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项目交付模式存在的工作整合度低、信息传递不及时、集成化管理差等问题,本文应用BIM技术,设计一款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的EPC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在设计系统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完成系统运行环境的搭建。其次,从项目信息系统实现、基于Wi-Fi和5G网络客户端程序开发两个方面入手,完成对系统实现。结果表明:在BIM技术的应用背景下,本文所设计的EPC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数据收集更新、数据录入存储、数据加工处理等强大功能,完全符合企业的集中化管控需求。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电力营销环境的信息化、数字化,研究了电力营商环境的关键技术,设计了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以IBM主机为核心,对电力营销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电力营销数据信息化;采用三层架构的模式,利用多主机并行的方式,实现电力营销数据进行精细化、自动化的资源管理;利用聚类分析算法实现电力营销数据的精准挖掘。实验表明,所提出系统测得的精准度为97%,在信息处理均为700组时,所提出系统对信息处理的所用时间最少,只有20 s。  相似文献   

3.
实时数据管理是水培水质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设计实现了数据管理中心DMC对系统实时数据的管理,DMC通过内存实时数据库管理生产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信息。介绍了数据管理中心服务接口的设计和实现,系统其他模块通过调用数据管理中心的接口完成相应的功能操作。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进 BIM 与 GIS 技术在水利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水平,研究 BIM 与GIS 技术协同中的数据融合问题。从建模语言、几何表达、语义信息等方面,介绍基于数据格式转换、标准扩展和本体技术集成的 3 种 BIM 与 GIS 数据融合方法,探讨并比较 3 种数据融合方法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场景,分析BIM 与 GIS 数据融合在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应用内容,并以泰州引江河案例为例,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实证应用。研究表明:BIM 与 GIS 数据融合是水利工程领域新数据标准建立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对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及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建筑运维管理的内涵和传统建筑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利用BIM的优势,针对传统建筑运维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基于IFC标准的BIM运维系统的架构,设计了基于BIM的建筑运维管理系统总体框架,构建了基于BIM的建筑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了运维数据的集成共享,提高了建筑运维管理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为以后建筑运维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能计量的整体自诊断管理,使用3列相对独立的多列神经网络算法,在有限且不完备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全网计量节点提供的上行、下行尖峰平谷计量数据,实现对计量系统故障、用电器配置变更、用户窃电等三大主要可能性做出基于大数据深度挖掘的主动判断。在计量系统故障、用电系统变更、窃电行为影响和总和敏感性方面,该系统较早期方法分别实现了14.3%、83.7%、36.3%、34.8%的计算效能提升,对未来电力计量系统的整体管理效率提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提高电力异常情况巡检系统的数据读取效率和系统稳定性,提出了基于VR技术的电力系统异常情况巡检系统。在硬件部分,设计服务器端口模块和数据通信接口模块,实现对电力系统异常情况的检验、采集和传输;在软件部分,制定异常数据巡检流程,输入VR全景巡视信息,通过系统分析实现对异常情况的读取。仿真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于其它巡检系统,所提系统对异常数据的读取效率大大提高,巡检过程受外界干扰较小、输出结果有效性更强、系统运行过程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供电企业在营销工作方面实现了全面信息化管理。2013年国家电网大力推广"量价费损"在线监测系统,监控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客户用电的情况进行了实时的监测,对发现客户端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以保证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9.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作为建筑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 在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铁路通信机械室内、站场、区间设计中, 将铁路通信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关系等空间形态描述数据化, 结合铁路通信设计规范、相关铁路BIM标准以及专业实际设计需求, 研究开发出铁路通信数字工程设计系统. 本系统以空间形态数据为支撑, 铁路工程实体结构分解标准为基础, 在三维环境下实现了铁路通信机械室内机柜设备的智能布设, 站场通信沟槽线缆的路径规划, 区间通信信息点位置的准确布置. 系统进一步基于数字工程模型和图论基本原理, 实现了从数字工程模型中获取逻辑关系并生成通信逻辑网图. 经实际工程验证, 系统对铁路通信数字工程设计效率和准确率都有较大提升, 从工程源头实现了铁路通信工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 促进了铁路通信工程项目全过程技术升级和数字化模式革新.  相似文献   

