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夏季过热的室内热环境,以西安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高校教室的使用情况等,建议采取与本地地区气候特点相适应的"被动式"措施来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论述了自然通风和结合采光的遮阳设施在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中的应用,同时采取其他综合措施如创造适宜的微气候、半地下空间的利用、植物和水等方面来改善教室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山地木板壁民居对重庆夏季湿热气候的适应性,选取当地典型木板壁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对其室内热环境进行实测。结合当地建筑特点及居民生活习惯,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APMV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木板壁民居夏季依靠自然通风显著改善了室内热舒适度,夏季典型日APMV达Ⅱ级以上的约占65%。传统木夹壁民居在热环境营造上响应了当地气候特点,具有较好的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王洪光  田波 《建筑节能》2009,37(8):29-31
为了改善教学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针对采暖教室冬季室温偏高、供暖不稳定、空气质量较差等问题,结合西安地区的气候特点、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高校教室的使用情况等,建议在外围护结构满足冬季保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室内热源的影响,同时适当降低教室内的采暖温度,建议采用有余热回收功能的主动换气设施,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室内热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学者和舆论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室内环境直接影响人的热舒适和效率,并且还与人的心理、生理健康紧密相关。尤其是中小学教室的热环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长,以沈阳市中小学校这样一个典型的夏热冬冷的地区的室内热环境为对象,研究了在夏季的室内热环境,并且同时收集了受测试者的主观热感觉,最后对这些数据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并提出来改善沈阳市夏季中小学教室热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莆田地区高校教学楼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调研后选取典型的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为实测对象,对其夏季室内热环境的4个参数进行实测,将实测所得的数据结合人体舒适度PMV评价指标来分析研究其教室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自然通风是建筑运营中的重要一环,针对中小学建筑使用群体年龄小、数量大、建筑换气频率高的特点,自然通风在中小学建筑中尤为关键,这不仅是绿色建筑理念下被动式技术的体现,也是维持中小学教室室内舒适环境的措施。文章以沈丘县某中小学教室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地区气候条件,探究在不同开窗面积下教室室内的通风情况,以及导风板对室内通风效果的影响,并运用CFD软件对教室的自然通风进行模拟优化,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希望为类似教学建筑室内热环境优化提供理论方法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合适的遮阳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的室内热环境,但窗口设置遮阳之后,对房间的采光和通风产生不利的影响。以西安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高校教室的具体情况,详细论述了教学建筑南向及西向的遮阳设计,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遮阳措施。  相似文献   

8.
选取天津某高校两栋不同外围护结构的教学楼为研究对象进行夏季室内热环境的实地测量。通过对选取的四个测点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的气候数据的进行实地测量和分析,并以测量数据为基础利用相关公式对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行定量计算比较,来对不同条件下的教学楼室内热环境的优劣与差异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以混凝土为外围护结构的教室空间热稳定性较差,同时垂直绿化有效的提升了夏季室内热环境。以定量定性分析为基准,为既有的混凝土材质为外围护结构的教学楼夏季室内热环境的提升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在湖北罗田骆驼坳镇展开的适应性热舒适调研为基础,针对当地农宅缺乏热工性能设计、室内热环境差的现状,结合农民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采暖降温方式以及各种热调节行为的特征,并以获取更广泛的适应性热舒适为目标,提出多种适宜当地气候和居住习惯的农村设计策略。依靠被动式节能设计,夏季争取良好的室内通风并有效遮阳,冬季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则可大大改善室内热环境获得适应性热舒适;当气候恶劣启动主动式采暖降温方式时,改善外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及房屋密闭性可大大提高用能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受全球变暖影响,哈尔滨虽地处严寒地区但近年夏季气温不断升高,导致教室热环境不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及学习效率,为改善教室热环境,文章综合分析了哈尔滨某一教室夏季室内热环境,结果发现:(1)教室热环境分布不均匀:靠窗区受太阳直射温度最高(30.6℃),与靠门区最大温差可达0.7℃;(2)教室人员热感觉分布不均匀:靠窗区热感觉最高(MTSV=2.6),靠门区最低(MTSV=1.8)。针对此现象,文章提出热环境改善策略:(1)设置可调式外遮阳构件;(3)夏季适当配合课间自然通风;(3)合理规划室内工作区位置。  相似文献   

