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简述了以烃为碳源的采油微生物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的主要代谢产物类型和对油藏的作用,着重介绍了这些代谢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短链有机酸分析(衍生化法,等速电泳法,各种直接分析方法),生物表面活性剂样品的提取和分析方法(轴对称液滴分析法,快速液滴破裂实验法,直接薄层色谱法,比色法,超声波振荡法),生物气分析简介,有机物(醇,醛,酮等)分析简介,指出了代谢产物分析对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作用于原油,代谢产生各种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物质,同时原油的化学成分变化对改变原油在地层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技术关键是菌种的性能,菌种要能在油藏条件下生存并代谢对驱油有利的代谢产物,与原油发生作用.微生物可乳化并降解原油,不同原油及组分降解存在差别,降解效果、难易程度均不同,且相互影响和制约,代谢产物有一元脂肪酸系列和小分子有机酸.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降解原油烃的效率,采用铜绿假单胞菌、蜡状芽胞杆菌和地衣芽孢杆3株采油菌株进行微生物降解烷烃途径研究,建立了中间产物分离制备方法,采用重氮甲烷衍生的方法对酸性中间产物进行甲基化衍生,实验菌株对正十四烷、正二十二烷和非正构烷烃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利用GC-MS方法,在实验菌株作用正二十二烷的产物中,检测到二十二烷酸、十八烷酸和十六烷酸,可以判断采油微生物是以末端单加氧的形式代谢正二十二烷生成二十二烷醇,然后进一步氧化成酸,进入β-氧化过程.该研究为微生物摄取原油中不同组分和控制降解过程、进一步改善微生物采油技术效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罗801块微生物驱油菌种代谢产物,从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的角度探索驱油作用机理,依据微生物代谢规律,应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GC-M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化学分析仪器和手段,建立了一套通用的驱油菌种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短链脂肪酸和生物气气相色谱分析,长链脂肪酸、醇类、酚类以及生物烃的预处理和GC-MS分析,醛类、酮类的衍生化及GC-MS分析,生物表面活性物质的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定性分析,脂类化合物的GC-MS定量分析等;介绍了罗801块驱油菌种代谢产物分析结果:罗801块驱油菌种代谢产物共检出近百种化合物,不同菌种代谢产物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驱油菌种代谢产物分析说明了驱油菌种代谢的复杂性,该研究对矿场试验效果评价及微生物驱油机理探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原地活化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研究使用了重质原油和原生水来研究微生物繁殖对水粘度、pH值和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为了研究营养物浓度,培养温度和碳酸盐含量对水驱残余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驱替试验。研究表明:地层水和原油中的原地细微生物群可被基于营养物的糖蜜激活,从而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酸、聚合物和气。人们发现糖蜜重量浓度为4%的营养物段塞最佳,在这个浓度下,原地微生物能得到最佳繁殖,而产生的原油采收率也比在糖蜜的其它试验浓度  相似文献   

7.
8.
耐高温采油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介绍了耐高温采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和培养基配方。在高温条件下对菌种4个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评价:①生长性能:恒温水浴振荡接种量为5%的培养液,5d后菌浓度增加了一个数量级;②代谢性能:分析了菌作用油后的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类型为多元酮,浓度为0.33%~0.64%;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H4和CO2,每100mL产气量为9~16mL,有机酸含量为0.16%~0.24%;③改善原油性质:菌作用后油的蜡胶含量下降,油的降黏率为28.90~66.2%;④非均质岩心菌液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菌液驱油效率较水驱平均提高5.4%。实验分析了影响菌作用原油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菌和酵母粉浓度、配制培养基所用水的矿化度和酸碱度;对比了烃和糖蜜培养基作用原油的效果和不同性能菌的复配效果。矿场试验中提出了实际菌用量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应用。矿场15口井的试验结果表明,成功率69.2%,平均每吨菌液增油145.1t。图3表1参5(冯庆贤摘)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国外发表的有关资料,概括介绍了三次采油方案设计的油藏描述方法。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应用κ/φ曲线(本文步骤4给出了这一概念的推导),从地质和岩石物性数据中改进油层分层,它不改变实验室测量的水/油相对渗透率数据,为了拟合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动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是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三次采油技术,本文就MEOR的发展概况,基本方法,菌种选择,作用机理,油井油层的选择,现场注入工艺,现场应用及其效果,经济问题,优势与不足,我国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润滑油状态监测仪器,并以美国CSI公司的OilView系统为例,阐述了其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简称“2+3”提高采收率技术)是指在充分调剖,充分发挥二次采油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三次采油的技术。该技术由两项技术组成,即充分调剖技术和有限度三次采油技术。前者有两个技术关键:一个是调剖充分程度的判别,另一个是堵剂系列的建立。后者也有两个技术关键:一个是高效驱油剂配方的筛选,另一个是驱油剂用量的优化。