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婷婷  刘玉平  孙宝国 《精细化工》2014,31(10):1229-1234
为了研究榴莲果肉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两种固相微萃取纤维提取了榴莲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与鉴定。采用保留指数和质谱进行定性,共鉴定出6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26种,含硫化合物12种,醇类7种,烃类7种,醛类3种,酸类2种、含氮化合物2种和酚类1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相对含量,相对含量较高的是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1-十四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反-2-丁烯酸乙酯、二乙基二硫醚、2-甲基丁酸丙酯、十四醛、乙硫醇。从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的香气特征可知,榴莲的香气主要是由酯类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赋予的,其中大多数酯类化合物是脂肪酸乙酯,含硫化合物中硫醇和硫醚的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黄藤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剂法得到野生黄藤根和茎的挥发性成分,将该挥发性成分上硅胶柱,以石油醚完全洗脱,浓缩得浸膏;对浸膏进行GC-MS分析,分别鉴定得到茎和根中挥发性成分的70和81个组分。这是首次对黄藤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Z号再造烟叶用香精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试验对SPME萃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选取65μm PDMS/DVB萃取头在载量5g、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min、脱附时间3min的条件下检测出Z号香精中有1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8种、酮类5种、醇类和酚类各2种、酸类和萜烯类各1种。通过对Z号香精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初步探究其对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永生  杨振  郑敏燕  耿薇 《广州化工》2011,39(4):100-102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性成分,探讨了不同纤维头吸附对分析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VB/CAR/PDMS纤维头能够有效地吸附花椒的挥发性成分;大红袍花椒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β-月桂烯(21.41%)、苎烯(17.06%)、β-水芹烯(10.60%)、γ-松油醇(萜品醇)(9.50%)、桧烯(8.32%)、β-罗勒烯(8.00%)、胺叶油素(7.09%)、罗勒烯(3.82%)、α-蒎烯(3.59%)、香橙烯(1.15%)、α-乙酸松油酯(1.08%)等萜烯类以及醇类或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6.
郑敏燕  古元梓  杜安  魏永生 《广东化工》2011,38(3):127-128,137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产自福建的、不同存放年份陈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存放年份对陈皮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没有影响,但对各组分质量分数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随存放时间的增加,陈皮挥发性成分的总量有所降低,主要成分柠檬烯的质量分数会增加,香柠檬烯、散花烃等组分的含量也会增加,但β-芳樟醇、α-松油醇、2-甲氨基安息香酸甲酯、α-法呢烯等成分的含量会降低,其余组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全叶青兰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6min和30min的顶空吸附时间所测得的全叶青兰中挥发性成分的组分基本一致,但各组分所占的比例有一定差异。全叶青兰挥发性成分中以萜烯类为主的碳氢化合物约占其总质量分数的50%,醇类化合物占到约20%,其它成分的含量高低依次为酯、酮、萜烯氧化物和醛类化合物,醚、胺及含硫化合物等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8.
紫丁香鲜花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紫丁香鲜花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紫丁香鲜花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37个组分,鉴定出了25个组分,并测定了各组分相对含量,包括α-蒎烯(3.19%),β-蒎烯(1.22%),β-芳樟醇(9.78%),苄甲醚(3.05%),对二苯甲醚(2.15%),紫丁香醇D(2.85%),十四烷(2.76%)(,Z),3,7-二甲基-1,3,6-辛三烯(59.9%),反式-橙花叔醇(0.35%)等。通过对紫丁香鲜花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紫丁香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陕西陈皮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陈皮的挥发性成分。采用65μm PDMS/DVB纤维头,于60℃条件下吸附30 min,再使用岛津CBB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25 m×0.25 mm×0.25μm)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陕西陈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柠檬烯(79.17%),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还有松油烯(4.47%)、α-法呢烯(2.85%)、β-月桂烯(1.60%)、γ-榄香烯(1.39%)、散花烃(0.91%)、大根香叶烯D(0.87%)以及β-芳樟醇(0.68%)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法对黔产南方红豆杉雄性叶、雄性枝皮,雌性叶、雌性枝皮、雌性果实、雌性果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研究发现,南方红豆杉不同性别不同部位所含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雄性叶、雄性枝皮中分别鉴定出45、40个挥发性成分,雌性叶、雌性枝皮、雌性绿色果肉、雌性红色果肉中分别鉴定出50、52、35、23个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南方红豆杉芳香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将得到的两种金合欢属植物的鲜花净油用GC/MS分离和鉴定其成分及质量分数,其中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 (Linn.)Willd.鲜花净油共鉴定出62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4.27%。银白金合欢Acacia dealbata lind鲜花净油共鉴定出67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6.4%。  相似文献   

12.
芦根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了芦根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加香实验。结果:共检测出45种成分,其中有糠醛(2.85%)、十六酸(15.7%)、亚油酸甲酯(4.99%)、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6.5%)等;将芦根的萃取液用于卷烟的加香实验,可以明显改善卷烟抽吸品质,有赋予卷烟特殊自然风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香草兰萃取物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90 %乙醇从香草兰豆荚中萃取香味物质 ,并用GC/MS分析其挥发性化学成分 ,鉴定出 19个已知化合物 ,其中醛类 5个 ,酯类 4个 ,醚类 2个 ,烷烃 4个 ,烯烃 2个 ,脂肪酸 2个。萃取物挥发性成分中 ,香兰素的相对含量最高 ,为2 9 .95 %。  相似文献   

14.
栀子花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栀子花的挥发性成分,将得到的两种栀子花提取物利用GC/MS分离和鉴定其成分及质量分数。其中鲜花净油共鉴定出61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2.73%。鲜花精油共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10%。  相似文献   

1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烤牛肉香精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烤牛肉香精中鉴定出2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羧酸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醇类和杂环类(吡嗪环、噻唑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用固相微萃取提取技术提取了日本常山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4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的91.73%。日本常山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α-蒎烯(相对质量分数32.09%),geyrene(16.39%),α-衣兰油烯(6.24%),β-石竹烯(5.68%),2-甲氨基-安息香酸甲酯(3.33%),吉玛烯D(2.71%),3,4-二乙烯基-3-甲基-环己烯(2.15%)等。  相似文献   

17.
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微萃取(SPME)两种方法对莳萝酊进行前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了其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两种方法从莳萝酊中共检出62个化学物质,其中SDE检出47个,SPME检出41个,二者共同组分26个。莳萝酊的主要成分有γ-松油烯、对-伞花烃、枯敬醛,4-乙基-3-壬烯-5-炔、百里酚、香芹酚、3-甲基-4-异丙基苯酚等,和国内产的大茴香、小茴香、红茴香、藏茴香的成分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构成了莳萝的特征香味。烟草的加香实验表明,莳萝有增加香气,丰富烟香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台睿  熊爽  王娇 《辽宁化工》2011,40(3):323-324
采用顶空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风油精中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共确定11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薄荷脑、樟脑、水杨酸甲酯、桉叶油、丁香酚等。其他成分包括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广西百色生姜挥发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分离22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19种成分结构,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7.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