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红  安庆锋 《山东陶瓷》2007,30(4):22-25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可以控制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形状。本文综述了影响纳米粒子的主要因素和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两亲分子,现如今已运用在纳米粒子模板,有机化学制备等诸多领域。而纳米材料的微乳液合成方法是一项日趋完善的技术,它可以用于控制许多有机和无机材料的粒子尺寸。本文将对表面活性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的微乳液制备纳米材料的应用趋势做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纳米氧化锌微乳液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乳液法具有操作简单、粒径可控、生成粒子的尺寸比较均匀等优点.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拟的光、电、磁等性能.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各反应条件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比、后处理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的形貌和粒径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改变各反应参数可以实现产物从零维向一维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构建微乳液具有明显的优势,且结构可设计;所制备的微乳液分为单相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其相图主要包括拟三元相图和“鱼状”相图;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如液滴尺寸、相互作用或极性等,可通过电化学技术、动态激光散射、小角X射线散射等技术来确定。此类微乳液可广泛应用于纳米粒子制备、聚合反应、金属离子萃取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翟刚  何玉晖  曹亚 《四川化工》2007,10(5):24-27
综述了乳液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采用新型乳化剂,即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和以超声波辐照技术为主的新技术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微乳液在无机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乳液的结构特征及制备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主要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乳化作用,综述了微乳液在无机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ZnS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兵  孙小军 《当代化工》2006,35(3):169-172
研究了电导率测定微乳液的最大增溶水量及微乳液制备硫化锌纳米粒子的过程。以Span80和Tween80为复配表面活性剂,正辛烷作为油相,在超声波作用下制备微乳液;利用电导率仪测定微乳液的电导率,利用Original lab绘图软件对得到的电导率作图,通过曲线的突变点来确定微乳液的最大增溶水量;通过讨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微乳液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微乳液体系配比。以硫代已酰胺(TAA)和醋酸锌(Zn(Ac)2)作为反应物,在超声波的分散作用下制备ZnS纳米粒子。采用XRD及TEM对超细样品进行表征,得到的样品为β晶型ZnS,粒子粒径30 nm左右。此外,还探讨了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以及干燥方法对粒子团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概括介绍乳液和乳液技术在许多方面的最近进展。主要讨论微乳液和粗乳液的特性及其在化妆品和医药品和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微乳液中间相的制备,复合乳液的制备及特性,微乳液的Zeta-电位,乳化液膜和O/W型微乳液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9.
《无机盐工业》2007,39(5):34-34
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水解温度,控制水与乳化剂的物质的量比,采用W/O型微乳液法在聚醚多元醇中通过正硅酸乙酯的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纳米二氧化硅。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呈球状且分散,粒径分布在50~70nm。通过实验得知,反应时间2h,24mL聚醚多元醇中正硅酸乙酯的用量0.9~3.6mL,在10min内滴加完毕,能达到最佳反应效果。制备方法:按聚醚多元醇、水、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24:1.5:0.8配制微乳液,即先在聚醚多元醇中加入适量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在55℃的水浴中慢速搅拌下缓慢滴加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直至混合物形成清澈透明的微乳液,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乙二胺,使乙二胺在微乳液中均匀分布,体系的pH为8~9。  相似文献   

10.
用催化剂负载化制备了一种磁响应性光催化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级超细活性氧化锌,用水热法制备出磁性Fe3 O4纳米粒子,将其超生分散在溶有碳纳米管的无水乙醇中,形成碳纳米管包裹Fe3 O4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将该微乳液插于纳米氧化锌中,形成一种稳定体系,通过控制水解,使氧化锌纳米粒子于磁性Fe3 O4纳米粒子共...  相似文献   

11.
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士军 《应用化工》2010,39(6):834-836,839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加入适量聚乙二醇(PEG2000)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粉末状、粒度均匀且分散性好的纳米氢氧化镁。考察了体系温度、沉淀时间、搅拌速率、反应物配比、PEG2000用量对氢氧化镁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颗粒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体系温度25℃,沉淀时间20 min,搅拌速率500 r/min,反应物氯化镁和氨水的配比(摩尔比)为1∶3.0,PEG2000用量为1.50 g/mol MgCl2。  相似文献   

