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对工业Fe-Mo预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HDS)评价,研究焦炉煤气中不同常量含碳原料组分(CH4、C2H4、C2H6、CO、CO2)对催化剂加氢活性、选择性以及积炭的影响,并采用红外碳硫分析仪、N2吸附-脱附、Raman以及TPRS-M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COS、CS2和C4H4S加氢转化由易到难顺序为:COS>CS2>C4H4S,但COS加氢转化受含碳气氛影响最明显,致使焦炉煤气加氢脱硫中COS难以完全脱除;不同气氛对硫化物加氢选择性都会产生影响,其中C2H4气氛对选择性影响最明显,而对H2S收率影响最明显的是CO2和CO;不同含碳...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产物咖啡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可快速识别水合肼(N2H4)的咖啡酸乙酯荧光探针(ED)。通过1HNMR、13C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针ED对N2H4具有高选择和高灵敏性识别,检测极限为0.31μmol/L,最适pH范围为3~8,响应时间为48 s。采用HRMS和1HNMR确定探针与N2H4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探针ED与N2H4作用后不饱和酮结构与N2H4反应后生成吡唑环。此外,探针ED与N2H4作用后,溶液颜色从无色变为黄色,可实现N2H4的“裸眼检测”,并成功用于水样中N2H4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流化床富氧燃烧湿烟气循环兼具经济与环保优势。湿烟气循环(O2/CO2/H2O)条件下煤焦与O2、CO2及H2O的反应同时发生。为探究O2/CO2/H2O气氛下煤焦-O2、煤焦-CO2、煤焦-H2O反应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在自制高精度热重实验装置上系统考察了O2、CO2、H2O及其混合气氛下,典型烟煤焦在900℃的反应特性。基于吸附和脱附原理的Langmuir-Hinshelwood(L-H)机理性模型分别计算了烟煤焦与O2、CO2和H2O反应的动力学参数。通过采用单独活性位点与竞争活性位点两种假设分析了O2/CO2、O2/H2O和CO2/H2O气氛下烟煤焦-O2、烟煤焦-CO2和烟煤焦-H2O两两反应间的作用机制,揭示了H2O分子优先吸附于烟煤焦表面活性位点,O2分子次之,而CO2分子相对滞后。O2/CO2/H2O气氛下烟煤焦-O2、烟煤焦-CO2、烟煤焦-H2O反应表现出部分竞争反应活性位点,传统的单独活性位点与竞争活性位点假设均无法准确描述其反应速率特性。基于H2O分子优先,O2分子次优先吸附的原理,建立了O2、CO2、H2O混合气氛下煤焦反应速率L-H动力学方程,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良好吻合。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煤焦颗粒流化床富氧燃烧特性及构建可靠、准确的燃烧反应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董伟  陈晓平  吴烨 《化工学报》2014,65(9):3617-3625
钠基固体吸收剂脱除燃煤烟气CO2技术具有反应温度低、能耗低等优点,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该技术的主要不足是吸收剂的活性成分碳酸钠与CO2的反应(碳酸化反应)活性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旨在研制一种新型改性钠基固体吸收剂,采用活性氧化铝作为载体、TiO2作为掺杂剂进行改性,利用热重分析装置、XRD、SEM和氮吸附仪研究钠基固体吸收剂的CO2捕捉性能。结果表明:掺杂TiO2后,钠基固体吸收剂与CO2的反应速率加快,CO2捕捉量增加;反应前后除TiO2外无其他含Ti化合物生成;碳酸化反应产物为NaHCO3和Na5H3(CO34;然而TiO2掺杂过多会堵塞吸收剂的微观孔道,不利于甚至阻碍碳酸化反应的进行,因此,TiO2的掺杂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刘晓涯  王金超  刘莹  马敬环 《化工学报》1951,73(7):2819-2834
安全高效、响应迅速的在线氢源能够有效地加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的商业化应用,而设计和制备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催化剂是实现水合肼(N2H4·H2O)催化制氢作为在线氢源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催化剂的合金化改性、形貌结构的调控、载体的负载和强碱性助剂的添加等因素和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从活性位点的增多和本征活性的提高等方面讨论催化性能提升原因。结合理论计算总结N2H4在不同金属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性能和分解路径等机理研究,分析了N2H4在不同的活性位点结构上催化活性、H2选择性和稳定性出现差异的原因。以期实现高效催化剂特定表界面结构和活性位点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多尺度精准调控,为实现机理指导下催化剂的结构精准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晓涯  王金超  刘莹  马敬环 《化工学报》2022,73(7):2819-2834
