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γ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营养体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枯草芽孢杆菌营养体,分别用细胞计数、黄嘌呤氧化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辐照后的细胞存活率、胞内SOD活性及细胞DNA双链断裂水平。研究发现,随着γ辐照吸收剂量的增大,细胞存活率不断下降;SOD活性随剂量的变化无明显的规律;DNA双链断裂水平与细胞存活率密切相关,DNA的释放百分比和断裂水平值随辐照剂量增加而不断增大。结果表明:γ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营养体有较高的灭活能力,其损伤效果可能与SOD活性及双链断裂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对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的损伤效应,探讨研究方法和材料对结果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材料,分别对其菌体样品及DNA样品进行不同剂量的UVC辐照,采用8h、16h、24h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结果发现,16h脉冲场凝胶电泳最能反映DNA的双链断裂程度。对16h电泳图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随UVC辐照剂量的增大DNA释放百分比递增;菌体样品在辐照剂量17.8J/cm^2处其DNA双链断裂产额最大,而DNA样品的最大双链断裂产额出现在辐照剂量为72.7J/cm^2处;另外,同辐照剂量下菌体样品的释放百分比和菌体DNA双链断裂产额均高于DNA样品。结果表明,UVC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程度与辐照剂量及辐照样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紫外线的耐受性,以枯草芽孢杆菌耐辐射菌株及其来源菌株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为研究材料,以不同剂量紫外线辐照处理。采用平板计数法比较两种菌株的存活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两种菌的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o发现,对数期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明显大于原菌株,耐辐射菌株DSBs水平小于对应的原菌样品。耐辐射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性较强,其DNA双链断裂程度与辐照剂量及辐照样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高产菌株的辐射诱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不同总辐照剂量和剂量率的γ射线以及快中子一次、二次辐照枯草芽孢杆菌,采用平板透明圈方法,以菌落直径、透明圈直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HC值)为指标,研究γ和快中子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淀粉酶的辐射诱变效应,同时筛选高产淀粉酶的变异株.结果表明:(1)快中子和γ射线都能有效诱导枯草芽孢杆菌高产淀粉酶;(2)采用不同总辐照剂量和剂量率的γ射线和快中子一次辐照后,菌落平均直径均比对照小,且随着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大,菌落平均直径有变小的趋势;(3)采用快中子二次辐照后,菌落平均直径、菌落最大直径、透明圈平均直径、透明圈最大直径以及HC最大值都远远高于原菌落值;(4)重复筛选出三株高产淀粉酶菌株,它们的菌落直径最大为8.32mm,透明圈直径最大为22.38mm,透明圈与菌落直径之比最大达到5.39.且有两株在传至15代都能稳定高产淀粉酶.  相似文献   

5.
以γ-射线辐照L-02细胞建立辐射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其进行处理。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观察黄芪甲苷对辐照后L-02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生长曲线观察黄芪甲苷对L-02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WST-1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微板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DCFH-DA法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结果表明:终浓度为80μg/m L以下的黄芪甲苷对L-02细胞增殖无影响;辐照后细胞存活率随受照剂量增大而降低,随辐照后时间增长而降低;黄芪甲苷能够提高辐射损伤后L-02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辐射所致的胞内ROS和MDA含量升高,同时使胞内SOD和GSH活力有所恢复。推测黄芪甲苷可能是通过清除L-02细胞内的自由基降低γ-射线诱发的氧化损伤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改进了Bradley和Kohn测定DNA双链断裂的微孔滤膜法,并用于检测γ射线引起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DNA的双链断裂,得到较好的剂量曲线,证明此法重复性好,灵敏度远较中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高。同时也证明在上述细胞中辐射所致的DNA双链断裂是能够重接的。为DNA双链断裂能够重接的论点提供了又一个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低剂量γ射线辐照对水生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毒性效应,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细胞辐照仪对5 hpf的斑马鱼胚胎进行不同累积剂量(0.01~1.00 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分析了胚胎的存活率、孵化率、畸形率和DNA损伤以及发育至150 dpf的F1代斑马鱼成鱼的繁殖能力及肝脏、肾脏和脾脏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0.01 Gy低剂量γ射线辐照对斑马鱼胚胎存活率和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但畸形率和DNA损伤显著提高;当辐照剂量超过0.10 Gy时,存活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5 hpf的斑马鱼胚胎接受0.01 Gy低剂量的γ射线辐照后,发育至150 dpf的F1代斑马鱼成鱼,产卵量显著降低,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肝脏的CAT酶的活性显著升高,表明它可能是评价低剂量γ射线辐照毒性效应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快中子辐照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快中子脉冲堆(Chinese