11.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围护结构隔隔热构造技术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出发讨论住宅建筑热环境特点和建筑节能方法。具体介绍了建筑节能构造及施工,实测了该地区夏季阴雨天湿热气候条件下有、无隔热措施房间的室内热环境状况,并进行了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上海高层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洁  李峥嵘  宋德萱  夏博  孙宇 《暖通空调》2007,37(5):118-121,64
2006年夏季对上海高层住宅的建筑概况、空调设备、生活方式、能源消费及舒适度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测试了室内温湿度,分析了室外气候条件、住宅形式、人员活动等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底层、中间层、顶层室内温湿度和舒适度差别不大,住户对中午时热环境的不满意率高于早上和晚上,但在能够采取一些降温措施时,不满意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13.
在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湿冷,人们采用空调和遮阳措施,以便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对建筑外窗采取遮阳和保温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空调能耗。外窗采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夏季能有效地阻隔太阳辐射热,减少空调制冷能耗;冬季具有保温效果,能降低采暖能耗。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具有改善室内热环境,提高建筑的舒适度,节约能源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调光、降噪、保护私密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夏热冬暖地区小学教室的室内热环境特点,选取该气候区代表城市广州的某一典型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学校教室的室内热环境进行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该小学夏季的室内温湿度偏高,满意度无法达到目标值的75%,热环境有待提升;建立热感觉投票与操作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得夏、秋、冬三季小学生热中性操作温度分别为25.76℃、26.16℃、21.39℃;夏热冬暖地区小学教室内75%的学生可接受操作温度范围为18.82~27.13℃,小学生的期望操作温度为21.19℃。根据室内热环境现有特征,提出相应改善建议,为今后夏热冬暖地区小学室内热环境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巴渝地区夯土民居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民居的传统生态建造经验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巴渝地区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传统民居在热环境的营造上有自身的特点。以重庆江津区龙塘村夯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测量的冬季室内热工参数为基础,运用软件模拟分析,对民居全年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夯土墙对改善夏季热环境更为有利,夯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远比夏季差;民居建筑中阁楼空间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地区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室室内热环境。利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描述了教室室内热环境状况,得出了该环境下学生可接受的热环境范围,分析了预测热感觉与实测热感觉的差异以及风速对热感觉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洪光  邱巍 《重庆建筑》2009,8(6):13-16
自然通风作为传统的被动式降温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能够降低对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节约空调能耗。本文以西安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高校教室的具体情况,从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两方面论述了自然通风在教学建筑中的应用,提出了加强室内通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取青岛市某小区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参数进行现场测试,并在人体热舒适方面对该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寒冷地区气候适应性模型,计算得出青岛市自然通风住宅夏季室内舒适温度为27.57~28.90℃。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夏季室内热环境的改善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在改善室内热舒适性的同时,可显著降低住宅夏季的制冷能耗。  相似文献   

19.
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哇曲村典型藏式民居冬、夏季室内外温湿度的测量,分析得出了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热环境状况。结果表明: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哇曲村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构成和单体民居建筑构造。藏族传统民居外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热工性能,建筑热环境的被动式调节使室内热舒适状况需要通过综合的、节能的手段来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张涛  张琪玮  买亚锋 《建筑科学》2021,37(8):104-109
本文以陕南秦巴山区的典型传统民居夯土石板房为研究对象,以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策略为目标,针对民居的夏季热特性展开研究.通过对民居夏季室内外热环境的现场调研、实地测试、综合分析,研究夯土石板房夏季室内热环境的特点及形成机理,因地制宜地提出民居夏季防热的优化措施,白天采用墙体被动式集热与屋面阁楼封闭空气间层绝热相结合的隔热模式,夜间利用热压自然通风原理进行室内降温.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民居的夏季室内热湿环境,推动秦巴山区传统民居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