安全高效、响应迅速的在线氢源能够有效地加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的商业化应用,而设计和制备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催化剂是实现水合肼(N2H4·H2O)催化制氢作为在线氢源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催化剂的合金化改性、形貌结构的调控、载体的负载和强碱性助剂的添加等因素和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从活性位点的增多和本征活性的提高等方面讨论催化性能提升原因。结合理论计算总结N2H4在不同金属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性能和分解路径等机理研究,分析了N2H4在不同的活性位点结构上催化活性、H2选择性和稳定性出现差异的原因。以期实现高效催化剂特定表界面结构和活性位点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多尺度精准调控,为实现机理指导下催化剂的结构精准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经济节能的烟道气CO2回收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N2优先渗透ZIF-8复合膜。以柔性聚砜(PSf)多孔膜为支撑层,采用Zn2+与壳聚糖的交联溶液对聚砜支撑层表面改性,使Zn2+固定在PSf膜表面;然后与2-甲基咪唑(Hmim)配位得到ZIF-8晶种层;最后通过界面聚合法二次生长制得ZIF-8复合膜。采用FTIR、XRD及SEM对ZIF-8复合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致密的ZIF-8复合膜。在进料气为纯气条件下,探究了二次生长时间、Zn2+溶液的浓度、测试时间及测试压力对ZIF-8复合膜N2/CO2分离性能的影响,阐明其N2优先渗透机理;并进一步考察了混合气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在25℃和0.1 MPa下,最优ZIF-8复合膜的N2渗透性为523 GPU,N2/CO2选择性为19;同条件下混合气的N2渗透性和N2/CO2选择性分别为517 GPU和18。所制备的ZIF-8复合膜可以使N2优先渗透,实现烟道气中高浓度N2渗透,低浓度CO2截留在膜的上游侧。原因主要是ZIF-8复合膜含有较多的CO2强吸附位点,使CO2被吸附在膜内不易从膜的下游侧脱附,渗透性小,而N2优先渗透,这为N2优先渗透膜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且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直接催化分解法是除去N2O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目前报道较多的钴氧化物催化剂活性较差的问题,将包覆型Co3O4核壳材料引入N2O直接催化分解反应,利用核壳结构的限域特性与壳层的多孔孔道使Co3O4分散性增加,粒径减小,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与接触反应界面增强,从而提高了催化剂在N2O直接催化分解反应中的低温活性。此外,还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金属含量的Co3O4@SiO2球形核壳催化剂来研究包覆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证实在保证稳定单分散核壳结构的前提下,活性Co3O4位点越多,催化剂反应活性越好。  相似文献   

9.
周振  方小军  马文  李慧君  赵涛  张统 《应用化工》2022,(7):1887-1892+1900
伴随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航天工业产生的甲基肼推进剂废水对环境的危害逐渐凸显。为提升甲基肼废水的去除效能,采用电Fenton激活过硫酸盐去除甲基肼废水。研究了Na2S2O8与甲基肼摩尔比浓度、电流强度、初始pH、背景离子种类及初始甲基肼浓度对甲基肼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2S2O8与甲基肼摩尔比浓度为2.0、电流强度0.05 A、初始pH=5、NaCl背景下,甲基肼10 min内的降解率为96.4%。自由基捕获结果证明,·OH和·SO-4是电Fenton强化过硫酸盐去除甲基肼体系中的主导活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0.
非平衡等离子体重整CO2-CH4制合成气是实现2种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的新兴技术途径。综合采用发射光谱分析、反应动力学计算和连续质谱对常温常压介质阻挡放电(DBD)非热等离子体重整CO2-CH4反应途径进行探索。比功率SEI为52 J/cm3时,可得到CH4和CO2转化率最大分别为22.8%和9.4%。稳态气相产物连续质谱在线分析表明,C2H4为C2烃生成重要中间体,CH4比例越高C2烃生成量越大,且按C2H62H42H2顺序升高。发射光谱检测到·CH、·C2自由基和CO、CO■特征谱线,·CH相对强度随比功率增加明显降低,CO■相对强...  相似文献   

11.
