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二氧化硅薄膜具有良好的硬度、光学、介电性质及耐磨、抗蚀等特性,在光学、微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关注的功能材料。论述了有关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相应性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GaAs—SiO2镶嵌复合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射频磁控共溅法制备了纳米GaAs-SiO2镶嵌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及其与沉积时基片温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薄膜由晶态的GaAs及非晶SiO2组成,GaAs在沉积过程中未明显氧化,且以纳米颗粒形成的均匀地弥散在SiO2中;GaAs的平均粒径依赖于沉积时的基片温度,获得了GaAs的平均粒径在3~10nm的GaAs→SiO2镶嵌复合薄膜。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气相沉积非晶SiO2薄膜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表面台阶仪等研究了等离子体增强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非晶SiO2薄膜的特性与膜厚的关系。当膜厚从0.1μm递增到1.1μm时,1060cm^-1附近的Si-O-Si伸缩振协吸峰从1050cm^-1漂移到1075cm^-1,但是800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4.
蓝宝石衬底上制备SiO2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以高纯Si为靶材,高纯O2为反应气体,成功地在蓝宝石基片上制备出了二氧化硅(SiO2)薄膜,并对薄膜的沉积速率、成分、结构及红外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SiO2薄膜与蓝宝石衬底结合牢固;和其它镀膜技术相比,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SiO2薄膜;制备出的SiO2薄膜在3~5μm波段对蓝宝石衬底有明显的增透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薄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SiO2气凝胶薄膜的性能、应用与制备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娟  张长瑞  冯坚 《材料导报》2004,18(1):32-35
SiO2气凝胶薄膜是一种纳米轻质材料,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低热导率、低声传播速度、低介电常数、高比表面积、透明等优异性能,在热学、光学、声学、微电子、航空航天、化学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SiO2气凝胶薄膜的性能与应用,并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硅溶胶制备SiO2薄膜时用正交试验法系统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溶胶稳定性和SiO2薄膜成膜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溶液浓度,加水量和催化剂是制备良好成膜性溶胶的关键因素,控制干燥化学添加剂在加入量超过一定比例后对抑制膜层开裂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TiO2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志猛  张伟强  董闯 《真空》2003,(2):19-22
TiO2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优异的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高,机械强度高,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子、光学、医学等方面,本文简单介绍了TiO2薄膜的研备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Al2O3—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的制备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智强  萧小月 《功能材料》1997,28(6):599-603
本文利用Sol-Gel法制备了Al2O-SiO2-TiO2复合陶瓷薄膜,讨论了主要内容是体系成分(Al:Si:Ti摩尔比)对落膜制备过程及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步水解法可以得到稳定的Al2O3-SiO2-TiO2复合溶胶,进而制备复合陶瓷薄膜。组分间的静电作用是溶胶凝结的原因。三组分中,Si/Ti摩尔比是决定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XRD对薄膜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表明复合薄膜由Al4Ti2SiO12  相似文献   

10.
Ta2O5薄膜具有很好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制备方法种类繁多,如溶胶-凝胶法(Sol-gel)、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子束蒸发技术、溅射法、Ta层阳极氧化或热氧化法、离子辅助沉积法(IBAD)、原子层沉积法(ALD)等。评述了现有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Ta2O5薄膜各种方法制备的条件、薄膜的功能性质等,并评析了金属有机化合物为前驱体制备性能优良的Ta2O5薄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用中频溅射沉积的大面积SiO2膜层损伤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面积SiO2厚膜沉积可创造很高的附加值,但在规模生产中会出现严重的膜层损伤。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12.
SiO2驻极体具有优异的电荷储存能力,其具有器件制作工艺可与微机械加工技术兼容、适合集成化生产等优点,一直是微器件和传感器领域研究的热点。采用电晕充电和表面电位测试等技术研究了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电子束蒸发两种方法制备的SiO2薄膜的驻极体特性,发现PECVD方法制备的SiO2薄膜的驻极体性能明显优于电子束蒸发制备的SiO2薄膜。结合扫描探针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激光拉曼光谱等技术对两种薄膜的结构分析表明,其性能差异与薄膜形貌和微观结构密切相关。PECVD方法制备的非晶SiO2薄膜由纳米级非晶颗粒组成,颗粒间存在大量无序度较高的界面,由此产生的"界面陷阱"是导致PECVD制备的SiO2薄膜具有更佳电荷存储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用溶胶-凝胶法在清洁的K9玻璃表面成功制备了均匀透明的纳米SiO2/TiO2复合减反射薄膜。分别采用远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等不同的干燥方式和不同干燥时间对同一薄膜进行热处理,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温度、时间对薄膜的粗糙度、表面形貌及透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的最佳干燥条件为真空干燥箱160℃,干燥10h。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控制溶胶-凝胶(sol-gel)工艺条件,利用相应条件下样品的红外光谱,等温表面电位衰减,开路热刺激放电电流谱等,考虑了Si基多孔SiO2薄膜驻极体体内沉积的空间电荷的储存稳定性,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与薄膜驻极体性质之间的联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中水含量对簿膜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及陷阱分布有一定的影响;烧结温度和时间对电荷的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光学薄膜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传统光学薄膜的原理,并对反光膜、增透膜、纳米光学薄膜等传统光学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以及几种新型光学薄膜如高强度激光器、金刚石及类金刚石膜、软X射线多层膜、光电通信用光学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光学薄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锡薄膜的MOD法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殷茵  汤庭鳌  姚熹 《功能材料》2001,32(3):277-279,284
采用新颖的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方法(MOD)制备了二氧化锡薄膜,红外分析和热分析表明,先体制备过程中生成了锡的有机物,这对制备质量良好的光学薄膜起了决定作用。对薄膜的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分表明,薄的热处理过程中经历了溶剂挥发、有机物燃烧和析晶等过程,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孔率显著减小,薄的结构致密,这是由制备过程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NiCr_2O_4/TiO_2薄膜光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尖晶石型NiCr2O4纳米晶,然后掺合到P25(degussa TiO2)中,制备成NiCr2O4/TiO2薄膜光阳极,并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对其光电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NiCr2O4/TiO2形成界面势,NiCr2O4的扩散形成电势分布,促使光生电子和空穴向相反方向迁移。当NiCr2O4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与纯TiO2薄膜光阳极相比,光电转化效率(η)提高了30.8%,电池单色光转化率(IPCE)提高了13%(500nm)。  相似文献   

18.
受天然草酸钙防护膜的启发,通过仿生技术,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有机模板调控氟硅酸钠的水解沉积,在青石表面制备出SiO2防护膜.制备出的仿生膜具有优良的耐酸、耐污性能,憎水性有所增加,但仍保持青石亲水的性能.仿生膜的结构和形貌用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SiO2复合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翟继卫  张良莹 《功能材料》1998,29(3):284-286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单晶Si基片上制备了TiO2-SiO2复合薄膜,研究了溶剂、pH值对先体溶液成胶时间的作用,溶液的浓度、甩胶时的旋转速度、涂覆层数以及热处理温度对薄膜厚度、光学性能的影响。薄膜的折射率随温度增大,其主要贡献来自于薄膜中结构的变化。并测量了薄膜的I-V、C-f特性,由于薄膜中的热击穿效应而使得TiO2含量较高的薄膜2的I-V呈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交替沉积自组装法制备聚苯胺复合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交替沉积自组装法制备了聚苯胺复合薄膜,用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热重法、循环伏安法对薄膜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