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性聚丙烯塑料板材在常温条件下有较好的刚性和硬度,它的耐热性及稳定性均优于纯聚丙烯。改性聚丙烯塑料作为耐蚀材料和结构材料制造化工设备越来越广泛应用在化工、制药、农药、食品等行业中。由于改性聚丙烯的充填材料是碳酸钙,原材料成本较低,因而产品价格便宜,深受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2.
韦寿祺 《电焊机》1997,27(6):36-40
介绍了由F1系列PC及其模拟量单元组成的束流可编程控制系统,并给出了三种应用实例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3.
改性聚乙烯在化工设备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跃斌 《腐蚀与防护》2006,27(7):361-362
改性聚乙烯(俗称MPO)是一种良好的耐蚀材料。在碳钢壳体设备内侧焊接一层钢网,采用滚塑工艺成型,使熔融的改性聚乙烯包裹钢网并与碳钢壳体严密复合。该复合设备能够部分地替代不锈钢、钛合金、贵金属及玻璃钢设备,与橡胶衬里设备、搪玻璃设备、聚四氟乙烯衬里设备可以优势互补,是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强束流脉冲金属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华 《表面技术》2003,32(1):59-61
介绍了强束流脉冲金属离子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优点,并用由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MEWA)引出的强束流脉冲Ti、Mo、W、Ta、C离子对Cr12、H21、H13钢进行了离子注入材料改性试验。注入剂量为3×1017~5×1017cm-2,引出电压为25~48kV,平均束流为25~50μA/cm2。用卢瑟福背散射谱(RBS)测量了注入样品表面的成分,借助X射线行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考察了注入样品的耐磨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到达工件前的束流品质,束流品质的量化表征是通过基于二次电子的间接测量方式和基于能量密度测试传感器的直接测量方式相结合来实现。通过自动束流对心和矫形程序实现对束流品质偏移距离和形貌因子两个表征参数的调控,并使其达到最优。研究电压、束流、聚焦电流等电子束焊接工艺参数与束流的三维能量分布指标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的二次方模型,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优化(Optimization)模块不仅可以预测不同电参数作用下的四个表征参数的具体数值,而且能根据设定的四个表征参数推算出三个电控参数的优化方案,选择期望度最大的一组电控参数值作为调控的基本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子束能量直接测试系统,进行电控参数的微调,并实时监测四个三维特征参量的变化,直至达到调控的预定值。  相似文献   

6.
韦寿祺 《电焊机》1995,(3):26-27
一种束流采样与保护电路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541004)韦寿祺AKindofCurrentLimitSamplingandProtectionCircuitGniLinElectricApplianceScienceResearchInstitute...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电子束焊机束流控制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成易 《电焊机》2001,31(7):13-15
介绍把V/F及F/V转换器作为电子束焊机束流控制方式的研究,实现了焊接束流的快速控制,提高了电子束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电子束焊机加速电源中由于高压变压器杂散电容的耦合作用,在束流采样电阻上产生较大的干扰信号,从而给焊机运行带来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干扰信号产生的机理,提出采取双屏蔽措施,经实际应用表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子束非穿透焊接,通过工艺试验研究束流品质与焊缝内部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影响非穿透焊中产生钉尖缺陷的主要因素是束流品质的下部宽度和峰值能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束流品质与焊缝熔深之间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金家东  刘沛雨  鲁悦 《焊接》2000,(3):27-29
介绍了乌克兰巴顿研究所60kW、60Kv真空电子束高压电源的特点、高压整流器、调整电子管、栅偏压电子管主回路及其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根据对该设备电气图纸的学习、研究和在实际焊接工作哪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巴顿所60KW60KV真空电子束高压电源进行评价。对在实际的焊接工作中改进、提高设备性能,提出一些稳定焊接束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能束流技术及其在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三种高能束流技术对材料表 面改性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成分或结构实现的.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激光束、电子束、离子 束三种高能束流表面改性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并指出了这三种技 术今后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镁及其合金表面化学改性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主要对国内外镁及其合金的化学转化处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铸造铝合金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超锋  纪莲清  刘建秀 《铸造》2006,55(9):880-885
