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力系统用光电电流互感器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 ,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而光电互感器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答案。光电电流互感器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全光电式电流互感器 (MOCT) ;另一类则为混合式光电电流互感器 (HOCT)。分别介绍了这两种互感器的原理及结构特点 ,并分析了这两种互感器在研究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点。光电互感器的应用必将推动电力系统测量和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介绍了一种新型混合式光纤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原理、系统组成及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给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混合式光电电流互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设计了一种混合式光电电流互感器 (HOCT) ,测量范围 3~ 2 5 0 0 A ,它用 Rogowski线圈采集电流信号并产生与该信号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再用有源发射电路将其转变成频率调制的光脉冲信号 ,通过光纤传送到低压侧的接收电路 ,解调还原为被测电流信号。实验表明该 HOCT性能良好 ,无铁磁饱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光学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发展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况电流、电压互感器是为电力系统进行电能计量、检测和继电保护,提供电流、电压信号的重要设备。长期以来电流、电压互感器均按铁心+线圈+绝缘这样一个模式设计制造,这也与所使用的测量和保护元件直接相关。遵循的标准是GB-1208、GB—1207(等效 IEC60044-1、IEC44-2)称之为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使用面颇广。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传输的容量和电网电压的不断提高,发电、变电、输电、供电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管理模式已进步到少人,无人值班的智能化管理,自动检测,自动打印,制表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纤测温法的电流互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电流-温度传感新方案,它在解决光纤电流互感器性能不稳定问题上有突出的理论优势。文中建立了电流-温度传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暂态、稳态特性,给出了光纤电流互感器实验装置及测量结果。理论分析及实验测试表明,只要技术措施得当,采用本传感方案实现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保偏光纤(PMF)的温度双折射效应,提出一种高精度、低成本、传输距离不受限制的反射式PMF温度传感器(TS)。通过与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共享光源、传输光缆及信号采集单元实现系统集成,可实现FOCT的远距离无源温度补偿,降低系统成本。完成了样机研制及测试,结果表明,PMF-TS的测温分辨率为0.1℃,测温精度为±0.2℃,响应速度与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一致,响应速度及分辨率优于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精度优于光纤光栅式、拉曼散射式、荧光式光学温度传感器。经温度补偿后,FOCT在-40~70℃温度范围内的比差波动小于±0.2%。  相似文献   

7.
一种混合式光电电流互感器的电子电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研  张涛  罗承沐  乔峨 《变压器》2001,38(11):7-10
介绍了一种用激光供能的混合式光电电流互感器。对这种混合式电流互感器传感器的电源供能、A/D转换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朱同心 《电气制造》2009,(6):46-48,59
介绍混合式光电电流互感器的设计原理及关键技术,同时指出了目前此项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此项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输变电系统中电压和容量大幅度提高,对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电磁互感器等常规检测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的需要。以光学电流/电压传感技术为主导的新型互感器技术,因其独特的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在电力系统中工程化应用。对光电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光学电流互感器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光电传感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关键技术;针对光电传感器与电磁式互感器在传感特性上的差异,分析光学电流互感器对保护、测控和计量等系统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关键技术;结合电力系统的发展,展望光学电流互感器技术的机遇、挑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陈硕  荆平 《智能电网》2013,1(2):52-57
传统的相位调制型光纤电流互感器普遍存在噪声电流大、信噪比低、小电流测量能力差的问题。通过比较被测电流和噪声电流不同的频谱特征,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的数字梳状滤波器,它位于光电转换级之后,信号解调级之前。阐释了这种滤波器的特点,分析了它对被测电流的滤波能力,计算了它的频域和时域特征,并提出了在硬件中实现的方法。通过仿真,对比了不同阶数梳状滤波器的滤波效果、频带宽度以及算法复杂度。在光纤电流互感器硬件中具体实现了这种滤波器,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滤波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马小军  詹俊  崔慧智 《电气应用》2007,26(12):27-30
光电变换电路的电源问题是混合式光电电流传感器应用的技术难点之一.分析了几种可用于混合式光电电流传感器的电源方案,设计了高压侧供电方式的电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源的性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的非周期分量线路纵差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用拉氏变换法推导了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时两侧的暂态非周期分量,研究结果表明,线路两侧的非周期分量在区内故障时表现为故障电流,区外故障时为穿越性电流,经过计算、比较,可准确判断区内、外故障。基于光学电流互感器能够准确测量非周期分量,提出一种新的线路非周期分量纵差保护原理,并给出动作判据。仿真结果表明,该原理保护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故障过渡电阻的影响,基本不受线路对地分布电容影响,解决了传统工频量线路纵差保护因受线路对地分布电容电流影响而性能降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光学电流互感器原理和聚磁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聚磁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并对聚磁器通过ANSYS软件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不同气隙长度下的聚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磁结构的光学电流互感器不但提高了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灵敏度,而且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因而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于组合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式电流互感器具有较高稳态电流测量精度 ,但存在饱和问题 ;光学电流互感器无磁饱和问题 ,但精度较低。本文提出的组合式光学电流互感器是这两种互感器的有机结合 ,达到优势互补。文中分析了其核心技术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的基本原理 ,提出几种可行算法对模拟信号作了仿真并进行了比较 ,对其中的最优算法进一步作了物理仿真实验 ,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计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差动保护性能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电磁型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ducer,CT)饱和是造成差动保护误动的重要原因,为此采取的差动保护抗CT饱和措施使保护算法和判据更加复杂,可靠性降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lectronic current transducer,ECT)具有无磁饱和等优点,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在分析、比较基于3种不同CT特性的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动作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动作区示意图,并指出采用ECT可显著提高差动保护的灵敏性;在基于全电流的采样值差动保护中,光学电流互感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此外,给出了光学电流互感器与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光纤纵差保护装置的应用接口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系统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的发展,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因自身传感机理限制很难满足电力系统发展要求,研制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电子式高压电力互感器的发展现状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力系统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的发展,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因自身传感机理限制很难满足电力系统发展要求。电子式高压电力互感器取代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论述了电子式高压电力互感器的研究意义,介绍了电子式高压电力互感器的类型及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归纳提出了混合电子式高压电力互感器的实用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一种新研制的基于光学互感器、合并单元等组成的全数字电能计量系统,并从构成和技术性能等方面,对该系统与传统电能计量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且给出了该系统接入220kV输电线路的实现具体方案。近两年的试运行及与传统电能计量系统的比较表明,该系统计量电能的准确度较高,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适合电力电容器试验用的9种脉冲电流传感器的设计、制作、标定与应用,其中5种是典型的罗氏线圈,另外4种是自积分式线圈,可用于电容器检测与试验研究中幅值极高和幅值很小的脉冲电流的测量,经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光学电流互感器采用的Faraday磁光效应原理,介绍了影响光学电流互感器发展的主要难题,并指出光学电流互感器未来的两个研究方向,即寻找理想的磁光材料和简化光路结构,以及在这两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