10.
周敏珍 《福建电脑》2010,26(6):52-52,92
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应用系统中存在的数据问题,提出设计建立统一数据管理平台设计思想,希望通过这个设计思想来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质量,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Mosaic系统对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并将能源量进行统计管理,把EMS内部或外部原本孤立的系统和数据流程化地整合在一起是企业解决信息孤岛的一种方法.介绍EMS系统Mosaic与Oracle通信关键技术,设计实时数据的接口方案和通信规约,利用API方式进行不同系统间相互通信,实现不同系统的集成,达到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建筑项目信息化建设中大量数据交互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解决设计与施工等各专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业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基于BIM与3DGIS技术,利用REVIT API结合C#.Net语言,实现BIM到3DGIS的转化,自主研发城建信息化平台。该平台有三维审图、文档与系统权限管理、属性查询、日照分析等功能,具有便捷、高效率等优势。该平台实现了城市大场景的快速显示和建筑精细化共存,以及建筑项目科学化、信息化、高效化、智能化管理,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刘鑫 《信息与电脑》2022,(24):213-215
电力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产生恶意数据,破坏数据的隐私性。为此,提出了基于泛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电力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硬件设计方面,利用泛在物联网技术设计系统基本结构,为电力物资信息添加电子标签,通过多个模式管理物资信息;软件设计方面,利用泛在物联网融合多个网络结构,统一数据传输接口,根据电力物资的管理需求设计相应的交互操作,灵活管理电力物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系统数据聚合值相对误差小,通信开销稳定,能够有效抵抗部分恶意攻击。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兵团与各师之间的数据汇聚链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和软件工程的技术方法,设计三级数据汇聚共享模式,进行数据汇聚与共享的算法实现和兵团地下水管理系统的研究。剥离各师已有系统业务,抽取用水数据,汇聚形成兵团中心库,提供数据共享接口的算法模式;根据兵团地下水管理需要,调用中心库的数据共享接口构建兵团业务数据库。系统上线运行 1 年多结果表明:单日数据汇聚最大耗时为 18 min,单日机井取水数据共享最大耗时为 3 min,可提升地下水资源管控的效率,对兵团地下水资源管理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对地表水资源及其他省级单位水资源数据汇聚共享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上海市2018年水务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及水务重大工程2019年建设计划,上海市水务水利工程数量、体量和复杂度逐年增加。为了贯彻落实上海市及水务局关于推广BIM应用技术的文件精神,顺应政府工程监管信息化的发展,缓解工程管理监管难度,上海市水务局在前期已开展的相关BIM模型轻量化展示、3D GIS等关键技术预研的基础上,决定建设BIM数据中心及相应的水务应用管理协同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云架构,大数据,BIM,3D GIS,无人机数据采集等技术,系统基于B/S结构,BIM模型轻量化采用WebGL 3D绘图协议,实现二维与三维结合、实景和BIM模型结合。该平台在模型共享、工程数据共享、工程展示及监管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电力信息平台服务器对大数据流量的处理能力,设计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电力信息化智能管控平台。以区域电力总部为基点,部署电力信息化智能管控工作台,通过电力专用网络,连接电力运行必备系统,完成平台硬件结构设计;将平台监控功能分为查询指令下发、反馈数据接收、数据解析、数据存储四部分,设计平台监控功能时序图,实时监控电力数据;在数据采集服务器上部署数据采集算法,采集电力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平台设计包括探测节点、程序分发、隐蔽执行三部分的电力数据分流预处理程序;设计电力信息化智能管控平台运架构,集成电力数据信息,实现电力信息化管控。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检测结果:此次设计的电力信息化智能管控平台服务器,通过了50模拟用户和100模拟用户的每秒点击次数和吞吐量压力测试,具有较优的流量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填补主流BIM设计平台铁路信号专业BIM设计软件空白,解决BIM传统翻模设计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对铁路信号专业特点和信号BIM设计需求的分析研究,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铁路信号BIM设计技术路线;充分整合既有辅助设计软件成果和新技术,利用三层架构、数据库、云服务等关键技术及电缆自动布设算法、数字工程技术,开发基于Microstation的铁路信号BIM设计平台。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解决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提升了铁路信号设计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积极推动了铁路行业BIM正向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访客数据的管理是企业和景区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为加强对南京市重点单位的访客人员身份管理,玄武公安联合苏宁总部、中山陵风景区、南京总统府等多家单位开展访客数据汇聚平台的搭建。该系统基于Java语言开发,采用SpringBoot作为项目的基本框架,利用RESTful接口、JSON Web Token、对称加密算法、Socket通信等技术,完成了对该系统的设计。实现了访客身份信息汇聚、员工身份信息汇聚、停车场数据信息汇聚、数据安全加密等功能。主要介绍了MVC的架构模式设计、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等。通过对信息的有效收集和管理,更有力地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是“互联网+”发展理念的良好体现。  相似文献   

19.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单机运维审计系统产生的数据量日益增多,对海量数据高效率存储分析性能严重下降,系统稳定性降低。为满足国家电网当前对运维审计系统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系统稳定性的需求,在Hadoop开源架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Hadoop集群的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方法和基于Heartbeat的心跳检测技术,实现基于Hadoop的电力运维审计系统。〖JP2〗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Hadoop的电力运维审计系统相比单机系统可用性提高了8.42%,大大提升了存储分析海量数据的性能,具有系统工作稳定和服务不间断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装备大数据包括基础的静态数据、装备运用中的动态数据,信息十分丰富,收集整理这些数据对正确实施装备指挥决策十分重要。依据数据中台的技术方法研究设计装备大数据资源服务系统,包括装备大数据的集成、管理以及开发应用等平台,实现多源异构装备大数据资源的治理、分析、服务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装备大数据的效能,为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装备运用保障提供数据基础和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