简述了铝合金的加工方法和表面改性的必要性。主要对表面合金化技术、表面敷层和电子束改性等技术应用于铸造铝合金表面改性进行总结。表面合金化方面介绍了激光和氩弧合金化方法在铸造铝合金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表面敷层方面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的等离子喷涂、电化学方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的电子束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金属基体表面羟基磷灰石(HA)或合金层的激光重熔(LSRM)、金属表面激光熔凝(LSM)以及脉冲激光沉积钙磷层(PLD)等激光表面处理技术,利用LSRM、LSM、PLD可以明显改善基体表面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善聚苯硫醚(PPS)表面的润湿性和吸附性等相关性能。方法选择了两种常用的激光器,即波长为355 nm的脉冲紫外激光和波长为1064 nm的脉冲红外光纤激光,在空气中对PPS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探讨了两种激光的能量密度对改性后PPS表面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两种激光在一定能量密度下对PPS进行表面改性后,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能检测到如C=O、COO—、C—O、—SO、—SO_2、—SO_4等新基团,这可能是由于改性时PPS表面发生了化学键断裂,并与空气中的含氧物种反应生成了新基团。此外还发现,两种激光作用后的PPS表面,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变化程度均随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两种激光与PPS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导致相同能量密度下,脉冲紫外激光作用后的PPS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程度比脉冲红外光纤激光作用后的PPS表面更大。结论脉冲紫外激光和脉冲红外光纤激光在一定能量密度下改性PPS表面,均能使其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钛及其合金因具有较好的耐蚀抗磨性、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在生理环境中的无毒性,成为医用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金属材料。但是,钛及其合金自身无抗菌性,表面摩擦因数大,抗塑性剪切能力低,且长期服役中易被环境污染和易于磨损失效,这些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扩展。因而,学者常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医用钛及其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以提升其表面性能,延长其制件服役寿命和扩展材料应用范围。研究表明,单一元素离子注入对提升钛及其合金的医用性能不够理想,因而学者采用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离子进行复合注入,旨在提升改性层减摩抗磨、耐蚀性能的同时,增强改性层的生物活性及服役过程中的抗菌性。另外,对现有研究展开分析与综述后,提出了对医用钛及其合金的离子注入改性,将朝着进一步深入理论、模拟研究,多复合离子(特别是金属+金属+非金属复合离子)注入研究,高性能离子注入设备研发及其离子注入参数拟定与优化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利用高能束流进行材料表面改性的技术及其对钛合金表面改性的应用。这些技术包括激光固态相变强化处理,激光表面熔凝处理、激光表面合金化、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和离子束辅助气相沉积。钛合金经高能束流表面改性处理可以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 (PSII)对W18Cr4V高速钢进行了氮离子注入。用俄歇能谱仪对注入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用扫描电镜对摩擦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氮在注入层呈高斯分布 ,注入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均明显提高。对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在航空液压泵配油盘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经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后的配油盘单位行程内回油量的增加量比未注入前下降约 90 % ,从而明显地增加了配油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秉刚  赵健  冯吉才 《焊接学报》2011,32(11):108-112
阐述了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电子束合金化设备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做为一种新型表面合金化方法在研究领域的应用,并综述了近年来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研究的发展动态,简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进展.对电子束表面合金化技术做出了展望,指出合金层的定量控制,电子束与表层金属间的热力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Cr5MoSiV1模具钢分别进行不同的加速电压、照射距离和轰击次数下的电子束表面改性试验,取得模具钢试样的实际耐磨性测试数据,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建立了3×12×1三层网络模型进行模具钢电子束表面改性的神经网络预测,并对网络的预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三层神经网络可进行较高精度的模具钢电子束表面改性神经网络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