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结合深圳市龙岗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实例,提出了系统的生态修复方案,介绍了基于水体污染控制和河岸协同生态修复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河道的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入手,分析了城市对河道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在河流综合整治中如何实现城市防洪与景观生态的协调统一。结合深圳市龙岗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实例,从防洪标准确定、洪水流量设计、干流断面设计、岸坡防护设计等不同层面介绍了生态型城市河道防洪建设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1区域概况及背景龙岗河流域位于深圳市东北部,是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的上游段,发源于梧桐山北麓,流经龙岗区横岗、龙城、龙岗、坪地和坪山新区坑梓等5个街道,在吓陂村附近进入惠州市境内。田坑水河口以上集雨面积364.4 km2,干流河长21 km,河流平均比降0.27%。经过历年的防洪整治,龙岗河干流基本满足100年一遇防洪  相似文献   

5.
针对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工期短、强度高、线路长等特征,本文系统阐述了该工程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为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探索了一种新的建设管理模式,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龙岗河二期干流治理工程中的沿河截污工程总体方案、水量分析、截污工程规模分析和具体布置。结合经济分析并为与龙岗河一期干流治理工程中已有的截污管道有效衔接,确定了二期工程中的截污箱涵的平面布置采用“左次右主”的方案。同时,从工程衔接、流域水系特征、河岸用地规划、排放口分布及旱季污水流量情况等角度分析,确定了截污箱涵的布置方式。而且,根据干流沿河漏排污水量、支流旱季混流污水量和初(小)雨水量等确定了截污水量,并据此计算了主次截污系统的规模。最后结合整体布置,确定了龙岗河干流整治工程(二期)中沿河截污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7.
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工程的社会与经济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对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工程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进行了合乎逻辑的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功度的评价方法,得出了该工程成功度等级为1.909 25级的结论,其成功度介于非常成功与成功之间。因此,项目持续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其二期工程的有效推进,能够更好地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并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与宜居社会的和谐一体。  相似文献   

8.
以龙岗河干流初期雨水的调蓄设施工程为实例,计算了初期雨水调蓄设施的雨水处理规模和调蓄容积,分析了敞开式和封闭式调蓄池的优缺点,对水力翻斗和人工清淤两种清淤方式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敞开式调蓄池和水力翻斗清淤更有利于调蓄设施的管理维护,且节约经济成本。龙岗河初期雨水处理调蓄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对实现经济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1引言位于深圳东北部的龙岗河,属东江水系,是深圳与惠州的跨界河,流域总人口约180万。长期以来,龙岗河的防洪排涝、河流水质、生态景观等方面与龙岗中心区域的城市发展整体状况极不相称。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当地政府于2010年集中力量推进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分为两期实施,范围为龙岗河干流梧桐山河、大康河汇河口至深圳和惠州吓陂  相似文献   

10.
由于长期的外源输入,河道底泥中大量的污染物质积累,其主要的污染物有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营养元素等。底泥作为二次污染源,严重地影响了水体环境。目前底泥的治理主要有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结合龙岗河自身的特点,对其采用了异位修复技术。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疏浚底泥的处理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对河道底泥的资源化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龙岗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龙岗河流域现状并介绍了其“十二五”治理规划及相关治理措施,着重分析了该治理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旨在在未来5年内显著改善龙岗区及龙岗河流域的面貌,从而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使龙岗区成为深圳市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城市副中心  相似文献   

12.
龙岗河流域节水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岗河属雨源型河流,其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低。节约用水可从源头上减少龙岗河污废水的纳入量做起,故建立节水评估体系势在必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节水总目标进行层层细分,结合流域综合节水的特征、影响因素等问题,建立了包含2大系统8类22个指标的综合节水评估指标体系。该综合节水评估指标体系涵盖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持两大层面,贯穿水源、水厂、管网、用户终端整个节水主线,同时以开源、节流、减污三大节水途径为保障。该系统可为其他流域和城市节水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龙岗河流域经济发展需求和水资源缺乏的矛盾,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龙岗河流域应尝试以非传统水资源作为补充替代水源,并建立完善的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体系及政策。此举对于形成城市节水氛围,对构建节水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城市都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以龙岗河流域实际情况为背景,阐述了该流域非传统水资源使用现状和制约因素,并对利用方向和如何推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郭亚梅  果有娜 《人民黄河》2012,34(4):10-11,29
对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大坝以下至太子岛之间的几种河岸整治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右岸在黄河龙口公路桥以上沿施工道路、以下距离右岸约100 m,左岸大部分地段沿原河道布置、河道凹岸处局部将整治范围线向河心推进约150 m的整治线路,能够满足防洪、发电等要求,有利于枢纽的运行管理和改善沿河环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沙颍河水利工程调度对改善淮河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及水质概况,分析了水闸防污调度对改善水质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水利工程作用、改善水质的建议:防止河道断流,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合理调度,充分利用汛期洪水,清污分流。  相似文献   

16.
李志华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10):123-128
以西宁南川河综合治理为例,对河道治理中生态修复、防洪保安、水文化水景观建设等治理任务的有机结合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南川河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建设沉沙池消减含沙量、全线截污去除污染源、雷诺护垫进行生态护岸以及建设三级表流湿地等措施,削减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并结合河湟文化打造滨水文化长廊,提升城市品位。南川河整治项目实施后,一改原有河道两岸杂乱无章的面貌,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河道水质也得以改善。此外,该项目对于促进河滩湿地恢复、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增强栖息地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满足河道生态流量的前提下,沉沙池沉沙率达到64.6%~72.3%,湿地建设能够减少氨氮含量0.13 mg/L、BOD_5含量0.60 mg/L。南川河综合整治工程遵循尊重自然、科学治理、发挥社会功能等原则,对今后生态河道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