文中重点介绍了上述技术关键的研究结果,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提出了用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充满度判别调剖充分程度的标准和在有限度三次采油中注入0.02Vp的量化指标。此技术已在老河口油田的试验井组和蒙古林油田的试验区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采油实验室研究及矿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海七个泉油田实际情况,筛选出3株试验菌。对其耐温、耐盐性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菌在温度60℃,矿化度12万ppm条件下能大量繁殖。该试验菌对原油进行处理后,原油的粘度、蜡含量及延国点均降低。室内模拟试验表明微生物驱油可在水驱油后再提高采收率10%以上。在矿场进行了微生物单井吞吐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可有效地清除井筒及近井地带的石蜡,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动性能,提高原油产量。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不污染地层和环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0,自引:7,他引:43  
雷光伦 《石油学报》2001,22(2):56-61
简要阐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及微生物采油优势。介绍了用于微生物采油的自然菌和工程菌以及我国微生物采油菌的分离、筛选、产物分析、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的方法、采用手段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对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微生物采油数学模型。分析我国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的成败后,指出微生物采油更适合于我国下列油藏;小于40℃的低温油藏;普通稠油油藏;含蜡油藏;含水小于80%的断块小油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解方法回收油泥中原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应用热天平和管式热解炉对油泥的热解行为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升温速率对油泥热解的影响和不同热解终温对油泥各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求解了油泥热解的动力学参数,并采用元素分析、FT-IR和1H NMR对油泥热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油泥的热失重曲线向高温侧偏移,反应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也随之增大。油泥最宜热解终温为823K,此时热解油产率达40.36%,所含原油的回收率达83.46%。所得热解油的化学组成与柴油相似,可以回收利用。油泥热解残渣为黑色粉体,残油量为0.0662%,达到国家标准对农用土壤含油量的规定(<0.3%)。  相似文献   

16.
在满足特定排放法规要求的前提下,经济性能指标往往会成为选择合适油气回收处理工艺的关键。通过对基于吸附法的油气回收工艺流程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吸附/吸收组合工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流技术方案,吸附/冷凝组合、吸收/膜/吸附组合等变型工艺仅在某些特定场合才得以使用。干式螺杆真空泵吸附/吸收组合工艺因其流程相对简单、占地面积较小,将会逐步取代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的液环式真空泵吸附/吸收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17.
轮南油田三叠系油藏机械采油方式自1991年决定采用气举以来,目前已建成压气站一座,有20余口井投入气举采油,而且生产正常。但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该地区的机械采油应首选水力活塞泵。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申了该油藏的机械采油设计原则,论述了利用油井供排协调原理预测机采井生产可行性的基本方法,由此得出的气举参数与现场实际生产数据相吻合。同时分析了该油藏选择气举采油的主要依据,对气举和水力活塞泵采油在该油藏的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澄清了气举测试工艺、注气压力设计等有关问题,并对进一步提高该油藏的气举开采提出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总结国外海上油田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成熟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海上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开采现状,论述了适用于我国海上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并对我国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提高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斌 《新疆石油地质》1995,16(2):170-172,176
在总结了辽河田稠油油藏蒸汽吴吐的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钻加密井、侧钻、分注、保证吞吐井生产周期的完整性、边部排水等5项用于改善吞吐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对策。这些对策在辽河稠油油藏的实际应用中已证实是可行的,并具有推广使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格鲁吉亚国家十二区块塔里巴尼油田的油井出泥砂严重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循环采油的工艺技术,该技术对于采油过程中出泥砂严重的油井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通过现场试验、应用延长了油井的维修周期,大大降低了维修井的费用,并在该油田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该油田的油井出泥砂的原因和对采油的危害、过去在采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循环采油技术工艺的试验、流程和所用设备的工作程序、技术参数以及现场实施应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