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转子绕组采用条式线棒,均匀分布在转子槽中.机组运行时,转子绕组在自身重力、电磁力、热应力、离心力等作用力下,将产生振动、变形、窜动等现象,从而造成转子绕组绝缘破坏,绝缘寿命降低,影响机组长期安全运行.本文针对转子绕组槽部固定结构提出一种新型槽楔结构,并以10MW与300MW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为例,对该结构进行应力分析,进而确定材料选型.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强度,能够承受转子绕组传递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2.
谭学茹  刘春华 《电世界》2006,47(4):25-26
电动机更换轴承,对小功率电动机问题不大,但是对较大功率的电动机,在没有专用维修工具的情况下,拆下两侧端盖后的转子就直接放在定子铁心上,在抽出转子时,笨重的转子有可能使定子端部绕组绝缘受到挤压,甚至损伤绝缘。因此,电动机更换轴承的各道工序要精益求精。我们根据多年维修电动机的一些经验,就更换电动机轴承工艺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Y(YKK)630 6kV、10kV中型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设计特点:安装方式为卧式IMB3,项部装有一个通风罩(YKK的为空冷器),定子机壳为钢板焊接的国际流行箱型结构,轴承采用B/BJ型端盖式球面滑动轴承,带绕组定子铁心采用了VPI少胶真空压力整浸绝缘工艺,机壳、定转子冲片和风扇尽量采用通用件.  相似文献   

4.
密封油内渗导致转子匝间绝缘劣化,是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某台1 050 MW汽轮发电机在运行状态和极间电压试验均无异常的情况下,通过分析重复脉冲试验结果,判断转子绕组已存在由密封油内渗导致的转子匝间绝缘劣化问题;拔出转子护环,发现转子端部绕组区域存在大量密封油内渗现象,同时转子匝间绝缘未发生金属性短路;对匝间绝缘劣化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检修策略,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列举了影响海洋风电用辅助电动机运行可靠性的因素,对该专用辅助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绝缘结构和铸铝转子轴承运转系统进行了设计.阐明监测电动机温度和电参数,能改善电动机的环境适应性,提高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潘庆辉 《东方电机》2001,(3):45-50,57
李家峡电站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环境条件恶劣,技术要求高。电机设计采用了新结构,对绝缘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定子线棒的主绝缘材料、结构、防晕结构和制造工艺,定子铁心、绕组的固定和下线工艺,转子绝缘结构等进行了材料应用筛选和试验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了电机绕组的绝缘质量。保证了李家峡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投运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7.
满宇光 《大电机技术》2011,(1):23-26,30
抽水蓄能机组起动频繁,转子可以正逆两个时针方向转动,绕组绝缘反复经受电磁、热、机械应力的冲击,从而对绝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比普通水轮发电机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发电电动机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三个部分中相关的绝缘问题展开扼要的说明和分析,总结其绝缘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特点,为今后国内大型发电电动机的绝缘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二滩水电站 5 5 0 MW水轮发电机定子和转子绕组线圈所采用的新绝缘系统。这种新绝缘及其在绝缘结构、工艺和材料方面的综合指标达到了加拿大和美国的标准要求 ,并正在用于三峡水电站 70 0 MW机组上  相似文献   

9.
潜油电机是电动潜油离心泵的驱动机械。该设备是机械采油的先进设备。本文概述潜油电机内腔充冷却液、电机绕组线、电机浸渍漆与灌注胶、槽绝缘材料、电机引出线、星点绝缘密封结构与工艺、接头绝缘密封结构与工艺,以及潜油电机整体绝缘结构及绝缘工艺研究结果,供从事潜油电机和其它特殊电机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绕线式冶金起重电机转子波绕组常见损坏事故原因与绕组端部结构尺寸安排有关,端部结构尺寸安排不当,难以获得绝缘处理的预期效果,留下绝缘隐患,造成较多的电机转子绕组损坏事故。  相似文献   

11.
中小型绕组式冶金起重电机转子波绕组常见损坏事故原因与绕组端部结构尺寸安排有关,端部结构尺寸安排不当,难以获得绝缘处理的预期效果,留下绝缘隐患,造成较多的电机转子绕组损坏事故。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电机生产中定子绕组的绝缘处理一直采用落后的浸漆工艺。随着科技进步,先进的滴浸工艺逐渐取代传统的沉浸工艺。DQN-152型自动滴漆机就是为小功率电机(家用、电动工具电机)定转子绕组滴浸无溶剂快干漆进行绝缘处理的专用设备。滴浸工艺是将定子或转子绕组加热,在转动状态下,将漆连续滴流到绕组上。由于毛吸引力、离心力以及低频磁振动的联合作用,使漆迅速均匀地浸透绕组内部,直到覆盖整个绕组。继续进行加热,使其胶凝,最后固化。  相似文献   