史红玲  王瑶  袁书玮  姚伦广  唐存多  薛闯 《精细化工》2023,(10):2089-2097+2206
CO2的还原和资源化利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生物催化剂对反应和底物具有高选择性,因此被用于构建高效的CO2还原系统。其中,甲酸脱氢酶(FDH),特别是某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金属辅因子(W或Mo)的甲酸脱氢酶,能够可逆地将CO2还原成甲酸盐。该文首先介绍了甲酸脱氢酶的特性及分类,其次综述了CO2还原用甲酸脱氢酶的活性位点及催化机制、FDH的分子改造、全细胞生物催化CO2还原为甲酸盐的最新进展,为CO2还原用生物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启示,为以CO2为原料构建可行的CO2还原系统来生产增值的燃料和化学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节硅铝比和引入金属离子构建了Si96O192、NaAlSi95O192、Na2Al2Si94O192、Li2Al2Si94O192、K2Al2Si94O192分子筛模型,并用MonteCarlo模拟CO2和N2吸附。结果表明,硅铝比降低和金属离子量增加可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CO2吸附量逐渐增加,CO2/N2选择性显著提高。CO2吸附位点主要集中在Na+附近和孔道中。在低压力下,分子筛吸附量主要由不同金属离子与CO2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随着压力增加,吸附量由分...  相似文献   

13.
将天然气水合物中的CH4置换为CO2水合物是未来能源生产和温室气体控制的一种创新方法,但通常条件下CO2对水合物中CH4的置换效率较低,因此采用混合气联合降压强化置换的开采方法被提出。模拟(海底静水压力)在三轴应力约束状态下,通过注入固定比例[n(CO2)∶n(N2)=4∶1]的置换气体,研究降压强化置换过程中储层气相组分、CH4开采率与CO2封存率的变化。结果表明:CO2+N2联合降压强化置换法大幅度提高CH4水合物置换效率,CH4置换率相较于传统置换法的15.2%提升至35.22%,其中N2直接贡献率占8.66%。通过降压强化,显著增强分解后期阶段气体扩散效果,提高CH4开采率与CO2封存率,对提高水合物转换开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CO2的捕获和分离具有重要的工业和环境意义。采用溶剂热法,以羧基和路易斯碱位点功能修饰的配体和锌离子构筑了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n2(N)·(DMF)3·(CH3)2NH2]·(DMF)2}n (NEM-7-Zn)。为了提高骨架的稳定性,通过金属离子置换工艺,将NEM-7-Zn转化为高稳定性的铜基框架材料NEM-7-Cu。采用EA、PXRD、TGA及比表面积分析等技术对多孔材料进行综合表征,并测定了NEM-7-Cu对二氧化碳、乙炔和甲烷单组分气体的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NEM-7-Cu不仅具有较高的CO2 吸附性能(74 cm3·g-1),更表现出优异的CO2/CH4(11.5)和C2H2/CH4(7.1)吸附选择性。通过巨正则Monte Carlo方法(GCMC)计算得到CO2在NEM-7-Cu中的主要吸附位点为功能基团羧基与路易斯碱位点附近以及Cu的金属团簇附近。  相似文献   

15.
