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高剑琴  王璨  董栋 《橡胶科技》2016,14(11):47-50
根据防焦剂CTP与促进剂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机理,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鉴定混炼胶和硫化胶中防焦剂CTP的方法,并通过已知配方胶料验证。与红外光谱法鉴定硫化胶中防焦剂CTP相比,GC/MS法鉴定混炼胶和硫化胶中防焦剂CTP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2.
黎涛  林瑛 《弹性体》2003,13(3):46-47
采用硝酸镁和硝酸消解有机质、固定硫化胶乳中的硫元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以此检测硫化胶乳的硫含量。笔者从样品的取样量、硝酸用量、沉淀条件三方面研究测定硫化胶孔中硫含量的具体操作步骤,确保样品检测获得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硫化胶中的防老剂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柳  刘新群  周志诚  王进 《橡胶工业》2011,58(9):565-56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硫化胶中的不同种类防老剂含量.结果表明,硫化胶经丙酮抽提后,用GC/MS进行分析,防老剂RD,4010NA,4020和3100的溶液质量浓度与特征离子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分析结果较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防焦剂CTP及其在硫化胶中的分解产物,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确定硫化胶中防焦剂CTP分解产物,建立硫化胶中防焦剂CTP的HPLC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型稀土促进剂在天然橡胶配合中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将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钕[(Nd(BDTC)3(HMPA)2)]稀土配合物作为天然橡胶硫化促进荆的硫化特性及其使用特点,与传统促进荆NOBS、CZ和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金属配合物进行比较,发现二苄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钕稀土配合物,除具有较好的硫化促进性能和优良的硫化胶综合物理机械性能外,其硫化胶具有特别优异的撕裂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硫化过程中由于硫化橡胶的各种物理特性和游离硫的含量是持续变化的,所以游离硫的含量与硫化橡胶的初期物理特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游离硫含量的测定在制品的品质管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文 《河南化工》2001,(4):34-35
利用亚硫酯钠与硫代锑酸钠和多硫化钠定量反应生成硫化硫酸钠,磺量法测定其含量,用三乙基联胺-Cr(III)-氯化物沉淀分离硫化锑酸钠测定多硫化的钠含量,二者之差为硫代锑酸钠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解析(TD)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硫化胶中有机配合剂进行定性分析,并将该法与传统溶剂超声提取法比较。结果表明:采用TD-GC/MS法检测配合剂不受溶剂干扰,试样无需预处理,取胶样量小,直接进样分析,可以分析出胶料中更多的有机配合剂。  相似文献   

9.
通过生产实际配方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游离硫含量”测定正硫化时间是可行的,但指出:以游离硫最小值的对应时间定为正硫化时间的提法是不确切的,实验证实游离硫含量随硫化时间的下降速率分为二个阶段,应以曲线转折处确定为正硫化时间。具体数据处理建议采用曲线分解法,该法不仅数据与物理—机械性能法比较接近,而且物理意义也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10.
李威  闫福江 《轮胎工业》2016,36(9):567-57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料中的游离硫含量进行测定,并研究混炼和压延工艺中胶料中游离硫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混炼胶于室温停放7天内可以保持游离硫含量基本不变;混炼和压延温度升高,游离硫含量均呈增长趋势,且当温度高于100℃后增加明显,存在潜在喷霜的可能;可溶性硫黄与不溶性硫黄均会参与到硫化过程中,构建交联网络结构,硫化后胶料的物理性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