13.
李圣年 《电机技术》2004,(2):57-58,60
(2)定子绕组的耐油绝缘结构 充油式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浸在电动机内所充的绝缘油中工作,要求定子绕组的绝缘结构具有良好的耐油绝缘性能,和一定的耐水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14.
(3)机内油冷却、机外水冷却方式 充油式电动机内腔充满绝缘润滑油,它的定子铁心、定子绕组、转于铁心和转子绕组(转子导条和转子端环)等均浸在油中.电动机定子铁损耗、定子槽部绕组的电阻损耗和端部绕组的部份电阻损耗所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定子铁心,经机壳传给流经机壳表面的井水带走.转子绕组的电阻损耗和转子铁损耗所产生的热量,一部份经气隙直接传给定子,经定子传给电动机外的井水带走;另一部份传给转的油中,此部份热量与定子端部绕组传给内腔油液的另一部份电阻损耗热量以及机械损耗所产生的热量一起,经内腔所充油液传给定子、机壳和轴承座,最后也通过定子、机壳和轴承座等零部件的表面传给井水带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涡流损耗分析的永磁型无轴承电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永磁型无轴承电机在高速运行时,转子涡流损耗导致永磁体发热严重,导致永磁体存在不可逆退磁的难题。在分析永磁型无轴承电机转矩和径向力产生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径向力、转矩绕组磁场和悬浮绕组磁场的相对运动关系,给出了永磁型无轴承电机单一方向稳定可控径向力的产生条件,采用2D耦合电路瞬态有限元法,计算了转子空载涡流损耗,比较了永磁型无轴承电机极对数为PB=PM+1和PB=PM-1时的转子涡流损耗。研究结果表明,永磁型无轴承电机转子涡流损耗主要是由悬浮绕组磁场产生,采用PB=PM+1结构时,转子涡流损耗最小,PM=1,PB=2结构最适合高速运行。  相似文献   

16.
JIZ型手枪式电钻在使用过程中,时有转子绕组短路或断路的故障发生。排除此类故障,往往需对转子绕组加以修复或重绕。对转子绕组重绕,必先拆除绕组两端28型滚动轴承。特别是在拆除带有扇叶端轴承时,因扇叶紧靠轴承,拔轮器的前爪无法伸到轴承内圈中,故难度较大;直接拔扇叶,又极易造成扇叶开裂损坏。转子绕组与扇叶、轴承安装位置结构如下图1。  相似文献   

17.
《微电机》2015,(7)
SPWM逆变器在工作时产生共模电压,会诱发电机轴电压,引起轴电流,可能损坏电机轴承。文章运用JMAG-designer软件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和轴承模型,对电机内部的耦合电容和轴承电容进行计算,重点针对电机内部几何尺寸和端部绕组对耦合电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隙宽度和槽口宽度对定、转子之间耦合电容Crf影响很大,但齿顶高和绕组绝缘厚度对其影响可忽略不计;气隙宽度、齿顶高、绕组绝缘厚度和槽口宽度均对定子绕组和转子之间的耦合电容Csr有一定影响;槽口宽度和定子绕组绝缘厚度对定子绕组和定子之间的耦合电容Csf有影响;Csf和Csr的大小与端部效应有很大关系。上述结论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永磁同步电机轴电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电机制成隔爆型,机壳用低炭钢板卷焊而成,定、转子绕组采用F级绝缘。电机能使用于爆炸性混合物不高于2级和C组的环境中。本文对电机规格、结构特点.材料和工艺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压电动机波绕转子端部绕组断路故障问题,经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后,采用提高绝缘强度、固化粘接转子绕组和铁心,用绝缘材料填充转子绕组间的间隙的措施提高转子绕组绝缘性能。模拟和现场试验证明了该法有效,可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20.
热塑性电机绕组绝缘是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电机绝缘工艺,采用带有热塑性绝缘层的漆包线,电机绕线和嵌装完毕后直接进行烘焙后即形成一整体的绝缘结构,革除了普通电机绝缘工艺的浸渍工序,节省了浸渍材料和设备,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下面就绝缘结构,烘焙工艺,绝缘性能和耐气候性及技术经济性等几方面阐述热塑性电机绕组绝缘的特点。 1.绝缘结构 电磁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