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300M钢的热变形行为及其变形组织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热压缩实验,对300M钢在应变速率为10s-1下的热变形行为及其变形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样高度压下量为50%,变形温度为700~750℃时,300M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呈流变失稳型,且变形组织出现绝热剪切;当变形温度为800~1000℃时,300M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型,且热变形过程出现了两轮动态再结晶;当变形温度为1050~1180℃时,300M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单峰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型,且热变形过程只发生了一轮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7.
8.
9.
10.
通过对挤压态42CrMo高强钢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热压缩实验获得真应力-应变曲线,作为研究其高温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底层数据。基于d#/dε-#曲线,识别了真应力-应变曲线上能表征动态再结晶演变过程的特征点:临界应变εc,峰值应变εp及最大软化速率应变ε*。引入表征晶体动力学的双曲正弦模型,通过线性回归求解得到动态再结晶激活能Q,建立流变应力本构方程。设计无量纲参数Z/A,对已修正的Avrami方程作线性回归分析,表征了不同变形条件对挤压态42CrMo钢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演变的影响,并详细描述了动态结晶对应力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应变速率下,发生剧烈的软化后趋于稳定;在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出现硬化和软化的周期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Conclusion The volu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formation of microcracks dur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annealed and normalized steel 70. 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microcracks formed increases with the coarseness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Defects occurring with substantial plastic deformation of annealed steel with a structure of coarse lamellar pearlite are healed by brief heating to temperatures above 1100°.Institute of Metal Physics,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Translated from Metallovedenie i Termicheskaya Obrabotka Metallov, No. 1, pp. 21–23, January, 1971. 相似文献
12.
基于09CuPTiRe钢高温双道次热模拟实验,采用lnθ-ε关系曲线确定了二道次变形条件下的临界应变,探讨了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对二道次热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道次动态再结晶后的二道次,其热变形行为不同于单道次;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二道次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减小.研究结果与二道次数值模拟反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TRIP钢热变形中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道次压缩试验,对A.B两种TRIP钢进行了软化率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A.B钢软化率均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间隔时间的增加而提高,B钢因含有微合金元素,在变形过程中应变诱导析出,奥氏体再结晶得到抑制。A.B钢的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分别在910℃和980℃左右。通过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的测定,能够合理制定TRIP钢变形工艺制度,改善其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的单道次压缩实验来研究20MnSi和20MnSiV钢的动态再结晶;双道次压缩实验来研究二者的静态再结晶,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微合金元素钒对20MnSi钢热变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分别为850、900、930、950 ℃,变形量为30%、50%、70%的条件下对一种与BGRE钢相近的GGX-G试验用重轨钢进行热模拟试验和不同分阶段冷却工艺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重轨钢组织和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一定时(850 ℃、900 ℃),珠光体片层间距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所有试样的片层间距能细化到50~80 nm;当第一阶段冷速V1=5 ℃/s,第二阶段冷速V2=2 ℃/s,并在第一阶段冷却过程中于650 ℃保温3 min时,钢轨的珠光体片层平直,片层间距能达到74.8 nm。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试验钢在800~1150 ℃、应变速率0.01~10 s-1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并观察变形后显微组织。基于试验数据分析,确定了试验钢在奥氏体区的热变形方程,建立试验钢在0.8真应变下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试验钢在奥氏体区的热变形激活能为385.91 kJ/mol。根据试验钢功率耗散及流变失稳判据确定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为热变形温度范围1050~1150 ℃和应变速率0.01~0.1 s-1。在该范围内,试验钢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功率耗散系数为17%~32%。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扫描电镜的EBSD技术,通过对单道次压缩热模拟实验后淬火试样组织的深入系统分析,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软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的主要软化机制为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和奥氏体与铁素体之间的相转变,变形速率为主要影响参数,并通过影响应变在两相之间的分配控制组织在变形过程中的软化进程。变形速率很小时,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和铁素体向奥氏体的相转变是互为竞争的两个软化机制;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加,主导软化机制转变为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和奥氏体相向铁素体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20CrH钢热变形流动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Gleeble 15 0 0热模拟机上 ,分别在温度为 85 0℃、 95 0℃、 10 5 0℃、 115 0℃ ,应变速率为 0 6/s和 0 8/s条件下 ,对 2 0CrH钢进行了热变形试验 ,获得了流动应力—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回归出选用不同数学模型时该钢种流动应力的数学公式 ,并且用数理统计对回归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