Fast Burst ReactorⅡ,CFBR-Ⅱ)产生的快中子,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为材料,考查了中子辐射灭菌效果及剂量、剂量率、辐照温度、照射状态等辐射灭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剂量率为7.4 Gy/min时的D10值为384.6Gy,中子剂量与存活芽孢对数满足y=-0.0026x 10.462的函数关系;在剂量为800Gy时,剂量率与存活芽孢对数满足y=7.7414X-0.0834的函数关系;升高温度有利于中子辐射灭菌;中子辐照不同状态芽孢,其存活率为:菌片>粉末>液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微核实验、Annexin Ⅴ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双荧光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VND3207对60Co γ射线照射人淋巴母细胞AHH-1基因组损伤和凋亡的防护作用。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5~40μmol/L VND3207能显著减轻2Gy 60Coγ射线照射AHH-1细胞的即刻DNA双链断裂损伤,其表现为与未加药组相比,VND3207保护组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彗星尾矩)显著减小(p<0.01),保护效果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更明显。同样,VND3207在5~40μmol/L浓度下,能显著降低0.5Gy、1.0Gy和2.0Gy 60Coγ射线照射AHH-1细胞的微核率,且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40μmol/L浓度作用下2.0Gy照射细胞的微核率减少40%。Annexin Ⅴ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和双荧光染色法检测均显示,4.0Gy 60Co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后8~48h,凋亡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40μmol/L VND3207能显著降低4.0Gy照射诱发的凋亡率及坏死率。本实验结果表明,VND3207对60Co γ射线致细胞基因组损伤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不同剂量γ射线、不同细胞数量和不同浓度的LexA蛋白对DNA链断裂与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10Gy范围内,照射剂量与DNA断裂程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881,当细胞浓度为(OD600=0.4—0.6,相当于2×108细胞/mL),细胞液体积为0.1—0.5mL时,细胞DNA含量与相对荧光强度成正相关,结论抗辐射菌LexA蛋白对γ射线所致细胞DNA链断裂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槲皮素对HeLa细胞辐射敏感性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药物槲皮素对HeLa宫颈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影响及其机理,使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和不同照射剂量处理HeLa细胞,采用克隆形成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DNA双链断裂,以及测定槲皮素与电离辐射联合作用对HeLa细胞的周期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槲皮素浓度处理组的HeLa细胞在不同照射剂量组间的存活率比较有统计...  相似文献   

12.
张纯祥  曾蓉 《核技术》1995,18(7):405-409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INPV)经^60Coγ射线辐照产生的DNA单链和双链断裂频数,得到在1-100kGy剂量范围内,DNA单、双链断裂频数与吸收剂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SINPV-DNA对γ辐射的链断裂响应可以用单靶一次击中和二次击中复合模型描述,单链断裂是一次缶中效应,而病毒DNA的双链断裂是一次击中和二次击中事件的共同效应,其中以二次击中事件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富勒醇对贻贝棘尾虫γ辐射防护的机制,在先前工作基础上测定了0.10mg mL^-1的富勒醇存在下,剂量为100-2000 Gy范围内贻贝棘尾虫辐照后第5d的存活率,并用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辐照后贻贝棘尾虫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了与自由基相关的酶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脂褐素Lipotusion,LIP)。结果表明,当剂量为100-1500 Gy时,富勒醇能明显提高贻贝棘尾虫γ辐照后的存活率,当剂量达到2000 Gy时,富勒醇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表明富勒醇对贻贝棘尾虫γ辐射防护作用不仅和它浓度有关,而且与γ辐射剂量相关。显微镜观察结果在细胞和亚细胞层次揭示了贻贝棘尾虫辐射损伤的结构特征,并给出了富勒醇防护作用的附加证据。未加富勒醇辐照组中SOD和CAT的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加富勒醇辐照组中SOD和CAT的活性明显高于未加富勒醇辐照组和对照组(P〈0.01,P〈0.01),而加富勒醇辐照组中MDA和LIP的含量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和辐照组(P〈0.01),由此推断富勒醇主要通过清除自由基,刺激SOD和CAT的活性,同时减少细胞膜上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达到对贻贝棘尾虫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质子辐射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的杀伤效应,本研究利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15 MeV质子,以0、1、2、4、8 Gy剂量辐照A375细胞,以细胞克隆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375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周期阻滞及凋亡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 Gy辐照后细胞的γH2AX焦点数,并与相同条件下的γ射线辐射对比。结果表明,在1~8 Gy剂量下,随着剂量的增加,A375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在4~8 Gy剂量下,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低于γ射线。