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区居民食物消费与结构调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区江西省兴国县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观察老区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变化的趋势,科学合理地指导我县居民今后的膳食结构,为政府在调整食物结构、组织食物生产、引导食物消费和进行营养干预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兴国县1991至2001年膳食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指导居民合理选择食物,科学搭配食物,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了居民膳食指南。此后,结合中国居民膳食和营养摄入情况,营养素需求和营养理论的知识更新,1997年和2007年分别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了两次修订。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的指南已经逐渐不能适应人群营养结构与疾病谱的改变,2014年起,中国营养学会再次启动指南修订工作,在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中国居民膳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3年全国2 000户家庭食物消费调研数据,从城乡、不同收入组和不同地区三个层次,深入分析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快速转型时期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摄入现状与特征,从营养层面剖析当前居民食物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善当前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入户跟踪调查,采用3d 24h膳食记录结合称重法,获得江苏省139户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定量分析现阶段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的食物消费结构与特征,并比较地区、收入水平及年龄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数据可知,江苏省农村居民肉类消费过量,而对奶类、水果、杂粮等食物消费明显不足。建议提高农村居民营养认知水平,加大对农村居民营养知识的普及,引导居民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中国营养学会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结合中国居民的食物构成特点,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金字塔的基础上设计绘制出来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金字塔相比而言,具有民族色彩更浓厚、分类量化更科学、营养宣教更直观、膳食搭配更合理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时讯     
《食品与生活》2014,(3):4-5
正国务院正式发布食物与营养纲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三部关于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立足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明确提出了要"加大对食物与营养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的支持力度"、"发布适宜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开展全国居民营养与基本健康监测,进行食物消费调查"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饮食文化的不同,居民饮食习惯、烹饪方式、食物的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居民膳食中除通过食用植物油摄取脂肪酸外,其他食物中脂肪酸占总膳食脂肪酸的比例也接近50%。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居民每日膳食中除食用油以外食物中脂肪酸的含量,为居民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便于群众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议的食物量,特别是奶类和豆类食物的量可能与大多数人当前的实际膳食还有一定距离,对某些贫困地区来讲可能距离还很远,但为了改善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这是不可缺的。应把它看作是一个奋斗目标,努力争取,逐步达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物与营养知识的传播现状、路径及其对居民健康影响,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文献调研。结果:中国的健康传播相比美国起步较晚,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向好,国内健康传播的相关研究开始迅速发展,但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国内医学专家和传播学者合作研究的成果不足。食物与营养知识主要以学会、科协、传统主流媒体、新媒体、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为主要传播途径,居民获取营养知识逐渐便捷。网络媒介进行宣传营养知识的客观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还不足,确保宣传食物营养知识的准确性对于引导居民在生活中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尤为重要。食物营养知识的宣教对树立合理的膳食结构等食物观以及疾病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结论:对于居民而言,改善营养行为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膳食模式中各营养元素合理配备的重要性。同时,注重营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居民养成绿色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健康营养知、信、行水平,并能显著预防和降低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结核病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9省区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消费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选择参加8轮调查并有完整膳食调查数据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鱼虾类食物消费率、鱼虾类食物消费人群的摄入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1991—2001年间,调查人群鱼虾类食物消费率上升了38.9%、鱼虾类食物消费人群的摄入量中位数增加了13.3 g;鱼虾类食物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下限的人群比例上升47.0%。结论:中国9省区成年居民鱼虾类食物摄入发生显著变化,但仍远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鱼虾类食物推荐摄入量的要求,应进一步增加鱼虾类食物摄入量。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主要食物含硒量分析及居民硒营养水平评价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随机采购南京市农贸市场出售的粮食类食物、动物性食物、水果和蔬菜等,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各种食物的含硒量。结果表明:动物性食物含硒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尤以动物内脏含硒量为最高;禾谷类和豆类食物的含硒量又比水果和蔬菜高,多数食物含硒量小于全国代表值。调查了南京市居民的日常饮食,根据现代营养原理制定了膳食结构,对该膳食结构进行硒营养评从,计算南京市居民日常硒的摄入量。结果表明:南京市居民硒摄入量为3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深圳市居民膳食结构与食物消费量数据,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营养教育及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44户居民853人进行家庭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日称重记帐法收集家庭及所有成员各类食物、调味品和饮水量饮用水的摄入数据。结果深圳市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共1 496.6 g,其中粮谷薯类299.2 g,蔬菜346.5 g,水果237.0 g,禽畜肉175.3 g,鱼虾类102.6 g,奶及其制品114.5 g,蛋及其制品39.9 g,豆及其制品49.7 g,油脂类41.2 g,食盐8.0 g。结论深圳市居民各类食物摄入量除粮谷薯类明显低于广东省及全国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外,其他的种类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禽、鱼虾、蛋及蛋制品、豆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油脂类等)食物的摄入量均超过广东省及全国居民的平均摄入量的平均水平。提示深圳市居民膳食结构及食物消费出现不良的偏离,导致"营养失衡",应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宣传教育,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和提高深圳市居民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3.
《饮食科学》2013,(2):30-3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6.如何选择动物性食品鱼、禽、蛋、肉是一类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其中每类食物所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生活》1998,(5):54-55
10年前,笔者等曾用回顾性方法对上海地区居民1950年至1985年35年间食物结构变化及其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做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5年来,上海地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特点是:粮食消费呈下降趋势,动物性食物消费成倍增长;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呈下降趋势,脂肪摄入量不断增加。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的变化,对居民的健康既有有益作用,也有不利影响;营养不良依然存在,“富裕型疾病”呈上升态势。如今上海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如何,应当采取哪些改善措施,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15.
大食物观体现了党中央粮食安全观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历史性演进,拓展了传统粮食安全观中的“粮食”外延,推动了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从强调数量安全到强调数量、质量、营养并重。目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已基本完成,但食源性营养健康问题却较为突出,表现为膳食多样性不足、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营养过剩和慢性疾病高发。传统粮食安全观强调数量安全而忽视营养安全,是现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解决现存问题,建议通过健康膳食教育引导居民形成营养导向型食物消费习惯,调整传统粮食以安全观为导向的食物供给体系,重点推进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科学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强调烹饪是合理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烹饪方法的科学合理应用,可以兼顾食物的营养与美味。本文就烹饪与食物中营养素展开讨论,简要概述了常用烹饪方法对营养素的作用与影响,并提出了减少烹饪过程中营养素流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饮食科学》2013,(6):30-3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9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0户共334人进行膳食调查。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询问法调查居民所有摄入食物。结果 2010年,盘龙区社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较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变化,居民膳食组成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维生素E总量、镁和钠等的摄入量较2002年有所减少,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钙、钾、磷等的摄入量较2002年有所增加。蛋类、鱼虾贝壳类、豆类及其制品、乳及其制品摄入不足,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推荐摄入量要求,油脂类食物和食盐的摄入量均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要求。结论盘龙区社区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仍不尽合理,应广泛开展营养宣教和干预工作,促进居民形成健康的食物消费行为,提高其营养与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居民粮食消费量与营养水平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粮食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合理营养的基础。本文在分析粮食消费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中地位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弹性理论进行分析、研究粮食消费与营养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探讨改善食物消费结构,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我国居民目前膳食营养状况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相关目标。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研究我国居民食物摄入量、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及营养不良性疾病与《纲要》中相关目标的差距。结果:我国居民豆类、奶类、水产品和水果摄入量均不及目标的一半;视黄醇和钙摄入明显不足,钠摄入明显过量;我国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贫血率均与目标差距较大。结论:应以《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为蓝本,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