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采用酸催化酯交换合成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的新工艺.重点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酯醇摩尔比等工艺参数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选择了较优工艺参数组合:n(酯)∶n(醇)=2∶1,催化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质量0.6%,阻聚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质量200×10-6,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5 h.收率达91.78%.  相似文献   

2.
二亚磷酸二(十四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亚磷酸三乙酯、季戊四醇、十四醇为原料,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采用酯交换法合成了二亚磷酸二(十四醇)季戊四醇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第一步的反应温度是130 ℃,反应时间为3 h;第二步的反应温度为180 ℃,反应时间为3 h,有机锡为催化剂,物料配比n(季戊四醇)∶n(亚磷酸三乙酯)∶n(十四醇)为1∶2.15∶2(以0.046 mol季戊四醇为准),催化剂的用量为0.7 g,产品的收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2-甲基-1,4-萘醌和香叶基里那醇为原料,无水ZnCl2为催化剂,采用傅-克烷基化反应合成了维生素K2.考察了原料与催化剂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醋酸投加量对维生素K2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2-甲基-1,4-萘醌);n(香叶基里那醇):n(ZnCl2)=1:1.8: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醋酸投加量为0.8 mmol的条件下,维生素K2一次收率达55.80%.  相似文献   

4.
以肉桂酸和异戊醇为原料,PTSA/SiO2(硅胶固载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肉桂酸异戊酯,对酯化反应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载量(质量分数)为13.8%,n(异戊醇)∶n(肉桂酸)为2.0∶1,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85-90℃,苯为带水剂时,酯化率达到84%.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路易斯酸性离子液体[Emim]Br-AICl3为催化剂,以苯和苯甲酰氯为原料催化合成二苯甲酮.考察了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路易斯酸性、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摩尔比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在n(AlCl3)/n([Emim]Br-AlCl3)=0.80,n(苯):n(苯甲酰氯)=3: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0min工艺条件下,二苯甲酮的收率达76.4%.  相似文献   

6.
以固体氢氧化钠、格尔伯特二十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采用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2-辛基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讨论了原料摩尔比、四丁基溴化铵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是:n(格尔伯特二十醇):n(环氧氯丙烷):n(固体氢氧化钠)=1.00:1.15:1.20;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0.05(相对醇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可得产率为79.8%的2-辛基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用盐酸-丙酮法测得其环氧值为0.232.最终产物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
以磺化硅胶为催化剂,以丙烯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系统地研究了磺化硅胶催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和回流时间对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催化剂质量占丙稀酸质量的2.5%,n(酸)∶n(醇)=1∶1.2,阻聚剂用量0.1g(占原料总量的0.6%),反应时间40min,反应温度115~120℃,酯化率达90.3%,反应平均产率为78.5%.此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活性高,后处理简便,符合绿色环保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固体超强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油和甲醇为原料,在固体超强碱催化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摩尔 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为9∶1,催化剂质量为 动物油质量的2%,70℃反应3h为较理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固体酸催化大豆油与乙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淀粉和对甲基苯磺酸合成了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它应用于大豆油与乙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使用次数等因素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对大豆油与乙醇酯交换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易于分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8∶1,催化剂质量分数为7.0%,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为80℃,该条件下生物柴油的质量收率可达67.4%。  相似文献   

10.
以肉桂酸和异戊醇为原料 ,PTSA/SiO2 (硅胶固载对甲苯磺酸 )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肉桂酸异戊酯 ,对酯化反应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固载量 (质量分数 )为1 3 8% ,n(异戊醇 )∶n(肉桂酸 )为 2 0∶1 ,催化剂用量 4% ,反应时间 4h ,反应温度 85 - 90℃ ,苯为带水剂时 ,酯化率达到 84% .  相似文献   

11.
采用5%Pd/C作为转移氢催化剂,原料二氢枯茗酸为氢给予剂,以工业双戊烯作为氢接受剂和溶剂。合成了对异丙基苯甲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合成对异丙基苯甲酸的最佳反应条件:5%Pd/C用量为原料的5.3%(质量比)、反应时间20min、在回流温度下,对异丙基苯甲酸的收率可达90%.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活性是原来的89%.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二酸,戊二酸和己二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混合二羧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极性强、电离常数非常接近的丁二酸,戊二酸和己二酸得到了完全分离,该方法与气相色谱法相比、样品有不需衍生化、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酸化中酸渣沉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定性实验观察酸渣的生成情况以及定量实验考查酸浓度、铁(Ⅲ)含量对酸渣生成的影响和互溶剂的防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酸浓度的增加,酸渣生成量增大,残酸液较之原酸生成的酸渣量小.并且当存在铁(Ⅲ)时,将促进酸渣的生成.当酸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互溶剂乙二醇丁醚时,对于减轻酸渣生成具有一定效果.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了防止酸渣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以纯铅为阴极,DSA为阳极,羟基聚苯乙烯磺酸盐阳离子膜电解槽内还原草酸为乙醇酸,并以电流密度、反应时间、流速为影响因素作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寻找最佳电解条件,产物收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亚油酸臭氧化制备壬二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亚油酸为原料,臭氧为氧化剂制备壬二酸。研究了臭氧化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氧化裂解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化温度为25~30℃,氧化裂解温度为90~950℃,催化剂的质量为亚油酸质量的0.1%,反应时间2.5h时,壬二酸的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氯乙酸溶剂法合成聚羟基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乙酸为原料,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乙胺的作用下,溶剂为丙酮,加热温度为65℃,在冷凝回流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聚羟基乙酸(PGA)。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合成的聚羟基乙酸进行表征,并在与乙醇酸直接缩合法和乙交酯开环聚合二步法等合成方法的比较中,得出氯乙酸溶剂法合成聚羟基乙酸的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有利于降低合成PGA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甘露醇强化硼酸生成络合酸的酸度常数,提出用最低pH值法和最大耗碱量法确定络合酸的初始浓度,在此基础上分别用pH值法和滴定法测定了络合酸的酸度常数Ka,测定结果分别为Ka=3.6×10-5和Ka=1.1×10-5,并对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石油酸中环烷酸和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Cu2+、环烷酸和吡啶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酸中环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条件、干扰因素和计算方法并与酸碱滴定法、尿素络合重量法进行了比较。分光光度法测石油酸中环烷酸含量时比酸碱滴定法选择性好;分光光度法测石油酸中脂肪酸含量时比尿素络合重量法操作简单且精确度要高。在取样量为0.1g左右时本方法测石油酸中环烷酸相对标准误差不大于3%,测石油酸中脂肪酸时相对标准误差不大于4%;在加标量为样品中环烷酸含量的0.5~2倍左右时本方法测环烷酸含量的回收率为95%~99%。  相似文献   

19.
20.
杂多酸清洁催化氧化环己烯制备己二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30%过氧化氢为氧源,考察了磷钨酸(H3PW12O40)、磷钼酸(H3PMo12O40)和硅钨酸(H4SiW12O40)催化氧化环己烯制己二酸的反应性能。三者的催化活性顺序为:H3PW12O40>H3PMo12O40>H4SiW12O40,与三者的酸性顺序一致。当n(磷钨酸)/n(环己烯)/H2O2为1∶250∶1100,在回流温度下反应8h时,己二酸分离产率为87.1%。将含磷钨酸的滤液浓缩至一定程度,进行催化剂循环使用的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己二酸的分离产率仍然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