辐照后12 h,细胞G2/M期阻滞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质子辐射诱导的周期阻滞强于γ射线;辐照后48 h, γ射线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已基本解除,但质子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除1 Gy外,2~8 Gy均未完全解除。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比例有所增加,且质子诱导的细胞凋亡率高于γ射线。辐照2 Gy后,γ射线和质子诱导的γH2AX焦点峰值均在照后1 h出现,质子辐射诱导的γH2AX焦点数和大小均高于γ射线。以上结果表明,质子辐射可有效杀伤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在黑色素瘤治疗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烟草愈伤组织中超氧化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及超氧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产率和含量及活性为生物效应指标,比较研究了N+离子束和60Coγ射线的辐照效应。结果表明:N+离子束(E=20keVD=(1-6)×1015N+/cm2)和γ射线(D=135-315Gy)辐照烟草愈伤组织能够引起O2产率、H2O2和MDA含量的升高,并且升高的趋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多而增加;同时也能够引起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在N+离子束D=(1-3)×1015N+/cm2和γ射线D=135-180Gy辐照时,SOD、POD和CAT的活性增强,并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多而增强。在N+离子束D=(3-6)×1015N+/cm2,γ射线D=180-315Gy辐照时,SOD、POD和CAT酶活性下降,其活性下降趋势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增强。讨论了N+离子束辐照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顾月华  高恒景  王琦  赵凌 《核技术》2006,29(7):481-484
本实验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定量检测了不同辐照剂量的同步辐射软X射线对小麦根尖细胞造成的DNA单链损伤.通过测定核DNA的迁移效应表明,在剂量为0-288 J·cm-2范围内的软X射线辐照下,有20%-92%的小麦根尖细胞产生了DNA单链的损伤效应,同时DNA的损伤程度也与辐照剂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酵母β-葡聚糖(BG)对X射线辐照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的防护作用。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评价BG的Eahy926细胞毒性,筛选出BG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10μg/mL,24 h)。用克隆存活法分析BG对Eahy926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在X射线辐照至吸收剂量2Gy后0.5和24 h,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分布、DNA损伤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并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显示:BG对Eahy926细胞无毒性作用;与单独辐照组相比,BG预处理能减轻X射线辐射损伤,显著提高X射线辐照后细胞的克隆存活率;辐照后同一时间点,BG预处理组细胞DNA损伤、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水平都明显低于单独辐照组;而BG预处理组细胞SOD和CAT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单独辐照组;在辐照后0.5和24 h,BG预处理组DNA损伤修复率高于单独辐照组。结果表明,BG对X射线造成的Eahy926细胞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G清除细胞内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轻DNA损伤和细胞凋亡、促进DNA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受照射小鼠瓦尔代尔扁桃体环(WRE)在体细胞出现DNA双链断裂修复的忠实性,用^60Coγ射线照后观察WRE细胞凋亡的最高峰,在此时间点处死小鼠,取WRE细胞分别有脂质体和电穿孔方法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双标记基因质粒pPMH16导入细胞。研究WRE细胞DNA双链修复的忠实性。结果表明,未照射WRE细胞的抗G418转化克隆有69.75%的gpt基因表达,说明大部分断裂的gpt基因被忠实性地修复;2Gy、4Gy射线照射的WRE细胞的转化克隆只有36.05%和21.50%的克隆能正确表达gpt基因功能,说明WRE细胞照射后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显著低于正常细胞,且剂量越大,修复的忠实性质越低。脂质体和电穿孔方法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可用于原代细胞基因转染的研究,照射后的WRE细胞易发生DNA双链断裂错误重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生防菌BJl的抑菌能力,优化辐照诱变的物理参数,获得生防效果更好的高效菌种,利用12C6+对生防菌BJ1进行不同剂量离子辐照处理.结果表明,采用100 Gy剂量辐照的生防菌BJ1的存活率最高,并且在0~100 Gy之间,存活率先降后升,其存活曲线呈"鞍型";从诱变效果看,经400 Gy辐照诱变获得的生防菌BJ1的抑菌效果有明显提高;综合存活和抑菌效果考虑,离子辐照诱变生防菌BJ1的最适剂量为200~400 Gy.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将辐照诱变获得的BJ1菌株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0.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辐射生物学效应最重要的靶分子,研究其电离辐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DNA双链断裂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初损伤。此实验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重离子致DNA双链断裂。 首先设计了~(241)Am放射源辐照装置,用它产生的能量为5.48 MeV的α粒子(在水中的LET约为90 keV/μm),对大肠杆菌的超螺旋状ρ GEM-T质粒DNA进行了辐照。辐照剂量为1、4、8和12 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