朱丽华  董昊  于淼  徐锋 《应用化工》2023,(11):3042-3046
为了探究CH4-CO2低温等离子体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特性,考察了添加气体、放电电压、放电频率、CH4与CO2物质的量比和原料气流量对重整反应的影响,在优化单纯等离子体作用下CH4-CO2重整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等离子体与NiO-CeO/TiO2-MgO催化剂协同转化CH4-CO2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体系中添加Ar或N2,放电引发的亚稳态Ar*或N2激发态粒子,可促进反应物转化和目标产物生成,且Ar对CH4-CO2重整反应的促进作用优于N2;在单纯等离子体作用、Ar体积分数25%,放电电压17.0 kV,放电频率9.0 kHz, CH4与CO2物质的量比1∶2,气体总流量60 mL/min条件下,CH4<...  相似文献   

16.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烟气中CO2的量占CO2总排放量的75%,为了缓解CO2导致的全球温室效应,需将CO2/N2中的CO2分离出来。水合物法分离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CO2/N2分离技术。本文研究了水合物法平衡级分离CO2/N2过程中,进料CO2体积分数、反应条件与反应特性三者间的关系,利用CPA-SRK方程+Chen-Guo模型对其进行平衡级分离流程模拟分析。经计算发现,进料干基CO2体积分数对水合物法分离CO2/N2工艺的反应压力、平衡级级数均有较大影响。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反应压力呈减小趋势,减小幅度随体积分数增加而减小,当进料CO2体积分数小于20%时,压力下降较快,当体积分数大于50%时,压力降低幅度变小。温度为277K时,CO2体积分数小于10%时,需四个水合物平衡级分离才能得到满足要求的气样;当体积分数为10%~20%时,需三个水合物平衡级分离;体积分数大于30%时为两个水合物平衡级分离。温度对水合分离的反应压力有较大影响,但对所需平衡级分离级数的影响并不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合反应压力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随进料干基C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针对所研究气样,在不同温度下,均需三个水合物平衡级分离才能达到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罗振敏  杨勇  程方明  王涛  常助川  苏彬  张蔓 《化工学报》2020,71(4):1922-1928
为得到惰化条件下丙烯的爆炸极限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标准的可燃性气体爆炸极限测试装置(GB/T 12474—2008),测试研究了N2和CO2对丙烯的爆炸极限、临界氧浓度和最小氧浓度的影响,并绘制了C3H6-N2/CO2-Air爆炸三角形图,对比分析了N2和CO2对丙烯爆炸极限参数的惰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N2和CO2都会缩小丙烯爆炸极限范围,减小爆炸的危险度。N2惰化条件下,丙烯爆炸上下限重合时N2添加量为49%,临界氧浓度为9.79%;在CO2惰化条件下,丙烯爆炸上下限重合时,CO2的添加量为34%,临界氧浓度为12.94%。在丙烯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CO2惰化氛围下的最小氧浓度值均高于N2惰化条件下的。两种惰化工况下的丙烯爆炸三角形结果显示,在CO2惰化的爆炸区域明显小于N2惰化下的;当添加惰性气体使丙烯处于完全惰化状态时,CO2的窒息比和添加量均小于N2。本文的实验数据及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丙烯爆炸和工业丙烯安全防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固定床煤气化炉中气氛对干馏层生成半焦的活性影响较大。对不同气氛下制得的半焦进行了CO2气化活性实验,并采用拉曼光谱和氮吸附对半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N2气氛下制得的半焦相比,通入其他气体可以提高半焦的CO2气化活性,单组分中H2O气氛下制得的半焦的CO2气化活性最强,双组分中CO2+H2和CO+H2O气氛下制得的半焦的气化活性明显增加,而且双组分气氛下的CO2气化活性比前者强;半焦比表面积的增加有利于其CO2气化活性的提高,但半焦化学结构的变化对其CO2气化活性的提高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由于CO2的过量排放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将CO2还原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其步骤包括吸收入射光子;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分离和转移;CO2分子在表面上的吸附、活化和转化。基于MgO可增强CO2在表面的吸附进而促进后续的光催化还原,介绍了光催化还原CO2的机理以及MgO在CO2还原与吸附等方面的应用研究。MgO表面化学吸附的CO2分子变得不稳定,其反应活性高于线性CO2分子,因此显著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可见其在CO2吸附与转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CO2低温捕集液化与N2/O2分离的新型复合系统,并且对该系统的性能以及优势进行了分析。这一系统不仅将CO2低温捕集液化与N2/O2的分离结合起来,而且能达到降低能耗与减少投资的目的。采用理论分析和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一新型系统不仅能量消耗低于传统醇胺吸收捕集CO2的系统,该新型复合系统捕集1 t CO2耗能3.29 GJ·t-1,而传统MDEA吸收法耗能4.11 GJ·t-1。而且在该系统中,CO2分离液化的同时,可以获得副产物N2与O2。本研究阐明了一种CO2低温捕集液化与N2/O2分离复合系统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