所蕴含的地质信息更全面,其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平面单元称为"同相块",代表具有相近的均方根振幅、能量加权瞬时频率及相似性的组合。相对于传统的单-地震属性解释技术,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沉积体的地震信息,对同相块的追踪可以准确地确定沉积相的平面展布范围,从而准确描述了洪浩尔舒特凹陷腾-段下部地层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分析表明:在腾-段下部地层沉积时期,在凹陷陡坡侧主要发育滑塌堆积扇相、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缓坡侧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滨浅湖—半深湖相;洼槽区主要发育滨浅湖—半深湖相、湖底扇相、水下扇相;滑塌堆积扇为腾-段下部地层的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1.
盆地沉积环境研究对于预测储层分布及分析储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在岩石学、沉积构造、古生物 学、沉积序列及测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对冀东油田高北斜坡带沙三段(Es3)沉积环境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 表明:Es3 沉积期为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沉积序列为 Es33 沉积期湖盆萎缩→扇三角洲发育、Es32 沉积期湖盆扩张→扇三角洲萎缩、Es31 沉积期湖盆再度萎缩→扇三角洲发育;高尚堡油田北东向中央构 造带的隆起过程使得研究区存在 2 个相对独立的沉积分区。 通过探讨沉积环境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认为: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形成储层砂体的主要沉积体;储层砂体的分布和发育规模均受到 扇三角洲发育特征的控制;沉积环境变化导致岩性在横向和纵向上有所变化,并引起储层非均质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辽河盆地滩海地区东营组沉积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岩心、钻井、地震等资料,运用现代沉积学的思路和方法,对辽河盆地滩海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滩海地区共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湖泊、滩坝以及湖底扇6种沉积类型。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受控于构造背景和湖平面变化。东营组三段沉积时期盆地沉降幅度大,为湖盆扩张早期,研究区沉积相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为主;东营组二段沉积时期为湖盆扩张时期,但构造活动减弱,湖盆变浅,研究区沉积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及滨浅湖-滩坝为主;东营组一段沉积时期为湖盆收缩期,除局部深凹为滨浅湖-滩坝沉积外,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13.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具多物源、多期次走滑断陷盆地的特征,其断裂复杂,物源期次、储层展布认识不足。文章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岩-电-震相结合,通过对莫里青油田双阳组二段层序主要界面的识别与对比,首次将研究区双阳组二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对应基准面中期旋回)和13个基准面短期旋回,建立了莫里青油田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结合粒度分析、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等方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进而利用相控随机建模的方法,拟合开发程度较高的A、B区块的储层展布特征,选取最优模型,实现对开发程度较低的C、D区块进行储层预测的目的。该方法成功在莫里青油田C区块南部双二段预测出6个有利含油储层,实现储层定性分析向半定量、定量化分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阿克库勒组阿四段发育多条条带状砂体,为塔河油田主要碎屑岩油藏之一,前人研究多认为此类砂体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但在成因解释方面存在一些矛盾,因而有必要开展新研究。从研究区岩性、粒度、沉积构造、相序等方面分析,显示阿四段属于湖盆边缘滨湖—浅湖环境沉积,条带状砂体为滨浅湖砂坝成因。依靠地震储层预测成果等,在研究区识别出了3期砂坝,并在研究区西部和东部发现2个季节性朵叶体,该区域内的砂体经过后期湖浪的改造后形成滨浅湖砂滩。参考前人地层、沉积等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区发育多期次滨浅湖砂坝沉积模式,认为塔河油田东部地区阿四段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控制面积变小,从而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滨浅湖环境,在滨浅湖环境内发育了多期次砂坝。  相似文献   

15.
桑合油田都一段扇三角洲储层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搞清桑合油田主力层位都一段(下白垩统都红木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变化情况,认清油水分布规律,文中利用大量的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根据岩性分析、岩心观察和油气显示资料,对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油田都一段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储层的岩性、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展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并对其含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本区主要以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局部存在重力流沉积。而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储集条件和含油性最好,是断陷湖盆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带。  相似文献   

16.
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渐新世涠三段是该凹陷最主要的储集层,因此对其沉积体系发育规律的研究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研究区钻井岩心精细描述入手,结合测井相、地震相、地震属性特征,确定了涠三段的沉积相并建立了断陷湖盆背景下的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碟状—席状反射、前积反射、水道充填反射是涠三段最富砂的地震相。涠三段发育滨浅湖相、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冲积扇4种沉积相类型。在滨浅湖背景下,受控于南缓北陡的半地堑湖盆结构,海中凹陷整体呈现出南北分异的沉积特征,表现为在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在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同时坡折带、断裂样式、沟渠古地貌等因素控制着来自三大不同方向物源的三角洲,南部企西隆起物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并受坡折带控制在平面上划分出平原与前缘,中部涠西南低凸起物源受断裂控制在西侧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西北部万山隆起物源的沉积物通过远距离搬运在研究区西北侧湖盆边缘形成辫状河三角洲。  相似文献   

17.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三工河组下段地震相—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在地震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波振幅、频率、连续性、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等特征,在研究区目的层划分出6种地震相类型。通过井-震结合,将地震相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沉积相。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下段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浊积扇、半深湖等6种沉积相(亚相)类型;同时该区发育5个规模较大的沉积体,大体上对应着北西、北东及南部3个物源区。综合分析认为,三工河组下段整体上岩性圈闭发育条件较差,局部发育的河口砂坝、滨浅湖滩坝、浊积扇等可以形成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8.
受侏罗纪—白垩纪区域构造拉张作用,松辽盆地形成一系列箕状断陷湖盆。勘探开发实践表明,箕状断陷湖盆形成较好的生-储-盖组合,具有较好的石油天然气勘探潜力。以松辽盆地南部梨南洼槽火石岭组二段(火二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测井、录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对断陷湖盆的层序地层、沉积体系以及充填演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梨南洼槽火二段可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沉积充填过程中,火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相类型。箕状断陷湖盆与地堑式断陷湖盆不同,虽然在断裂发育早期,断阶带和斜坡带均发育扇三角洲,但发育规模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盆地范围的扩张,不同构造带上沉积相带分异特征明显,断阶带上往往以狭长式、厚层和粗粒孤立扇三角洲沉积为主;斜坡带以大面积叠置薄层和细粒扇三角洲群沉积为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梨南洼槽火二段断阶带和斜坡带沉积差异主控因素,提出了早期箕状断陷湖盆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克拉玛依油田一东区克拉玛依组剩余油丰富,但分布规律复杂,具有“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精细刻画其沉积相特征,可对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帮助。 运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该区克拉玛依组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特征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各种相组合、相配置及其测井响应模式等综合分析,识别了一东区克拉玛依组的沉积相类型主要有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和湖泊相。 讨论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和纵向演化,认为克拉玛依组经历了 2 次湖侵,纵向上可划分为 3 个向上变细的正旋回。 在物性较差的沉积相中讨论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对油田的后期开发及剩余油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