12.
陈启明  陈金芳  钱德涛  刘文岗  陈蓉 《农药》2007,46(12):820-822
采用亚微观可视化反应装置对氯氰菊酯微乳液的样品进行微粒运动状态的动态观察,对微粒的粒径进行了测试。结合图像讨论了微乳液中微粒状态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和微粒的分布与分散性的关系,实现了微乳液微观状态的可视化和微粒粒径测量的可视化。讨论得出颗粒越细粒径分布越窄,微乳液稳定性越好;当可测量微粒的粒径越小,在单位图片上(或单位时间内)微粒的分布越少时,微乳液的分散性越好,透光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甜橙油微乳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水、Tween-80/L-7D(吐温80/十聚甘油月桂酸酯)、甜橙油和丙二醇的微乳液。利用三元相图,比较了Tween-80、L-7D这两种乳化剂对微乳区形成大小的影响,考察了微乳液的稳定性和粒径大小。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Tween-80更适合于制备微乳,利用三元相图配制的微乳,可自发形成且稳定性好,粒径小于100 nm。  相似文献   

14.
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纳米氧化铁的作用及应用,阐述了各种制备纳米氧化铁的工艺,主要有水热法,强迫水解法,凝胶一溶胶法,微乳液法,辐射合成法,附着法,固相法,NAC—FAS法.以及其它一些制备纳米氧化铁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非水介质中纳米ZnO分散体系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娥  韩胜  祖庸 《涂料工业》2001,31(5):13-15
在纳米粉体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如何得到高度分散的纳米粉体是一难题。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纳米ZnO,讨论了其在非水介质中的分散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覆纳米ZnO,可以得到其在非水介质中的分散体系,经IR和TEM检测,表明包覆层均匀,颗粒粒径介于30-80nm。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乳化技术制备了透明的甜橙微乳化香精。对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在微乳化香精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对透明微乳化香精的影响,确定了该微乳体系所能增溶的香精含量,并对制备的透明微乳化香精进行了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当采用吐温-80与十聚甘油单油酸酯、蔗糖酯-11为复配表面活性剂,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香基质量分数为24%时能够制备透明、稳定的微乳化香精,其平均粒径为14.6 nm,加入水中时具有很高的透明度,适用于透明饮料的加香应用。所制备的透明微乳化香精具有良好的低温、高温稳定性,该甜橙微乳化香精生产设备投资小、工艺简单,便于扩大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房丽  彭贞  万新军 《辽宁化工》2010,39(6):583-586
系统绘制了OP/醇/油/硝酸盐水溶液微乳体系的相图,用稀释法计算了该体系的结构参数和醇由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的自由能,并研究了不同的w/s值、醇碳链长度及油相种类对微乳液稳定区域、结构参数的影响,为制备尺寸可控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粒径和发光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汪斌  蔡亚  熊洁羽 《化工时刊》2010,24(1):29-31
以乙醇为溶剂,PVP为保护剂,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在银粉制备过程中的分散作用,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等对还原产物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PEG对制备样品的纯度、分散性和颗粒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聚合度范围内,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大,分散效果好。采用PEG-400分散剂可制备出高分散、窄粒级的超细银粉。随着聚合度的增大,聚乙二醇在乙醇中溶解度下降,降低了其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价格低廉的天然油脂及其下脚料为原料,制备价廉、界面活性高的烷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通过相图分析法对阴离子、非离子以及复配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一系列筛选,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研制农药表面活性剂/水构成的水包油(O/W)型水基化农药微乳剂,开发出廉价、环保的农药微乳液剂型的配方,作出saa/高效氯氰菊酯/正丁醇/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对配方进行离心稳定性、低温稳定性、热贮稳定性、经时稳定性、pH值等性能研究,该微乳剂满足农药指标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20.
建筑用红外辐射降温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红外辐射致冷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红外辐射涂料的影响因素;通过微乳液聚合的方法描述了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形成涂料用乳液中的功能,研究发现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聚合中是高效的乳化剂,可以提供典型的粒径控制,以及良好的乳液稳定性,只需1%左右就可以得到固含量45%左右的透明纳米级丙烯酸乳液;确定了辐射涂料的各种功能填料,并对填料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填料反射和辐射功能,研制出了具有显著降温功能的辐射涂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